泰王国--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

阿瑜陀耶王朝始于1350年,亡于1767年,是泰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

泰国主要城市概图元代国势强盛,锐意向外发展,东南亚各国纷纷向元廷朝贡,泰国也不例外。公元1350年,泰国东部一名泰族叫拉玛铁菩提的酋长,在湄南昭披耶河下游的阿瑜陀耶(意为“永远胜利之城”,由于华人称阿瑜陀耶为大城,该王朝亦被称为大城王朝)崛起,甚至征服了北部的素可泰而建立王国,马来西亚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缅甸海岸的顿逊区均为所有。

泰王国--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

阿瑜陀耶王朝疆域图及阿瑜陀耶城所在位置

拉玛铁菩提(即乌通王)以其精明思想和治国才能为阿瑜陀耶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拉玛铁菩提王死于1369年,而王朝则维持了四百余年,经历三十三位君王。洪武十年(1377年)暹逻王子昭禄群膺,承其父命来朝,明太祖大喜,令礼部员外郎王恒,颂赐暹逻国王大印,并赠世子衣币及路费。自此以后,阿瑜陀耶王朝始称暹逻

明永乐元年,成祖又赠暹逻王金银大印,暹逻王也遣使谢恩。郑和南下时留暹逻者甚多明初,当时中国的海外活动是非常频繁的。明成祖为宣扬国威,曾派郑和率领舰队,南巡七次,走的是西洋航线。暹逻位于越南至马来西亚的海程之中,为必经之地。当时,东南亚各地已有华人商贾,居处其间。随郑和南下的马欢,著有《瀛涯暹胜览》一书,其中记述暹逻的情形道:"国周千里,外山崎岖,内地潮湿。土瘠少堪耕种,气候不正,或寒或热。其王居之屋,颇华丽整洁。民庶房地造如楼,一不通板,却用槟榔木劈开如竹片楼,密摆用藤扎缚甚牢固。上铺藤簟竹席,竹卧食息皆在其上。王者之扮,用白布缠头,上不穿衣,下围丝嵌手巾,迦以锦绮压腰。出入

骑象或乘轿。一人执金柄伞,茭草叶做,甚好。王崇信释教。国人为僧为尼姑者甚多。僧尼服色与中国颇同。亦住庵观,持斋受戒。其俗凡事皆是妇人主掌。其国王及下民,若有谋议轻重买卖一应巨细之事,皆决于妻。

泰王国--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

泰王国--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

阿瑜陀耶王朝时期泰民族装束

15世纪末,绕行好望角至东方的航线开通后,欧洲人开始前往泰国通商,企图从泰国获益。从16世纪起,葡萄牙人首先到达并占领了马六甲海峡一带,于1512年到达大城,从此法国人,英国人,荷兰人也纷至沓来。16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逐渐渗入暹罗,欧洲各国殖民者不断与暹罗统治者签订通商条约,那莱王期间,希腊殖民者华尔康甚至担任了王朝重要的外贸总监和财政大臣职位,华尔康利用职位之便与法国殖民者勾结使法国军队能进驻暹罗,最终引起暹罗人民愤怒,在帕碧罗闍的领导下,重兵围攻曼谷,处死华尔康并驱逐法国殖民军出泰国。

泰王国--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

那莱王像

阿瑜陀耶王朝的君主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高棉文化的影响。他们不再是素可泰王朝时父亲般慈善、平易近人的君主,而是专制帝王,并采用devaraja(神王)的头衔。阿瑜陀耶王朝中期,暹罗成为了中南半岛上的强国,为与同为中南半岛强国的缅甸争夺地方霸权(兼并土地,掠夺劳动力,取得中南半岛政治经济优势)而摩擦冲突不断,从1538年起同缅甸东吁王朝进行了长期战争,后缅甸于1565年和1569年两次攻占阿瑜陀耶王朝首都,此后十五年泰国被迫沦为缅甸附庸国。

泰王国--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

战象对决

从1665年至1759年泰国和缅甸曾进行了长达百年的停战,双方之间维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状态,直到1759年,缅甸成功入侵泰国,但因缅王去世还退兵。1764年,缅王孟驳进占泰北,于次年发动全面进攻。1767年4月,在历经一年又两个月的围攻后,缅军攻陷阿瑜陀耶城,并将阿瑜陀耶城付之一炬,宣告了维持四百余年的阿瑜陀耶王朝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