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年代,包拯為什麼不幫一下蘇東坡?

靜心匠道


首先,仁宗在時間是公元1022年-1063年。

包拯

包拯生於公元999年,卒於公元1062年。公元1027年考中進士,由於因父母年邁,包拯辭官不赴任。幾年之後,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包拯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許久後,包拯才去吏部接受調選,擔任知縣。才算進入北宋政府。1041年,也就是慶曆元年,包拯任知州,不久,拜監察御史。又受任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到現在包拯才算是進入北宋政壇,並有一定影響力。後卻因擔保推薦官員失誤獲罪,貶官兵部員外郎、知州。又任職開封府府尹。1061年,升任給事中,任三司使。拜樞密副使。不久,調任禮部侍郎,但他推辭不受,過了很久才出來任職。公元1062年,包拯因病逝世。


蘇軾

再看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注意,他出生地是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在那時來說,可以說是偏遠地區。而且在1056年,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雖然一來到京城就名動京師,但突然傳來母親病故的噩耗,後回鄉奔喪。三年期滿,才有重新回到京城。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做了個小官。但好景不長,幾年後,其父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又守孝三年。三年期滿再次回到京城時,已經是王安石的天下了。


那我們可以看到,蘇軾年幼未出蜀時,正值包拯權利巔峰,但蘇軾才名不顯,根本包拯都不知道有這人。蘇軾來到京城時,雖然名動京城,但包拯只是一個府尹,且被官場中人排擠,而且蘇軾又很快離京了,無法相幫。蘇軾第一次返回京城時,包拯正值辭官不受之際,不好相幫。那其實這個時候,包拯是可以幫到蘇軾一把的,為什麼沒有呢?兩個原因。

一、包拯是政客,而蘇軾在那個時候還只是一個書生。儘管蘇軾確實有幾分真才實學,但包拯看不上。他的性格使然,剛正不阿,不屑於幹這種事。

二、前車之鑑,前文提到過他因舉薦失誤獲罪,自不敢在犯。況且,那個時候,包拯在官場上也是受到排擠,且自己做的就是剛正不阿的官,不敢被人抓住任何小辮子,要不然性命難保。

所以,為什麼他不拉蘇東坡一把,不僅是年齡和立場,更是為了保全自己。


壹都歷史


蘇軾是公元1037年出生,1056年跟父親蘇洵兄弟蘇轍一起進京應試,1057年與蘇轍一起中了進士。受到當時主考歐陽修的賞識,開始名聲大振。

但是由於蘇軾的母親去世,他與兄弟回家守孝三年,並沒有在朝中做官。

1059年,蘇軾父子三人又回到京城,次年,被任一個縣城的主薄,卻沒上任!

1061年,蘇軾參加制科考試,中前三甲,被外任鳳翔籤判。

包拯出生在公元999年,於公元1062年七月去世。

包拯比蘇軾大了三十八歲,看蘇軾的履歷,可以看出,他與包拯並沒有什麼交集。

蘇軾中進士的1057年,包拯權知開封府,司馬光是其下屬,歐陽修也沒有其官職高。或許他聽說過蘇軾有才華的名聲。

1061年,蘇軾再次進京應試中狀元,被外任鳳翔府,剛剛開始他的公務員人生時,包拯在三司使(主管宋朝財政)的任上被授予樞密副使(副丞相)。

包拯在1062年去世,蘇軾依然在鳳翔任職。包拯是當時的名臣,倍受朝廷重用和百姓愛戴,他的去世當時整個開封悲慟。

蘇軾也應該會收到官方通報,但起碼也得一個月以後了,因為開封到陝西鳳翔也夠遠的,交通也不方便。

所以,蘇軾後來一再被貶,包拯都已經去世多年,幫忙是談不上了。


路遙lgy


首先,包拯(999-1062)在當官的時候,蘇東(1031-1101)還沒有出生。蘇東坡在仕途上被貶的時候,包拯差不多都已經辭職了!雖然他們屬於同一時代的人,但是他們在自己官場輝煌的時候不在一個時代。因此包拯可能都不認識蘇東坡這個小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