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客王為在《重做》中的定位素養,是否如天圖資本馮衛東所言

近日讀到人稱“東哥”(天圖資本馮衛東)的一篇文章,是評價酣客酒創始人王為的著作《重做》的。東哥說,王為的《重做》該“重做”。

在網上搜索了一下《重做》,雖然尚未正式出版,但已經有報道稱此書可為企業們的戰略調整賦能。

因未讀到原著,姑且以東哥所引內容進行討論,來看看酣客老王的定位素養。

一 酣客酒的階段性成功

酣客酒大體是在河南起步的。時值白酒市場呈現斷崖式下跌,業內普遍悲觀。王為卻逆勢殺入,面向熟人、粉絲進行營銷創新,少有廣告(尤其是最初幾年),靠著社群運營與巧妙的分銷制度設計,“5年成長100倍,每6秒賣1瓶”。這幾年,正是醬香酒崛起的風口,酣客的確選擇了一個好賽道。

東哥的評價既客觀又節制,“酣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酣客不僅培養一大批醬香酒愛好者,而且,它在營銷方面的創新也引發了許多跟風者。以至於身邊的朋友,十有五六者,都在酒業的圈子裡摸爬滾打。有的甚至還學酣客玩木製的酒箱,裡面再裝上些酒糟,彷彿也是在重做。

我也受邀參加過酣客的測評品鑑。當年,就它那個價位的醬香酒而言,性價比還是蠻不錯的。專業人士則常常心懷嫉妒,譏諷人家拉酒線、看酒花、對比茅臺的做法屬狂妄自大、不高明和誤導觀眾。殊不知,大批醬香愛好者就是由此而來的。

酣客王為在《重做》中的定位素養,是否如天圖資本馮衛東所言


“和靠譜的人喝靠譜的酒。”這個口號恐怕是酣客酒引以為傲的,對於粉絲而言,他們認為這個口號很有激勵性,有社交價值。講真,我不覺得它好或是不好,就像“just do it”之於耐克,“一切皆有可能”之於李寧。這些口號是否能夠激勵人們復購,尚未有數據支撐。

如果問喝酣客酒的理由是什麼?十有八九說,醬香酒好啊,比濃香酒更健康。仔細回味一下,這大體是茅臺種下的品類紅利,茅臺大體就是這麼宣傳的。拋開價格因素不談,選擇酣客酒的,多數還是衝著醬香而去的。

酣客王為在《重做》中的定位素養,是否如天圖資本馮衛東所言

二 王為沒告訴你整個公司都在學定位

我不打算在這裡分析酣客的“階段性成功”,想必《重做》本身給出了答案。注意啊,成功了你說什麼別人都覺得對。

東哥則提醒,我們千萬不要用現象來解釋現象。否則,你學會的拉酒線、看酒花、對比茅臺,僅屬於照貓畫虎般的不得要領。

酣客王為在《重做》中的定位素養,是否如天圖資本馮衛東所言

本文是要討論王為在《重做》中表現的定位素養。儘管王為在《重做》中對定位理論多加批判,認為是大坑。但千萬要注意,定位被稱為最害怕競爭對手掌握的兵法,誰學誰知道。

實際上,王為及其同事都是遠航定位的學員。酣客酒有沒有因學習和運用定位而獲益呢?王為這麼說的:

“我是遠航輸出學員最多的企業,所有年輕的高管團隊,基本上都是公家報銷來學定位的,在酣客沒學過定位是不可以擔任基本管理工作的,更不要說高級管理,不學這門課你就不具備在酣客上班的基本素養。”

根據報道,在“戰略定位實操論壇”上,王為被描述為“定位理論的超級粉絲,帶著定位出場的企業具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氣質,短時間內便佔有穩固了他的細分市場領域”。

《重做》中,王為指出了兩大坑,一個是定位,一個是培訓。但他都因這兩大坑而使酣客取得“階段性成功”,並寫下《重做》。說他是這倆坑的受益者,肯定不為過吧。

我聽認識王為的朋友們說,後者推薦閱讀的書單中,就包含有《定位》、《品類戰略》這些非常經典的定位著作等。

三 所有企業都應該學學定位

引用東哥的話,《重做》中,王為認為定位為坑有三個主要方面。一是定位有嚴重的路徑依賴,屬於“重資產營銷”。二是定位理論重視品牌、傳播、品類,但不重視人、價值、創新。三是定位理論的前提,是競爭、過度競爭。

對這三個方面,東哥的回覆非常有見地,下面也簡單引用和做點擴充解釋。

第一點,定位屬重資產營銷,此則意味著有錢的企業才有條件運用定位,尤其是大規模打廣告。這實屬誤讀。“定位”經過近50年的歷程,早已不僅僅是原來的廣告傳播技巧了,而是品牌創建、企業發展的一整套邏輯。

東哥認為,廣大中小企業可以用好定位理論,優先改善的那些本來就在做、本來就要做的運營活動,而不是新增大投入。實際上,運用定位來選擇什麼樣的品類,是所有企業都最應瞭解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第二點,定位不重視人、價值、創新。這屬於誤讀品牌和品類的內涵。經典的定位著作,並未清晰地解釋過品牌和品類,只說品牌要代表品類或佔據品類特性。鄧德隆在《2小時品牌素養》中說,品牌是顧客選擇的基本單位。此語雖頗為費解,但總算是解釋了品牌,但又說只有代表了品類或佔據了品類特性的才叫品牌,這就把人繞進去了。

這裡面要說的很多,但此處先簡單說一下,品類是顧客頭腦中的一個概念,屬於人(顧客)的認知範疇,是對商品進行分類的工具,而品牌定位的任務就是要佔據這個詞,從而代表或掌控這個品類(概念)。

明白這一點,就知道定位理論是重視人的(消費者),它研究人的認知,並推進和更新認知,後者就涉及品類創新了。

酣客王為在《重做》中的定位素養,是否如天圖資本馮衛東所言


第三點,定位理論的前提,是競爭、過度競爭。《重做》中這麼看待競爭,就顯得狹隘了,好像沒競爭企業就不必運用定位。

東哥回覆得很好,“競爭”無所不在,因為競爭是“選擇”的另一種說法,而“選擇”是“稀缺”的另一種說法。用奧地利學派的話說,競爭是一種自發秩序,沒有哪個企業不去爭奪顧客就能躺賺。

競爭,會逼迫企業進行創新,自我提升,用良幣驅逐劣幣,用品牌搶佔顧客心智,完成認知分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