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讀不完一本書?這樣我們讀書就夠了?

為什麼我們讀不完一本書?這樣我們讀書就夠了?

前些天,公司同事邀請我們一起到他家去聚餐,他家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書房,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細細數來估計有好幾百本,這數量估計我這輩子都讀不完這些書。我及其崇拜的到他跟前詢問道:“你家書房裡的這些書都是你看的?”他不好意思的回答道:“這些書都是我想要看的,但是每次買回來想看,但是都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看,要麼就是有一些看了一半又看不下去了,其實看完的書籍沒有幾本的。”

可見,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普遍存在這樣的情況:

第一:買了很多書回來想讀,但是又沒有時間

第二:很多時候看一本書,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覺得枯燥乏味

第三:寥寥的看完一本書,卻什麼也沒有記住,就跟沒有看過一樣

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都存在,特別是成年人,出來工作以後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沒時間看書,看不下去,記不住。

趙周畢業於浙大理論物理專業,後去阿里巴巴做銷售,之後做起了團隊管理等,是拆書幫的創始人。他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一書中,完全解決了這三種情況,並且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方法。

RIA讀書法:

R:閱讀圖書片段

I:拆書家引導促進

A:學習者拆為己用

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讀完一本書,理解到書中的知識,並且可以運用書中的知識到實際生活當中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個方法真的這麼有效嗎?事實證明還真的很有效,作者趙周在線下舉辦過很多次這樣的學習活動,每一次都有很多人說,這本書我根本沒有讀過,但是通過這樣的一次學習,我很快就掌握了書中的知識。

為什麼我們讀不完一本書?這樣我們讀書就夠了?

其實這樣的方法很簡單,無非就是讀書,截取自己覺得有用的片段,進行思考聯繫自己的經驗,最後把它運用到實際當中去。

上面所說的I其實可以分成五個部分:成人學習的五大公理,幫助學習效果提升百倍的效率

1.自我導向:主動參與,並主動診斷自身的學習需求

2.聯繫經驗:根據書中講到的知識,聯繫自己所經歷的事情是否有相似的

3.強調實踐:書中講到的知識是否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4.聚焦於解決時間問題:沒有必要字字句句,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可

5.內在驅動:希望通過本書能夠讓自己學到什麼

書中還指出,對於學習者,我們有三個等級,分別是

1.初級學習者

2.高級學習者

3.學習促進者

三個等級,對於初級學習者多半都是類似於中學生學習,多半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為了考證書而學習。對於高級學習者則是主動的有效的學習,懂去聯繫自身的經驗,而不是死讀書。對於學習促進者這一類則是擁有較高的學習能力,能夠去知道他人學習,並且從中強化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溝通表達能力。

很多時候我們看完一本書之後就記不住了,也有很多人會在看書的時候做筆記,或者寫下一些自己讀書的感悟,作者在書中介紹了便籤讀書法,可以讓你更有效的讀一本書

便籤讀書法很簡單,短短的五分鐘就可以讓你學懂,三個步驟: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A2:以後我怎麼運用

便籤讀書法的三個步驟和之前的RIA讀書法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更有效的學習一本書,對於很多沒有時間讀書,讀不懂的人來說非常的方便快捷的掌握一本自己想要讀的書。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一本看過的書並沒有了太多的理解,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沒有思考,沒有加工變成自己的東西。

為什麼我們讀不完一本書?這樣我們讀書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