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筆者最近對古代小說文本十分感興趣,於是也對準了家裡老書架上的戲曲知識書籍,怎麼說是我們的國粹,老祖宗留下的知識產物。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就想借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戲曲的概念,故事情節的設計兩個方面和大傢伙們嘮嗑嘮嗑幾句。

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關於戲曲的概念

文本上是這樣寫出的,根據學者研究,“戲曲”二字最早出現於宋元間《水雲村稿》之中的《詞人吳用章傳》:“至鹹淳,永嘉戲曲出。”(順便說一下,鹹淳即是南宋度宗的年號。)關於戲曲的起源和形成眾學者各說紛紜,有元代說、北宋說、唐代說、漢代說、先秦說等等,在此先暫時忽略,筆者以後會繼續介紹。

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關於戲曲的形成

王國維先生提出:戲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這是“真戲曲”的標誌。別看現在女團男團的選秀火爆,又是說唱又是舞蹈,時不時還得演戲,真的感嘆:生活不易,藝人嘆氣啊。其實話說回來,這些技藝在我們老祖宗看來不存在難度,甚至是藝人出道的必修課。不信您看看——中國的戲曲形成集成文學,音樂,美術,舞蹈,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熔唱、念、做、打多樣表演手段於一爐,成為綜合性很強的一種表演藝術,並且有著多年凝結的積聚起來的程式化特徵。換句時髦的話說,不會文學美學的歌唱家不是好舞者好演員呀!

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說完形式我們來聊聊故事

小時候看聊齋真沒少琢磨著,為什麼遇到狐狸精的總是木訥書生;為什麼美女總是沒有富貴命;為什麼總有怕老婆的男人。後來我知道了,為情節餬口,是“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中,生產鬥爭、階級鬥爭、科學實驗和民族戰爭造就了許多英雄人物和傑出人才,他們有著異於常人的作為,留下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傳聞,即使那些小人物在劇烈動盪的社會生活中也多奇特的遭遇,這些奇異的人和事是戲曲傳奇性的生活基礎。也就是說,戲曲故事大多都來自日常生活,並非我們印象當中的咿咿呀呀陽春白雪。

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戲曲的誕生、成長、發展的繁榮,每一個節點都離不開“民俗”的滋養。

這個非常好理解,筆者給你舉個例子啊。比如說,中國四大古典戲之《西廂記》裡面就有不少關於民風民俗的影子,或者富有生活氣息的事情。打一開始出場,就是崔鶯鶯和王夫人為了丈夫喪事遷地擺宴的習俗,末了還挑燈唸佛的,相信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都還保留著,筆者就不多做介紹。

咱嘮點有趣的,年輕的男女青年情感問題。既然是想談對象,首先就得了解對方。名字年齡職業,家庭人員組成收入是否穩定,婚戀觀如何,是否為異地等等都是要考慮的。來看這個問題古時候那會也挺頭疼的,我們看看,王實甫老先生是如何安排的——小生對人家女孩子一見鍾情,逮著機會就對著人家丫鬟一通介紹,什麼姓誰名啥字兩行,家中人丁出行原因,罷了加了一句“小生尚未娶妻啊”。(敲黑板,劃重點了啊。)以至於後來丫鬟紅娘對小姐介紹時還痴笑了一句“又不曾問他是否娶妻”。他們都說張生是個木訥小子,我看不然,看看人家這表白方式,簡單明瞭開門見山!以至於筆者一段時間都覺得“小生尚未娶妻。小女尚未出閣。”是世間最美的情話。

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聊完概念和故事內容,我們來講一講戲曲的表演形式。

我們人盡皆知的西方戲劇分為三種,第一是歌劇,以“歌”演故事,無舞亦無言;第二者為舞劇,則是以“舞”演故事,無歌無言;第三則為話劇

,以“話”演故事,無歌曲。只有中國戲曲是用歌、舞、話三種藝術形式來演故事。

傳奇故事最先出現在小說和說唱中。以後的戲曲,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就稱為傳奇。至元末明初、北雜劇和南戲均可稱為傳奇。直至明代嘉靖以後,傳奇才專指明清間以演唱南曲為主的戲曲形式。

舉個例子,著名的參軍戲就足以體現了戲曲發展過程的表現歷史進程。在此之前就要介紹一下何為“參軍”,“參軍”是唐宋時期參軍戲的角色,與另一個角色“蒼鶻”共同完成滑稽詼諧的戲劇表演。而到了宋雜劇、金院本中的“副淨”也被認為是唐朝的參軍戲演變而來的。李商隱就有詩“忽復學參軍,按聲喚蒼鶻。”說的便是如此。另外補充的是,唐代“參軍樁”也是指唐代參軍戲的一種角色。淵源產生於秦漢之俳優,但至於是何時形成的,便說法不一一時難以確定了。

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戲曲情節上的設計

戲曲作者本人在對戲曲的創造過程中,對情節也是十分重視的。這一點非常好理解,競爭激烈嘛,既然大傢伙們辭藻華麗的華麗,排版整齊的整齊,能吸引讀者的都是劇作家本身的創意,能否吸引讀者了。唉,說到這裡筆者又想感嘆生活不易了啊。

再再舉個例子,小時候寫作文,老師是不是經常強調能用多個詞彙就儘量用多個詞彙表達,切記一開篇就是流水賬?沒毛病,估計這些寫作的套路靠的也是遺傳。

還在沉迷“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的rap?談談中國的說唱故事

戲曲作者在作品中表露傾向主要採用情節手段,有時候也會採用非情節手段。

而且呢,在非情節手段表露這一點之上不同於西方的戲劇,咱們知道戲曲寫作有其中一點就是“以詩寫劇”的特點,所以即使不符合恩格斯提出的理論“傾向應當是不要特別地說出”。但是一定程度上,還是符合以詩寫劇的特點的,如果情節流露不足以抒情,那麼就會直接表露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