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好多乙肝患者,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大学毕业后,我和两位同学签到了同一家医院,平时经常一起去吃饭、玩。有一天,同宿舍的一位舍友,突然告诫我:“你以后尽量少跟你的同学一起去吃饭。”

我:“为什么?”

他:“你不知道吗,他俩都有乙肝?”

我:“我们大学五年同学,我当然知道啊!”

他:“你知道,那你还经常跟他们一起去吃饭?你不怕被他们传染吗?”

我:“首先,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的,只要我口腔没有破溃出血,我就不怕被他们给传染;其次,我有乙肝抗体护体,我还怕什么?”

他:……

但是,话说回来,真的不用怕吗?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下乙肝的真面目。

乙型肝炎病毒(HBV)1970年被发现,197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重要因素。

身边有好多乙肝患者,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肝脏

一、传染源

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期有传染性。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更具有传染性,其传染性与体液中HBV DNA含量相关。

二、传播途径

人体因含HBV体液或血液进入机体而获得感染,具体传播途径如下:

1.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宫内感染主要经胎盘获得,可能与妊娠期胎盘轻度剥离有关。围生期传播是指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传染。分娩后传播主要由母婴间密切接触。在我国,人群中30%的HBV携带者由母婴传播所致。

2. 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中HBV含量很高,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造成感染,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传播。现已证实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液体均含有HBV,密切的生活接触、性接触等亦是HBV感染的可能途径。

3. 其他途径传播:虽然经破损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或昆虫叮咬在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意义未必重要。

三、易感人群

抗HBs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婴幼儿是获得HBV感染的最危险时期。高危人群包括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HBsAg阳性者的家属、反复输血及血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多个性伴侣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感染后或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抗HBs者有免疫力。

身边有好多乙肝患者,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两对半全阴

四、HBV的感染

HBV的感染受多因素影响,可从症状不明显的肝炎等急性有症状的肝炎,甚至急性重型肝炎,也可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到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各种状况,大约15%~40%的慢性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硬化和晚期肝病。感染的年龄越轻,慢性化的可能性越高。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分别有90%和25%~30%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而在青少年时期和成人仅有5%~10%发展成慢性。

HBV侵入人体后,未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清除的病毒到达肝脏或肝外组织。当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发生免疫应答,多成为无症状携带者;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多表现为急性肝炎;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可导致慢性肝炎;当机体处于超敏反应,可导致大片干细胞坏死,发生重型肝炎。

身边有好多乙肝患者,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五、乙肝两对半和HBV DNA

1.HBsAg(表面抗原)与抗HBs(表面抗体):HBsAg在感染HBV两周后即可阳性,HBsAg阳性反应现症HBV感染,阴性不能排出HBV感染。抗HBs为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少部分人体始终不产生抗HBs。

2.HBeAg(E抗原)与抗HBe(E抗体):急性HBV感染时HBeAg的出现时间略晚于HBsAg。HBeAg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HBeAg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强的传染性。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清转换,此时,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

3.HBcAg(核心抗原)与抗HBc(核心抗体):HBcAg与HBV DNA呈正相关,HBcAg阳性表示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因其主要存在于HBV的核心,游离体极少见,常规方法不能检出。抗HBc有两种:抗HBc IgM和抗HBc IgG。抗HBc IgM是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高滴度的抗HBc IgM对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有帮助。抗HBc IgG在血清中可长期存在,高滴度的抗HBc IgG表示现症感染,常与HBsAg并存;低滴度的抗HBc IgG表示过去感染,常与抗HBs并存。

身边有好多乙肝患者,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六、乙肝大三阳与乙肝小三阳

1.乙肝大三阳:是指HBsAg、HBeAg、抗HBc检测阳性,因病毒含量多,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2. 乙肝小三阳:是指HBsAg、抗HBe、抗HBc检测阳性,因病毒复制比较弱,传染性比较小。

身边有好多乙肝患者,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小三阳

七、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乙肝感染状况的调查表明,目前中国有1.2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每十个人,就可能有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被感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易感者均应接种,新生儿普遍接种。主要采用0、1、6个月的接种程序,每次注射10~20ug,高危人群可适量加大剂量。HBV慢性感染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3天后接种乙肝疫苗,出生后1个月重复注射一次,6个月后再注射乙肝疫苗,保护率可达90%以上。

按时注射了乙肝疫苗,血液检查也有抗体产生,就可以不用怕乙肝病毒携带者了吗?当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抗HBs水平会逐渐下降,当少于10mUI/ml时,需加强注射一次。

对于医务工作者,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输液、手术等有创治疗时,难免会被刀片或针刺伤,一旦被刺伤应在 4 h 之内用药,最迟不超过 24 h,即使超过 24 h,也应当使用药物预防。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身边的好朋友中不乏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但并一定都有传染性,所以日常交往、偶尔聚餐基本是安全的,不要过分担心会被传染乙肝。此外,定期检测抗HBs水平,必要时予以加强注射乙肝疫苗。生活不易,遇到知心朋友更是不易,不要因为朋友是乙肝而疏远,最终失去一个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