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可視化是未來智能家居的趨勢,Redmi自獨立後也一直在努力打造自家的硬件生態。在小米智能家居生態裡,小愛音箱一直以“智能中控”的地位出現,一句話開關燈、開關空調,與智能門鈴、攝像機聯動等都是小愛的日常。而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的出現,更有助於快速推進了智能家居可視化進程。

Redmi小愛觸屏音箱8核心配置是小愛同學3.0+高品質音箱+8英寸大屏,既能高效、可視化控制智能家居,又可滿足視頻、音樂、兒童學習等娛樂需求,做到一物多場景使用。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雖然小米已有一款8英寸小愛觸屏,但Redmi小愛觸屏音箱8並未去延續與繼承,而是獨立設計。一體化簡約機身,前黑後白的撞色方案,低調又不失大氣;正面是屏幕與揚聲器;四個角為大R圓角,線條感不錯。全套出廠含音箱、12V1A圓孔電源(含120cm電源線),說明書。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非系統升級模式,開機至加載好桌面圖標約需20秒鐘,開機速度還有進步空間。Redmi小愛觸屏音箱8正面是一塊8英寸全貼合高清大屏,分辨率為1280x800px,正常距離看圖片、觀視頻完全不會感到有顆粒感,色彩表現通透。屏幕是178度大視覺,我在左右兩邊側視、上方俯視都能夠清晰看清楚屏幕上的文字。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屏幕邊框約為1.2cm,跟小愛音箱Pro8差不多。屏幕支持多點觸控,我實測下來最高可四指同時操作。從頂部下滑可進入控制中心、從左向右滑返回上一級、從底部上滑回到桌面,系統還算流暢。悄悄說一句,用過小米10的用戶可能會覺得卡,這是是幀率問題,音箱屏幕應該是60Hz幀率。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正面上部是8英寸高清大屏,下部是喇叭外放;外放配置為1.75英寸、5W全頻揚聲器,同時設有U型風管來增強低音表現。三頻表現還算均衡,高音的延展性、細節能夠清晰傳達;在聽書時,中音人聲醇厚、耐聽;低音強勁有力,像鼓聲的回彈能夠清晰聽到。另外音箱配有藍牙5.0芯片,特定場景可以當做藍牙音箱使用。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實話實說,我個人更喜歡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的設計風格,背部底座為半圓形,中間是Redmi文字LOGO,下部是圓形電源孔。底座上有三塊防滑硅膠,增強抓地力;底座長寬為20.1x9.8cm,像我放在鞋櫃、床頭櫃上毫無壓力。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音箱頂部從左至右分別是麥克風1、音量減、開機鍵、音量加、麥克風2,音量鍵單擊可加、減一格音量,長按會連續加、減;按鍵反饋乾脆、回彈明顯,伴隨有“滴答”的按鍵音。

兩個麥克風左右各一個,正常說話音量,從左、中、右三個方向都能夠輕鬆喚醒;我把音箱放在電視櫃上,人坐沙發上都能夠輕鬆遠場喚醒,這點在晚上很貼心,告別獅子吼。另外還可以在手機APP上添加聲紋識別,推薦內容會更精準。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Redmi小愛觸屏音箱8在屏幕上方設有一顆前置相機,主要用於手勢控制識別與視頻通話。點擊桌面上的電話圖標,默認撥打手機小愛音箱APP;輸入對方音箱設備碼(9位數字),可與任何音箱視頻通話。相比之前只能給APP打電話,現在的小愛3.0聯動能力更強,期待早日與WX、QQ打通。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從桌面上打開米家,左側是位置、房間菜單,右側是設備卡片,所有設備在線、離線狀態一目瞭然,單屏最多完整顯示6個設備。音箱上的米家,整體更注重實用性,卡片式設計這點與手機米家APP大同小異,只是單屏沒有手機顯示得多。

功能方面,目前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的米家,支持較多的設備是吸頂燈、攝像機、牆壁開關、智能插座類設備;像路由器、門鎖、無線開關類設備,可顯示狀態,但無具體操作,同時不支持創建智能場景。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吸頂燈支持一鍵開關、滑動調節亮度、色溫,並且可以雙指可以同時調節亮度、色溫,智能插座可以控制電源、USB接口開關;比較爽的是,控制燈的滑條很帶感,並且燈的亮度值會直接顯示,這點比手機米家APP做得好。整體功能、操作邏輯都不錯,再優化下細節就完美了。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相對於手動控制,平常用小愛語音控制的頻率更高。實測,無論是鎖屏或是桌面模式,語音控制都非常靈敏。另外還有一個貼心的細節,比如“開關吸頂燈”,音箱除了執行操作外,還會把手動控制界面彈出來,便於用戶操作,並且5秒鐘無操作則自動關閉手動控制界面,不打擾其他操作。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正好家裡有智能門鈴,在門鈴裡帶屏設備聯動選擇“Redmi小愛觸屏音箱8”。門外有人按門鈴,音箱會自動彈出視頻畫面,支持通話與變身對講。疫情期間,通過音箱+門鈴,可讓快遞員把快遞放門口,減少接觸,這個功能確實是剛需。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智能家居方面,Redmi小愛觸屏音箱8還有一個最喜歡的功能“一鍵配網”,音箱自帶藍牙MESH網關,有新設備只需要對音箱說“發現設備”,就能自動發現設備並組網,連接成功後設置房間即可,與小米AIOT路由器異曲同工。目前支持WIFI與MESH設備,但是像門鈴、攝像機這類需要人工輔助才能綁定的不支持。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相對於初代小愛音箱,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由於有屏幕的加持,視頻體驗提升巨大。音箱預裝了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抖音、芒果TV等知名視頻平臺,海量影視內容隨意點播。我個人的感受,用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看視頻,就跟看家庭影院差不多,音效震撼,而且不用動手,想看啥一句話搞定。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除視頻外,音箱還內置得到、喜馬拉雅、蜻蜓FM、QQ音樂,最新的音樂、MV應有盡有。桌面上提供快捷卡片,可直接一鍵點播;像我這種懶人,直接一句話就完事,小愛同學我想聽“我這一生”,馬建濤的歌聲就來了。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音樂、視頻大多時間都是大人在用,而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的兒童模式,基本上就是我兒子的專屬了。進入兒童模式主要有“語音控制、控制中心、桌面、刷臉進入”這四種方法;內容方面,根據官F資料有3萬個視頻、26集動畫片、1.7萬繪本。實際體驗看,基本上熱門的動畫片、經典兒歌都有;另外就是還有一些國學內容,詩詞歌賦,每天早上起來播放詩詞,潛移默化的教學。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的所有體驗都是圍繞在“小愛+屏幕+音箱”這三個核心上進行展開,對於小愛3.0的能力,手機上、電視上都已經領略過,具體技能就不展開贅述了。這次音箱加入小愛同學3.0,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支持“連續對話”,連續對話可在系統設置裡開啟。目前連續對話是隻支持音樂場景,比如切歌后,可以繼續說音量大一點,減少喚醒次數。期待後續建議對話支持智能設備控制,相信會提升不少好感度。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系統方面這次加入了一項很貼心的功能“手勢控制”,需要開啟攝像頭,有效距離是0.2-2米範圍。目前主要支持音樂、視頻場景,進入支持手勢的場景會有提示,比指定手勢實現收藏、快進、快退。目前手勢控制是實驗室功能,邏輯沒有問題,但是細節、準確度有進步空間。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我記得之前小愛音箱Pro8只有五個錶盤,這次拿到Redmi小愛觸屏音箱8居然有八個錶盤,個性化更豐富,同時還可以通過家庭相冊自定義鎖屏壁紙。另外還有一個貼心功能“夜間模式”,晚上可以自動息屏、降低亮度、降低音量,放在床頭櫃上也不會打擾睡覺。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最後說下安全方面,Redmi小愛觸屏音箱8支持內容過濾,自動屏蔽不健康的內容;視頻類應用可以添加應用鎖,防止孩子過渡沉迷。物理安全方面有藍光保護、距離提醒,眼睛距離屏幕小於30cm且超過10秒鐘就會提醒,如果提醒後能自動降低亮度,體驗會更好。

全頻音箱+8英寸大屏,Redmi新品體驗,開啟智能家居可視化

如上所述,Redmi小愛觸屏音箱8的核心就是“小愛同學+音箱+屏幕”,所有的體驗都以此為基礎展開。小愛同學的技能涵蓋控制智能家居、控制音箱操作、點播音視頻、查詢天氣、定鬧鐘,這個大家很熟悉。音箱的音質實話講,屬於中上等,滿足日常生活夠用。

徹底改善音箱體驗的是這塊8英寸屏幕,我個人最大的感受有三點,其一是視頻娛樂,6大視頻平臺提供海量資源,兒童模式專注孩子學習,使用場景更豐富;其二是可視化智能家居,比如控制燈具,每一句口令執行後的結果,屏幕上一目瞭然;其三是手勢控制,我認為手勢控制是大屏設備未來的趨勢,比如電視,做沙發上手一揮就快進,爽歪歪,當然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最後談下我這段時間體驗,遇到的幾點不足。其一、音箱米家只有攝像頭細分,無其他品類細分,不能分類查找設備;其二、手勢控制精準度、靈敏度有待提升,連續比手勢難識別;其三、建議可以像添加電話一樣,添加音箱聯繫人;其四、距離保護提示後,建議自動降低降低亮度;其五、全面屏手勢建議增加右邊返回,就跟手機一樣。

能閱讀到最後的都是真愛,感謝大家的鼎力支持,後期會分享一些小愛音箱的玩機技巧,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