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那麼聰明,為什麼一定要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使蜀國國力盡失?

大話歷史勾陳


為什麼你會提出這個問題,因為諸葛亮失敗了,他六出祁山並沒有一統中原,而病死五丈原,所以才導致蜀國國力衰弱。可是如果他當時北伐勝利了呢?


要知道諸葛亮每次出兵,都因為糧食不繼,不能持久,所以製造木牛流馬運糧食,又實行分兵屯田,為長遠打算,在蜀漢後主的十一年,蜀國屯田的兵已經逼近長安了。而諸葛亮在死在最後一次北伐後,蜀國還存在了二十九年。這二十九年裡,沒人出兵伐魏,除了姜維屢次想大舉進攻,可是費褘總不給他兵馬。直到費褘死了之後,姜維才放開手腳,可是也無濟於事了。後世也多認為姜維是罪魁禍首。可是這是不實的。


當時魏國蜀國,國力相差懸殊,所以為什麼蜀吳聯盟共同對抗魏國,後來吳國搞事,奪荊州,殺關羽,後漢昭烈帝劉備大舉攻吳,結果被一場大火打敗,蜀國國力大退。後來劉備憤恨而死,大權交給諸葛亮,諸葛亮立刻和東吳又建立起戰略聯盟,你以為諸葛亮願意和這樣不靠譜的盟友一塊玩啊,因為諸葛亮知道不聯盟就只有滅國。


蜀國最後被滅,據魏國人計算,蜀兵共計九萬,又分守各地,所以正式和魏國交戰的只有一半,而魏國分兵三路,共計二十萬,兵力在蜀國一半以上,所以蜀漢的形勢,實在是很難堅持的。


而且還有一個客觀事實在這,蜀漢這個地理位置,根本沒有退守的餘地,不是戰就是降。只能不斷進攻,以攻為守,諸葛亮的不斷出兵,也是在這。當諸葛亮頻繁北上的時候,那時魏國正是多事之秋,蜀漢要是想謀取中原,這就是機會。越早越好,可惜諸葛亮病死之後,魏國正是內亂最強的時候,蜀國並沒有北伐,而是等了十多年,到了姜維的時候才出兵,這時候魏國就緩過勁來了,所以就出兵把最弱的蜀國滅掉。

我們實在是不能將蜀國的滅亡歸結於諸葛亮的失敗。而且蜀國本來就是三國裡邊國力最弱的一個。


慄不為


諸葛亮之所以在晚年傾盡全力,舉蜀國上下之兵力六出祁山伐魏,得從諸葛亮《隆中對》說起。劉備請他下山時,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出了自己高瞻遠曙的戰略構想,通過佔領巴蜀地帶,從而三分天下。其中還“聯吳抗魏”的戰術定位,而在其中,荊州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地”。有荊州這軍事要地在,進退自如,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事實證明,諸葛亮果然是神機妙算之人,隨後劉備在他的輔佐下,果然佔領蜀中而三分天下。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關羽來了個大意失荊州,徹底打亂了諸葛亮的“聯吳抗魏”的戰術。關羽慘死後,劉備不顧諸葛亮的反對義然伐吳。然而隨著吳將陸遜用火攻在彝陵大敗蜀軍後,蜀軍精稅部隊幾乎殆亡喪盡,劉備也因此殞身白帝城。

荊州的失守,及劉備的早逝,聯合東吳共同伐魏也就只剩下紙下談兵了。再加上繼位的劉禪昏庸無能,留給諸葛亮的現實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的攤子。

諸葛亮卻兢兢業業,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在把蜀國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條的同時,還在晚年竭力全力地伐魏,他六出祁山,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其實,以諸葛亮的智謀心知肚明,六出祁山伐魏之舉是“徒勞之舉”,註定只會失敗而不能成功。但諸葛亮之所以還要“強人所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形勢的變化,使得諸葛亮不得不調整了戰略部署:改以消滅魏國的伐魏為力求自保的伐魏。

要知道,當時蜀魏強弱明顯,而蜀國統一中原已是痴人說夢了,如果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是當務之急。

諸葛亮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於是採取了以攻為守的辦法逐漸拓展邊疆地區,六出祁山,一方面想進一步加強控制蜀北戰略要地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證明自己為蜀國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自己贏得身後名。

明知不可為而強行為之,諸葛亮六出祁山時,內心是多麼的痛苦可想而知,最後病死五丈原,誠為悲也。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任何一場戰爭的發動都是對國力的損耗。古往今來,每一個發動戰爭的主動方都不是單純的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為了耗盡本國國力而發動戰爭的,開戰之前都會有全面的利弊考量。在蜀國綜合國力遠弱於魏國的前提下,輔政的諸葛亮選擇“六出祁山”,多次北伐曹魏,自然也不是衝著耗盡蜀國國力的目的去的,而是有他自己的考慮。在咱看來,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原因是基於蜀漢戰略調整、圖謀自強、兼顧自保的綜合考慮。

一、北伐曹魏為什麼要“出祁山”

題主在問題中特意強調了一下“六出祁山”,那咱便從“六出祁山”講起。在《三國演義》中,“六出祁山”代表的是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方式與次數,其後隱藏著諸葛亮北伐曹魏的大致方略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良好品格。正史之中,“出祁山”也確有其實,並且也是諸葛亮北伐戰略中的重要一步,但卻沒有六次。據陳壽《三國志》記載:自蜀漢建興五年 (公元 227 ) 三月 , 諸葛亮上《出師表》請求北伐到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 (公元 228一234) 間 ,諸葛亮共出過兩次祁山。分別是首次的“魏大將曹真率眾拒之 ,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和第四次的 “九年 , 亮復出祁山 , 以木牛運 , 糧盡退軍”。

諸葛亮一共北伐五次,只有兩次出了祁山,所謂“六出祁山”是小說中一種泛指的虛數,以彰顯諸葛亮為漢室執著躬身的美德。雖說沒有六次但五次北伐中有兩次都出了祁山,可見,祁山在諸葛亮的北伐路線中確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諸葛亮拒絕使用魏延“子午谷奇謀”從斜谷直攻長安時就闡明瞭他北伐的戰略為“安從坦道,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即通過步步為營平推隴右,在隴右建立根據地後,再東向關中、佔領長安,最後東出渣關,圖取中原,完成統一大業。故而,涼州隴右地區才是諸葛亮北伐的戰略要點,是蜀漢以弱勝強的關鍵一步,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是衝著隴右地區去的,兵出祁山就是為了以位於隴右邊界的祁山為據點,讓兵力直面隴右。隴右是北伐必爭之地,出祁山實則是為了佔隴右,保證其後的北伐戰略得以貫徹。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北伐的“六出祁山”更可以稱為“六圖隴右”。

二、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的原因

(一)失去荊州後對《隆中對》的戰略調整

諸葛亮多次北伐的首要原因就是,對於蜀漢政權來說,北伐是一定要北伐的,平定天下是蜀國一定要做的事。從《三國演義》中劉備的發家史就可以看出,蜀漢政權的成立與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關聯緊密,劉備以光復漢室為最高目標,以大漢正統的身份招兵買馬,逐漸壯大。故而,一統天下一直都是蜀漢政權的夙願,他們容不得三國鼎立的格局。劉備就曾明確的表示了他對曹魏的滅亡之心:

“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決定了北伐關乎漢室正統的合法性與政權內部的凝聚力,是不得不為之事。諸葛亮早在未出山之前就於《隆中對》中規劃了詳細的統一戰略而選擇六出祁山北伐則是失去荊州後諸葛亮對《隆中對》戰略無法貫徹的調整。

在《隆中對》裡,諸葛亮為劉備做了一統天下的具體規劃:

“若跨有荊 、益 ,保其巖阻 ,西和諸戎 ,南撫夷越 ,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至天下有變。則龠 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 .漢室可興矣。”(諸葛亮《隆中對》)

諸葛亮提出,要逐鹿天下的重要一步就是佔領荊州和益州,再以兩州為據點,養足實力,伺機從兩州出兵,對中原進行雙面夾擊。

由此可知,荊州是蜀漢統一戰略的重要據點,而吳蜀夷陵之戰以後,隨著蜀國的戰敗,荊州已經完全落入吳國之手,失去了荊州《隆中對》的戰略就必須要調整。而“六出祁山”佔據隴右就是諸葛亮實行的新的北伐戰略。從建興六年到建興十二年 , 七年之間,蜀漢五次北伐和一次五丈原的戰略撤退除第二次戰場在陳倉 , 第六次戰場在五 丈原外 , 其餘都是在隴右地區 。 故而,諸葛亮多此北伐曹魏的原因除了是實現興復漢室的最高目標外,直接目的就是為了佔據隴右地區,為蜀國的未來發展準備籌碼。

(二)通過北伐掠奪人口和資源,增強蜀國國力

三國鼎立時期,蜀國是三國中是綜合國力最弱的,與魏國相比更是差距甚遠,據《通典》記載,當時蜀漢有人口 94萬 , 曹魏卻有人口443 萬,光是人口數量就是蜀漢的五倍之多,少了龐大的人口基數支持,蜀漢在軍事、生產、人才培養等方面自然也落後於蜀國。在全面落後的情況下,如果常年休養生息,差距只會越拉越大,最終被魏國輕鬆碾壓。而“出祁山”北伐佔據隴右卻有快速增強國力的作用。隴右之地是一個可以增強蜀漢實力的寶地。

  • 首先就是隴右之地靠近匈奴 , 邊塞戰爭頻繁 , 從漢朝開始就站在抵禦匈奴的第一線,故而該地民風彪悍,有強大的尚武傳統,東漢時流傳著一句民謠叫:“ 山東出相 , 山西出將 。 ”山西說的就是崤山以西的關隴地區,三國名將馬超、龐德、姜維等皆出於隴右。以北伐佔據隴右可以幫助蜀漢緩解“廖化當先鋒”的尷尬。
  • 其次就是隴右地區水草豐美,是產戰馬的風水寶地,《漢書·地理志》記載,涼州
    “ 習俗頗殊 , 地廣民稀 , 水草宜畜牧 , 故涼州之畜為天下饒 ”。曹魏中軍數十萬騎兵用馬 , 主 要就是靠隴右地區供給的。有戰馬就能培養騎兵,中原地區皆是平原,蜀漢以步兵為主的兵種,根本無法在平原作戰,佔據隴右可以改革蜀漢兵種,增加軍事實力。
  • 最後就是隴右還是個產糧大區。從西漢時起 , 朝廷就在隴右移民屯田 。養成了其 “ 勤於稼稿 ” 傳統,農業比較發達 。曹魏大將夏侯淵討平隴右時僅在武都一郡 , 就收谷十餘萬解。故而,蜀漢急於得到隴右增加糧食產量。

北伐以佔據隴右為直接目標,佔據隴右又會帶來綜合國力的提升,諸葛亮當然看清了其中的利害關係,故而選擇多次北伐,精準計算。諸葛亮七年北伐 , 除第一次在街亭失利損失少量兵卒外 , 此後的北伐中都做到了進退有據,不僅沒有損兵折將,還掠奪得了魏國的土地和人口 , 僅武都一郡所領有二萬餘戶 , 八萬餘口。對每次消耗巨大的北伐,諸葛亮都做到了盡力折損。

(三)以攻為守,力圖自保的選擇

蜀國與魏國相比,綜合國力實在差距過大,而這份差距在魏主曹丕、曹睿和蜀主劉禪的對比下就更為明顯了。在三代魏主的勵精圖治下,曹魏完成了九品中正制的吏治改革,成功籠絡了世家大族,國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潛力。而蜀主劉禪並未帶領蜀國進行適當的改革,還因為寵信宦官造成內官專權。若是放任兩國自然發展,蜀國只會越來越弱小而被曹魏吞併。諸葛亮多次的北伐也有以攻代守,穩固蜀漢政權的意圖。這以攻代守的想法在諸葛亮兩次要求北伐的《出師表》中都有充分的體現。

在第一次北伐前的《出師表》中,諸葛亮的意圖是: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誠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而經過第一次北伐失敗,街亭斬了馬謖以後,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的《後出師表》則重新闡述了他北伐的目的: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 ,王業亦亡,惟坐特亡 ,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從“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信誓旦旦到“然不伐賊,王業亦亡”的無可奈何諸葛亮前後兩次的北伐態度已然有了鮮明的轉換,第二次已經被消磨了志氣的諸葛亮卻偏偏在兩國實力懸殊的狀況下“六出祁山”五次北伐。可見,其北伐之舉卻有以攻代守的自保之心。


三、結語:諸葛亮的聰明與倔強

從以上的分析就可以看出,諸葛亮多次北伐的決策是更改蜀漢國家發展政策的結果。而北伐以“出祁山”佔據隴右地區為目的則包含了發展國力、把戰爭引導魏國境內,拱衛邊境而自保的全面考慮並且每次北伐之後,都會以恰當的手段來折損。諸葛亮的北伐看似頻繁而損國力,其實每次都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著,這便是諸葛亮作為一個政治家的聰明與智慧。

然而,儘管諸葛亮未出山而定天下策,並可以根據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策略,但終究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下大勢的變幻不是靠一個人的智慧與謀略可以左右的,從丟荊州開始就註定了要北伐,從第一次北伐失敗開始 ,就決定了北伐已經陷入了和 曹魏拼實力的消耗戰這種,這種膠著不是靠一己之力可以打破的。可諸葛亮還是執著的進行了多次北伐,為漢室、為先主呈現他的倔強。正如他在《後出師表》中所言:

“鞠躬盡力 ,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 ,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