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際原油幾乎不要錢了,為什麼國內油價還是5、6元/升左右?

祖權產地直銷


貼價的是5月交割石油,6月期貨15美金左右,上海石油期貨還要再加50-60元人民幣,所以國內石油200多元。

至於現貨汽油還要在加上加工費,另外,中石油,中石化還要留存耍流氓的費用。所以汽油價不會跌很多。


靜溪閒人1


最近的國際原油,絕對是一個大的熱點,每日新聞中,必然提到。本人在頭條號上,連續寫了三篇相關的文章,這也是我註冊頭條號以來的首次。

說到國際原油,現在說的最多是美國WTI原油期貨,它的價格真的是太低了,甚至出現了負值。

面對這樣的低油價,國內的油價為什麼還是五元多一升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內油價形成機制。當國際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就不會再調價了。40美元是成品油下調的地板價,那五元多一升正好對應這個地板價,所以油價不會下調了。

不過,我們去加油站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加油站會採取促銷等手段變相降價。

除了最主要的原因之外,影響油價的,還有幾個附屬因素。

第一,現在供給的成品油是使用過去高價原油生產的,國際低油價原油還沒有用於成品油的生產。

第二,現在國際油價低,但原油的倉儲、運輸等成本在大幅度的上升。有媒體說,過去運油船一天是四萬多美元,但現在已經達到了二十五萬美元,價格上漲了五倍。

後端成本的增加,也會支撐成品油油價的。


紅楓財俠


國際油價暴跌,甚至期貨合約價格出現了負值,達到-37.63美元/桶。此時,國內車主可就不樂意了,為何國際油價跌為負數了,可自己加油還得5元多啊!

其實,這一切的原因,核心就兩個字——“制度”,也是我常說的“遊戲”規則!

2016年初,國際油價也曾一度跌到20多美元。而恰恰在那個時候,發改委對國內成品油調價機制做出了調整,增加了“價格保護機制”。

簡單的來說就是:

  1. 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接軌,且“十個工作日一調整”;

  2. 設定“保底價”和“限高價”。出於保護國內石油產業和消費者的原因,一旦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或高於130美元)時,國內油價便按保護價單獨計算,與國際油價脫軌。

  3. 國際油價在40美元~130美元之間,如實調整。

2020年,國際油價再一次跌破40美元大關,甚至一度還跌至20美元以下。此時,觸發了價格保護機制,國內油價一直維持在5元多不變!

這個就是國內油價一直不下調、也沒法下調的原因所在,因為“遊戲規則”,就是這麼制定的!

機制本身並沒有錯,但可以不斷完善、改進和調整

這個問題,我們不去深入探討!2016年,誰能想到2020年,國際油價會“跌成狗”呢,還長期保持低位。就如中行原油寶設計之初,那些“專家”不可能會料想到,有一天期貨合約價格還能跌為負數!這些都是人力難以預知的!

不過,成品油調價機制,是否也應該隨市場變化而做出一些調整呢!比如,保護價格由40美元調低至35美元、30美元,縮短調價週期至5個工作日。這樣一來,既能適當保護國內石油產業,也能兼顧一些車主的利益,同時也讓國內油價與國際更同步!

總之,國際油價≠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這兩者之間除了加工鏈條、運輸銷售成本之外,還有一個制度的約束呢!相比於國際油價而言,我們不一直都是“就高不就低”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