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球鞋大盤點,實戰鞋到底怎麼買?其他品牌篇

除去之前的一些主流大品牌外,剩下的這些偏小眾一些的品牌其實我並沒有太大寫的必要,因為能關注到這些籃球鞋品牌的朋友,基本上也不會被我的一篇文章影響。但是既然寫了還是儘量寫全它,分享交流一下看法。

UA 庫裡七代(價格區間1200左右)

庫裡籃球鞋的黃金期現在看來還是在一、二兩代,尤其第二代的時候,甚至達到了不認識UA品牌但是卻認識庫裡二代的程度,但是三代以後庫裡的球鞋出於種種原因就不那麼熱了。庫裡七用了HOVR和MICRO G兩種泡棉,但是緩震性能不怎麼樣,抓地力很好包裹也很好。近幾代庫裡球鞋的設計理念都是為了地板流後衛設計的,並不追求緩震性,但是對抓地、包裹和支撐要求都比較高。UA的產品在國內還是比較貴的,這和他的貨量以及他非要裝都有關係,不過庫裡粉應該也不會關心價格問題。

UA庫裡六代(價格區間950左右)

庫裡六的顏值不錯,全掌HOVR還是UA祖傳硬,之前說過庫裡近幾代的球鞋抓地力都非常好,庫裡六也不例外,不過前掌由於設計問題外底橡膠容易折斷脫落,這和打什麼場地沒什麼關係,屬於設計缺陷。個人認為首發的黑彩虹配色有些廉價感,其他配色顏值都不錯。

UA SC 3 ZER0 II(價格區間700左右)

UA籃球鞋裡相對低端的款式,還是適合小體重地板流穿著,只要風格契合,球鞋綜合性能還可以,按理說如果以低端款的價格賣,還是值得體驗一下的,但是普遍700左右的價格,以這個價格來看的話很多人就直接勸退了。

And 1 太極(價格區間無法給出)

雖然叫AND 1太極,但是最有名的還應該是白紅配色,當年品牌發力推廣卡特、奧多姆都上腳過,這雙太極論性能的話實在是拿不起個,主要就是賣個情懷。這雙白紅前陣子少量復刻過,現在基本上零星有售,價格尺碼都看造化。這個品牌之前說是被貴人鳥收購了,其實這個牌子一直就在被賣來賣去的,最近聽說把範喬丹簽了,算是小賺了一波流量。

Converse All-star Pro BB(價格區間900)

今年早些時候百年匡威大張旗鼓的發佈了這雙球鞋,並標榜這是他們迴歸籃球領域的先鋒之作,其本質就是抄了一下KOBE球鞋的插入式鞋墊的理念,不過一家人好像也談不上抄。目前看起來匡威也沒什麼後續作品,也沒準兒明年一下發布好幾款產品就打我的臉了。黑色款怎麼看都有點像勞保膠鞋,白色款質感好些。

NB OMN1S(價格區間官網價格)

NB在這雙球鞋上的發售策略讓人非常看不懂,不知道他們到底想不想掙錢,眼看著都要換代了,OMN1S都沒有多配色的正式大貨發售,可能還是在小心翼翼的試探吧。這其實並不是萊昂納德簽名鞋,omni本來就是全方位、泛指的意思,所以NB定位這是一雙團隊鞋。開始看圖的時候我真的認為這是一雙支撐保護都超強,像盔甲一樣的鞋子,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原因還是在於鞋面太薄了沒什麼填充,中底緩震也一般吧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大貨發售的話按性能講也就是700上下嚐鮮的水平。

PUMA Clyde Court (價格區間800左右)

重新迴歸籃球領域的PUMA選擇了結合自家的時尚潮流資源,走運動時尚的路子,這在阿迪、耐克兩座大山的面前還是挺明智的策略,但是我本人對這種類型的球鞋不感興趣,我個人總是認為這類滑板鞋一樣的造型不適應於籃球運動,中底造型過於板正靈活性什麼的並不太夠。不過靠顏值肯定也是不愁賣。

PUMA Uproar Hybrid Cout

(價格區間800)

整雙鞋看造型也能看出是一個扁寬的造型,所以適合寬腳,實戰性能也沒什麼太多好說的,就是那種普通紮實的腳感,PUMA的鞋子因為在國內一直都沒有大規模發售所以價格普遍都比較高,再配合上時尚休閒的整體設計思路,純實戰性能都不是很高,所以並沒有太大購買的必要。

PUMA Clyde Hardwood

(價格區間750左右)

整雙鞋鞋面的素質還是很高的,只是被中底拖了後腿,這雙鞋包括Clyde Court中底的感覺有點像Air Force 1的感覺,就是太板了,緩震也不怎麼樣,而且寬腳會被中底的橡膠外殼卡的很難受。顏色倒是都挺好看的,本質上還是休閒鞋的底子加了點實戰性能。

Asics-Gelhoop (價格區間700左右)

這雙鞋最近被牛老師帶的太火了,以至於雖然我給了價格區間,但是實際上這雙鞋有價無市,因為白紅款斷貨好久了,黑金款只有2E的寬楦有售。亞瑟士其實在國內沒有籃球鞋的銷售計劃,在官方旗艦店的分類裡都沒有籃球產品的分類,連同Gelhoop一起的幾款籃球鞋其實是亞瑟士中國總部的一個籃球愛好者說服公司高層少量引進的。亞瑟士的球鞋非常有學院派的氣質穿上以後感覺就像是灌籃高手裡出來的,因為我目前還沒有買到實戰性能方面大家自己去搜測評吧,至少我自己如果能買到是一定會買一雙體驗一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