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打罵不是離婚,而是回家後的這個動作

據調查顯示,當今社會,超過一半的家庭,媽媽是陪伴孩子的主要角色,而爸爸陪孩子的比例僅佔12.6%。

或許,大部分男性會說:“我太忙了,沒時間陪孩子”。對此,奧巴馬先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再忙也是可以抽出時間的。

競選總統的那段時間,他甚至沒有錯過一次孩子的家長會,並且堅持每晚和家人一起共進晚餐。

可見,“忙”字並不是萬能的藉口,它不該成為父親缺席孩子成長的藉口,更不能成為忽略家庭的理由。

英國著名學者哈伯特曾說過:“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往往那些有父親陪伴、教育的孩子能成長得更優秀,更出色。

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打罵不是離婚,而是回家後的這個動作


1、孩子更有條理性、邏輯性

都知道,女人是感性的而男性是理性的。理性的父親更能教育處理性的小孩,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能處理的有條不紊。

2、孩子的人生會更順利

父親能給的不僅僅是父愛,還有權威,小孩子往往會更害怕爸爸,這就是原因。在這種強勢教育下,孩子能學的更多、更用心,長大後也會如此,人生自然會少走許多彎路。

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打罵不是離婚,而是回家後的這個動作


3、孩子更有勇氣和膽量

不同於母親的溫柔慈祥,父親本身就是一個陽剛、有安全感的存在,同時也會教育孩子做事更加的果斷、做人更加的勇敢,就性格培養而言,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

4、孩子更有擔當和責任感

父親就是責任與擔當的化身,憑一肩之力支撐著整個家庭。時常跟父親待在一起,接受父親的教育,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更有責任心。

孩子的第一殺手,不是打罵不是離婚,而是回家後的這個動作


5、孩子更具創造性

不同於母親的過分關愛,父親們總是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更不會因為一點小困難就心軟替孩子分擔。就是這樣強硬的教育,更能開發孩子的大腦,讓孩子敢於嘗試、勇於創新。

6、孩子心靈更健全,人生更幸福

有調查顯示,父親對家庭的參與度與家庭的幸福度成正比。正所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夫妻倆的默契配合、共同教育,在教會孩子知識、道理的同時,還充盈著滿滿的父愛、母愛,這種壞境下成長的小孩,想不幸福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