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墾薯業:在田野上耕耘希望 播種春天

記者 董佳靜/文 賽漢/圖

呼墾薯業:在田野上耕耘希望 播種春天

春之始,萬物生,春天孕育著希望,春天意味著生命力。車輛穿梭、機器轟鳴、塔吊旋轉……在歷經疫情陰霾之後,那個人們熟悉的城市又恢復了色彩,孕育活力。在這不平凡的春天裡,呼倫貝爾各行各業陸續復工復產,人們努力抒寫著屬於自己的奮鬥篇章。

隨著氣溫一天天升高,呼倫貝爾各地農業生產開始進入春季的繁忙階段。4月26日,記者走進呼倫貝爾農墾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馬鈴薯種薯種植示範基地,基地內100多名工人們佩戴著口罩,正在忙著對馬鈴薯進行分揀、切種、裝袋,搶時間、爭速度、趕進度,全力以赴抓生產。

呼墾薯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自治區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該企業以馬鈴薯種薯為支柱產業,努力打造國內優質的馬鈴薯種薯研發、繁育、種植、植保一體化的育種基地。

“2020年,呼墾薯業種植面積15000畝,主要種植種薯和加工薯,種植品種有荷蘭7號、大西洋、麥肯1號、希森6號、黃金薯等十餘個品種,採取機械切種、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播種預計5月15日完成。”呼墾薯業副總經理鄭海峰說。

據介紹,馬鈴薯切種採用機械與人力結合方式,力爭保障每一顆種薯塊的質量。馬鈴薯機械化播種技術是集開溝、起壟、施肥、播種、鎮壓、覆土、覆膜等作業於一體的綜合機械化種植方式,具有保墒、省工、節種、節肥和深淺一致等優點,採用機械化播種,不僅提高了播種質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為中耕和機械化收穫提供了基礎條件。

當下正是春耕時節,用工量大,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在僱傭工人方面遇到困難,用工成本、管理成本都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春耕生產作業。即便如此,公司仍堅定信心、克服困難,為了不耽誤春耕生產,盡最大努力組織現有的工人,不遺餘力地抓好春耕,將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在搶抓時令進行春耕生產的同時,呼墾薯業也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多措並舉,把疫情防控落實到位。該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了《疫情防控管理方案》,下發了《疫情風險預警通告》。外地僱傭人員在開工前,必須要通過健康體檢;開展預防性消毒工作,對廚房、宿舍、挑選現場、庫房等工作和生活場所進行全面消毒;上工前,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健康監測,測量體溫;工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按照要求佩戴、更換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食堂管理人員保證食物採購質量,做好餐飲具消毒;工人分批次用餐,避免人員聚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