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藥之中藥藥性的四性五味(二)

常用中藥之中藥藥性的四性五味(二)

五味,是中藥可以分為酸、苦、甘、辛、鹹5種

不同的味道。除此以外,另有淡味與澀味。有些學說認為,淡為甘的餘味,有“淡附於甘”之說;而澀味與酸味的作用比較類似,因而把澀味附於酸味上。

“辛”:具有發散解表,活血行氣的作用,用於外感表證,以及氣滯血瘀等證。

“甘”:具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以及緩急止痛的作用,用於體虛,拘急疼痛以及中毒等證。

“酸”: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用於自汗盜汗、久咳久瀉、遺尿遺精、崩漏、帶下等證。

“鹹”:具有軟堅散結,瀉下通便的作用,用於痞塊硬滿、大便燥結等證。

“淡”:具有滲淡利溼的作用,用於水溼停聚、水腫、水便不利等證。

“澀”:與酸味的功效類似。


常用中藥之中藥藥性的四性五味(二)

升降浮沉

人體氣機運行的升降浮沉,從方向講,從足向上至頭為升,從頭向下至足為降,有裡出於肌表為浮,由肌表入於裡為沉。

如果人體一旦氣機運行出現紊亂,便會發生疾病。因此,中醫學認為,與人體的氣機運行相對應,中藥的藥性也具有升、降、浮、沉的特性,可以用來調整人體紊亂的氣機。

升:是指藥物具有升提的功能,可以治療病勢下陷的病證;

降:是指藥物具有 下降、降逆的功能,可以治療氣火上逆的病證;

浮:是指藥物具有上浮、外散的功能,可以治療在上、在表的病證;

沉:是指藥物具有下行、洩利的功能,可以治療在下、在裡的病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