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手下有諸葛亮、龐統這樣的智囊,五虎將這樣的能將,為什麼不能像劉邦、劉秀、朱元璋一樣掃平天下?

飛龍在天9783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劉備手下的智囊團很強大,像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等,武有關羽,張飛,馬超,等五虎大將,按說該一統天下,可是他確沒有做到。其實原因很簡單,劉備會招攬人才,打著禮賢下士幌子,喊著光復漢室的口號,批著當今皇叔的外衣,然後劉備也趁著鎮壓黃巾起義,逐漸由一個賣草鞋的,成了一位霸主,而最後三分天下。

分析這三個霸主,曹操是最想統一的人物,然而他的處事和為人最具備做皇帝的氣質,然而他輸在了,用人上,他手下的謀士除了郭嘉郭奉孝,確實沒有很好的人才,可惜就這樣一個人才,卻英年早逝,在赤壁之戰中,一敗塗地,喪失統一天下的實力。

東吳的孫權,就是仗著他前輩打下的基業,守護好,就不錯了,他手下的謀士和武將還有孫權本人,既沒有一統天下的決心,也沒有那個實力和能力。

最後說劉備,他無論從手下的謀臣還是武將,都有平定天下的實力和能力,但是他打的是光復漢室,其實他本人,是以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懷而光復漢室的,如果兩者發生矛盾,他的兄弟情義,大於光復漢室,一統天下的情懷。因此,諸葛亮在隆中對裡,給他的政治方案,他只能採用一半,使諸葛亮的政治規劃,實施了一半而夭折,這一方面,和朱元璋,劉秀,劉邦這樣有雄才大略的人物差遠了。朱元璋一個政治志向就是”驅除韃虜,回覆中華”,對於劉伯溫,和朱升等謀臣的策略,只要有道理就採納,還有劉邦,劉秀等,對於手下謀臣策略是肯定聽從的。

劉備確不這樣,關鍵時刻多次拒絕諸葛亮等人的好的建議,最好夷陵一戰,徹底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因此,他不可能像朱元璋,劉邦那樣一統天下。


羲皇聖里人


亂世統一易,穩定取國難。要想成事,古人最講天時、地利、人和,經過一翻拼搏,這些條件都具備得差不多了,周圍創業資源豐富,人才濟濟,就容易成事。

劉邦、劉秀、朱元璋之所以能成事,都擁有幾個共同點,那就是天下大亂,人心思漢,舊王朝被推翻,會籠絡人心,能不失時機地參與到良好的創業環境中。正是很好地把握住了這幾點,再經過本人出色的組織領導能力,才最終一統天下,相繼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漢高祖、光武帝、明太祖。而劉備就不同了,雖然販席織履的他也趕上了黃巾大起義,也參與了鎮壓起義,但起義很快被鎮壓,東漢王朝依然未變。未變的漢王朝,自然依守舊制,出身貧寒的劉備,雖也立了不少功,但朝中無人,也只能做個平原縣令。但又因不忍上級的督查刁難,一氣之下便掛印封金,逃之夭夭。本來還有點兒芝麻官位的劉備,一下子又回到了草根時代。好在他在鎮壓黃巾時有了些名望,就帶著關羽張飛到處投靠託身他人,從幽冀到北海,又到徐州,劉備一直都在流浪。好不容易有了一個新機遇,陶謙三讓徐州,誰知劉備又不能守,最終又寄曹操,投劉表,始終未能擺脫流浪寄人的遭際。自從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劉備的事業才有了起色。但這時的天下格局已基本確定,給劉備分羹的機會已是很少了。曹操一統了北方,已不可與之爭鋒,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世,國險民附,也不可與之抗衡。

而且這時天下民心已不再思漢,只要能讓人們過上穩定的生活,跟誰不是跟呢?劉備雖自詡為帝室之胄,大漢皇叔,卻沒有了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號召力。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借荊州,取益州,定漢中,好不容易達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但是蜀漢地小人少,地處偏僻,國力微薄,真的經不起劉備欲伸大志於天下的折騰。要知道當時天下十三州,曹魏佔其九,孫吳有其二,蜀漢只居其一,人口軍隊就更難和魏吳兩國相比了。但劉備難忍關羽被害,荊州丟失之恨,不聽眾人勸說,依然率蜀漢精銳徵吳,違背了連吳拒魏大策,只落得夷陵慘敗,蜀漢元氣大傷。劉備也羞憤交加,一病不起,最終來了個白帝託孤了事。

正因為劉備所處的時代環境與劉邦、劉秀、朱元璋所處的時代環境很不相同,劉備又很不會搶機遇抓時機,雖有諸葛亮龐統等人才和蜀漢五虎等大將,也終難創出像劉邦、劉秀和朱元璋那樣的功業。


sunjin6278


劉備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其“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並不協調的原因,加之自身有婦人之仁的心情,使他在大事面前優柔寡斷,失去了戰略機遇。他只能做一個聽別人指揮的忠臣,而不能做一個勇往直前,英明果斷的領袖。

漢昭烈帝劉備(161年一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實力有限,劉備在諸候混戰中屢屢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候。但終因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但是劉備不接受陶謙和劉表的好意,特別是拒絕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時候提出的三分天下,先取荊州的建議,結果失去了立足之地的機會。

雖然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孫、劉赤壁之戰戰勝了曹操之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但是使東吳的孫權大為不滿,認為劉備是借東吳即將打敗曹操在荊州守將時奪走荊州的,破壞了孫、劉聯盟,並且投降曹操,發兵來攻打討還荊州,結果關羽死在了東吳的年輕將領呂蒙的手裡,張飛為報仇也被部下殺死,接著劉備又不與諸葛亮商量聽取意見,又擅自出兵討伐東吳,造成東吳小將陸遜火燒連營的慘敗,最後徹底敗北。

綜上所述,上述原因證明雖然“劉備手下有諸葛亮、龐統這樣的智囊,五虎將這樣的能將,為什麼不能像劉邦、劉秀、朱元章掃平天下”的主要原因是劉備沒有帝王思想和能力,而且還有更多的婦人之仁,而且不能真正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所致,也說明劉備不具備當帝王統一全國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