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前線》蘇聯陣營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作為二戰時期的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因為其但價格低廉、易於生產。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該炮覆蓋廣,對敵人坦克,兵營,其他設施造成破壞,在衛國戰爭,反擊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冰封前線》蘇聯陣營喀秋莎

以下來自百度文庫

由於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這個字母“K”,把該武器命名為一個女性的愛稱“喀秋莎”,這個別名迅速在蘇軍隊裡傳播開來。德軍則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德語:Stalinorgel)。

《冰封前線》蘇聯陣營喀秋莎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BM-13,這是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冰封前線》蘇聯陣營喀秋莎

它由汽車部分和發射部分組成。發射部分由滑軌床、炮架、迴轉盤、底架、瞄準裝置、發射裝置等組成。在發射前,火箭彈是用定向鈕鉗在滑軌槽的定向溝內。火箭彈的戰鬥部分的彈體內是TNT炸藥。藥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狀發射藥筒組成,汽車駕駛室內裝有發射裝置的發火轉輪。

主要諸元:彈徑132毫米,滑軌長5米,彈長1450毫米,彈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冰封前線》蘇聯陣營喀秋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