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時間你慢點走

別催我爸爸

(建議聽著音樂看文章)


前些日子熱播的《如果歲月可回頭》,圍繞著三個中年人男人的婚姻變故而展開,但我從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們在努力地進行自我救贖。儘管這部劇有這樣那樣的小缺點,但在追完後還是讓我心中泛起了很大的波瀾。我開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我的父親,才發現,曾經那威武高大的身影已經被現實生活壓彎了脊樑。在眼眶溼潤的同時我迫切的想要知道他的所思所想,於是我跟他說:“爸爸您給我寫封信吧,形式什麼的也無所謂,你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就行。”在我看來,信是一種很好的抒發 傳遞感情的方法,但父親他本就羞於表達,在我軟磨硬泡下下才寫下了這樣兩篇文字。

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父親的信

餘華說過一句話,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

看完這封信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果然 不那麼快樂。我的爸爸他是一個很平凡很平凡的人,拿著不高的工資,手底下管著幾個很糟糕的員工,幾乎很少有假期,大概半個月才休一天。我們家是和奶奶住在一起的,家裡的話語權大多數握在奶奶手裡,媽媽也是個有點強勢的女人,所以可想而知,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講絕不是什麼很好的體驗。

本來一直乖乖聽的我好像也突然一天變得叛逆,總是要跟他爭個誰是誰非,當時的我只想告訴他你並不是什麼都對,但並不會去想我逞一時的口舌之快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傷害。我長大了以後,開始嘗試在出現問題時跟他和平的溝通,卻發現他早已沒了當年的銳氣,學會了向她的女兒,低頭,妥協

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我是從哪一刻發現爸爸老了的呢?可能是他禿了的頭吧,哈哈哈開個玩笑。其實爸爸的頭很早就禿了,但寫到這突然一想,我卻發現自己並不知道父親的衰老是從何時開始的。好像突然一下,原來挺拔的身姿就已經不再挺拔,原來鴻亮的嗓音逐漸變得渾濁,原來的無所不能的超人也慢慢跟不上這個時代,跟不上了我們這代人的腳步。


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點擊查看大圖


張愛玲在《半生緣》裡說:“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他是公司的員工,是奶奶的兒子,是媽媽的丈夫,是我的父親,他唯獨,不是他自己。我覺得對於父親來講最難過的一點就是,好像誰都需要他,又好像誰都不需要他。他需要賺錢維持家裡的生計,為了賺錢而奔波,家裡的小事也要他操心,除此之外他看不到自己的任何價值。

有一天在飯桌上聊天的時候媽媽抱怨說:“內個劉叔叔家最近裝修,老是來找你爸問這問那的,一次兩次還行,他這天天問。”爸爸說:“人家問問就問問唄,也不麻煩。”當時我能看到他的眼裡是有光的,可能我的文筆不足以讓我描繪出那一份蓬勃又剋制的情感,當時圍繞著著他的是一種“我有用 我被需要”的感覺,這對於父親這樣的中年男人來說太重要了。


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但是!

在我又認真的讀了兩遍這封信之後,我確信這不是我爸的原創......我跑去問他,他的答覆也印證了我的猜想,他說:“我也不知道咋寫,就去網上找了找能符合自己心境的話改了改...”

我就說嘛,老爸雖然承受著和現下中年男人一樣的困境,但還不至於像信中所寫這樣的壓抑絕望。工作不太如意,但經常可以和三五朋友小聚搓搓麻將;奶奶雖然干預很多,但疼兒子也是沒話說的,每天一回家就能吃上熱乎的飯菜;媽媽雖然有些強勢,但心裡還是會住著個小女生呀,而且相處這麼多年下來,爸爸他早已有了應對媽媽的套路;而我也早已長大,不再是那個動不動就和爸爸吵嘴的叛逆小女孩了,上了大學之後很多事都不需要他再操心,還會在他去打牌是時候為他打掩護。


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也許是我還沒到他的年齡和處境,所以無法切身他到底是怎樣的想法,但我想我可以做的就是為他營造一個更好的家庭氛圍,早點賺錢為他分擔家庭的重擔,多“麻煩麻煩”他,讓他感覺在我的心中他還是一個超級英雄。

不知道在屏幕前看這篇文章的你,是一位中年男人,還是他們的兒女,妻子,抑或是父母。我想說,我們現在的社會已經加註給“中年男人”這個群體太多的壓力與負擔了,家庭是他們唯一的避風港,而一個好的家庭要靠每一個人的努力維護。前二十年,他們用溫暖的家庭呵護我長大,現在我也會盡最大的努力讓我們家的每一個人變的更幸福~

好啦,不說啦,剛剛爸爸打電話說還要去內個裝修的叔叔家幫忙,奶奶做好了飯我們在一起等他回家。


人到中年太難了,請好好對自己的父親,畢竟歲月無可回頭

最後老規矩

在擴展鏈接裡

我找了一部關於父親與夢想的奧斯卡動畫短片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都要幸福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