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囗羅學閏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最早對“建安文學”守正創新的,是魏國末年的“竹林七賢”。百度說,“竹林七賢”,是指曹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的“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今河南輝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我發現,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組合,喜歡用“七”的不少,僅在“三國時期”就出現了兩個:建安七子(初期)和竹林七賢(後期)。我還深切地感受到,“七”是一個神奇的數字。一星期有“七天”,北斗有“七星”,自然光有“七色”(五光十色、五顏六色都是形容詞),歌曲簡譜有“七音”(古只有五音),人體有七竅(面部七個孔竅:口1、眼2、耳2、鼻孔2),人死要“燒七”(以七天為週期),節氣有七夕(中國情人節),玩具有“七巧板”(拼盤玩具),戰國時代有“七雄”。“白雪公主”喜歡與“七個小矮人”一起耍,董永搶走“七仙女”的衣服(強行搞“天仙配”)。我所熟悉的文學作品還有《七個葫蘆娃》《七俠五義》《七劍下天山》(中國)、《七武士》、《七宗罪》(日本)。這是不是跟“星象學”有關,是否暗示著某些“文化心理”?我解釋不了。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這個問題丟在一邊,留待今後去解決。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還是來說“竹林七賢”,“七賢”好理解“七個賢人”: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竹林”卻有非議(並非真是在竹林喝酒)。有學者指出,竹林,跟三國時期逐漸興起的“玄學”有關係。這個“玄”字,起源於《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本來是道家(道教)用語。“玄學派”,又稱“新道家”。“建安七子”都喜歡“積極入世、建功立業”,而“竹林七賢”則多選擇“消極避世、放浪形骸”。從魏明帝曹叡時期的“浮華交會”(貴族子弟小眾組織)起,到西晉再到東晉更發展為“談玄之風”(世族名士的普世追求)。這個“竹林”可能是“竹林精舍”(印度是佛教建築,中國是道教建築)。

“竹林七賢”為什麼有這樣的思想和行為呢?主要是“看不來”三國時的司馬家族,其“篡魏之路”越走越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們採取的態度就是“非暴力不合作”(惹不起躲得起)。嵇康,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還有一個“身份”是魏宗室的女婿,對司馬氏的仇恨也最深。朋友山濤投靠司馬氏當了吏部尚書,勸他出去做官。他不僅斷然拒絕,而且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這個嵇康自顧自地打鐵,不理睬前來拜望的鐘會。雖然有“經典的對話”,卻讓鍾會從此“心中不爽”。後來,遭鍾會(一說呂巽呂安案件牽連)誣陷,為司馬昭所殺。我們喜歡“把酒臨風”,嵇康卻瀟灑地臨陣撫琴,名曲《廣陵散》因此成為“千古絕響”。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阮籍,是“建安七子”阮瑀的兒子。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擅朝綱。司馬氏殺戮異己,株連甚眾。本來傾向“曹魏王室”的他,對司馬氏集團“懷恨在心”卻又無可奈何。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先後“服侍”過司馬氏父子三人,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加九錫寫過“勸進文”。因此,換得司馬氏對他的“放縱和寬容”,得以終其天年。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山濤,是竹林七賢中最年長的一位。原先入仕曹魏,看到曹氏和司馬氏“爭鬥得煙幹火起”,就“隱身不交世務”。等到司馬氏掌權“大局已定”,又投靠司馬氏為官。因為姻親關係,他在司馬氏手下就走得“一路順風”。還是“性格決定命運”,山濤是“竹林七賢”中性格“最沉穩”的一個人,連喝酒也很有“控制力”(最多喝八斗)。同時,也是把“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踐行得“最巴適”的一個人(當官最大最久)。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向秀,是魏晉間文學家。景元四年(263年)嵇康被害,他被司馬氏的高壓政策“嚇得進了朝堂”。不過當個散騎侍郎(皇帝的隨行顧問),“下班後”就“讀讀寫寫”。向秀是“建安七子”中“宗教傾向”最明顯的一個人(好老莊之學),也是對推動玄學“功勞最大”的一個人。今日所見的《莊子注》就是他“嘔心瀝血”的傳世之作(郭象補註《秋水》、《樂至》)。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說到劉伶,他“嗜酒佯狂,任性放浪”的形象就展現在眼前。我估計李白《將進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就是讚美的劉伶。劉伶是“竹林七賢”中歲數活得最大的一個人(79歲),比山濤還要多活一歲。誰說喝酒影響健康呢?劉伶喝酒也“喝出了專業水平”,有《酒德頌》讓後世傳揚。當然,喝酒也一定要有節制,要記住“小飲怡情、大醉傷身”,每逢酒局,微醺而已。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王戎,是“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小、也最庸俗的一位。據說,他性極貪吝,田園遍及諸州,仍然聚斂無已。每每自執牙籌,晝夜算計,好像永遠得不到滿足。他家庭園有好吃的李子樹,常賣出換錢,又害怕別人得到種子,就把李子核鑽個孔再出售。因此,王戎,是“竹林七賢”中最為世人詬病的一個人。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阮咸,是“竹林七賢”輩份最矮的一位(阮籍之侄)。他與阮籍一樣放達任誕、狂浪不羈。他還喜歡“跨族婚姻”,曾與姑母家的鮮卑婢女私下要好(生了一個兒子)。他喝酒“很豪放”(不用酒杯,改用大盆),“與豬同飲”就傳為笑話。雖然他妙解音律、善彈琵琶,也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但是,晉武帝(司馬炎)認為他“耽酒浮虛”而不用,終日鑽研音律,除了“爛酒罐”之名,還有《律議》傳世。不像我等酒徒,除了“喝一肚子燒酒”,什麼都沒留下,只留下病殃殃的身體,為老婆娃兒增加負擔。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當然,《三國志》還為各國的方術之士作了傳。有神醫華佗,有相面的,有易經預測的,還有解夢的,紛紛攘攘,不一而足。我看只有華佗的“神醫事蹟”還有科學依據,談了病象、病理和藥方,也談了神奇的治療效果,尚還可信。但,華佗究竟是誰?給關公刮骨療傷的是他嗎?給曹操治“偏頭風”的是他嗎?曹操殺的是他嗎?都不一定是。但他“治未病”(病從淺中醫),“分段施治”(在肌膚、在腠裡、在骨髓)的辦法,跟“神醫扁鵲”很相似。據《三國志•華佗傳》,在《莊子》“二禽戲”(熊經鳥伸)的基礎上,華佗創編了“五禽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模仿動物的動作用來健身,估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還有就是“麻服散”,其實就是我們最早的“麻醉藥”。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醫”都是跟“巫”緊密相連的,我估計當時的“巫”能達到“人神相通”的境界,用的可能是“興奮劑”,而為病人求得的“神藥”,極有可能是“麻醉劑”。不然,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當然,病人對“巫師”的“敬信”,也是精神因素在起作用。我有次帶一個老中醫(90歲)回去給我老母親看病,他就用了“心理輔導”的辦法,說“你一定要相信我,相信我的藥”。果然,母親的病很快就好轉了。

讓我更感興趣的是,華佗還善於應用“心理療法”治病,達到了“不藥而治、出神入化”的境地,這是現代醫學需要學習借鑑的。尤其是“中醫”是我們的“國粹”,現在卻“風光不再”,被西醫“擠得塌塌都沒有”,更值得我們深思。我們來看華佗“不藥而治”的“心理療法”病例: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讓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淤血吐出來,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郡守的兒子於是把他父親“那些年那些事”向華佗全盤托出。華佗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郡守看信後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又沒捉到。盛怒之下,郡守吐出一升多黑血,病的確就醫治好了。

我們現在有“心理疾患”的人太多了。高考前夕,某中學一個教師就跳樓身亡了。這跟某些官員“不慎墜樓”是不一樣的,那是怕“拔出蘿蔔帶出泥”。據探訪得知,這個教師有嚴重的“抑鬱症”。要是華佗再世,曹操的“偏頭風”能夠有治癒的希望,這個中學老師也不會“跳樓自殺”。現在心理不健全的學生不少,更需要加強“心理疏導”,避免一些“惡性事件”。事件一旦發生,學校、社會、家庭都“很受傷”,尤其是我們的學校更會“幾面不是人”。所以,既要教書,更要育人。韓愈《師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就是講規律;授業,就是講專業;解惑,就是解開困惑,就像東吳的諸葛子瑜“解開孫權心裡的疙瘩”一樣。豁然開朗,不僅是“眼前的陽光燦爛”,更是“心情的異常愉悅”。

笑談“三國”那些事兒 (十五)


七、司馬家族:“三國”的“最大贏家”

“三國”歷史上,最牛的一個家族是諸葛家族,魏蜀吳三國都記錄了諸葛家族的豐功偉績。而得利最多的一個家族,就是司馬家族。他們幾乎都在曹魏的陣營內“穩步成長”,經過三代四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的努力,實現了從輔佐曹氏、掌控曹氏、篡奪曹氏的“歷史性轉變”。265年,終於辦完“過戶手續”,把曹魏的“國有資產”據為已有。司馬”成為兩晉朝的“國姓”。讀過《三國志》,你會發現“司馬家族”是曹家的“好學生”,在三國時“名利雙收”,而在兩晉時卻是“名利盡失”,生活過得很苦不說,甚至連從曹魏篡奪的江山也弄丟了(這是後話)。

《晉書•宣帝紀》說,司馬家族乃祝融之後,以官為氏。追蹤到的遠祖是司馬卬。這個司馬卬,在楚漢相爭時做出“英明抉擇”,從項羽的陣營“棄暗投明”(投奔劉邦),成為西漢的“開國功臣”。在西漢,司馬家族也是人才輩出,二千石的高官不少,尤其是文學上的成就突出,有“文章西漢兩司馬”的讚語(左宗棠)。那個“因言獲罪”的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出曠世名作《史記》,那個與卓文君私奔的司馬相如的辭賦也曾享譽千古,魯迅先生在《中國文學史大綱》也把“兩司馬”合為一章。(待續)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