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清軍入關定都北京後,對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之為

“莊烈愍皇帝”,舊史也歌頌他“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把崇禎描繪成一個大義凜然,要與都城共存亡,為國而慷慨赴死的帝王。

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清聖祖玄燁(康熙)從宮中留用的一些前明“老內監”口中,陸續聽到許多外人無法獲知的“內幕新聞”,其中就包括朱由檢(崇禎)的“殉國”經歷,與上述的描述大相徑庭。

康熙四十八年(1700年)十一月的“上諭”中,特意把歷年來聽到的前朝軼聞,向大學士們轉述。我們根據這道“上諭”結合史料考證,看一看朱由檢的“殉國”真相。

公元1643年(崇禎十六年)冬,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所向披靡,攻佔了潼關、商州、延安等地,張獻忠佔領了吉安、常德,大有直逼都城北京之勢,大明天下岌岌可危。

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崇禎一籌莫展,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左都御史李邦華提出建議,遷都南京,重整旗鼓,以利東山再起。這個建議是很明智的,打不過就躲,先避其鋒芒。如同博擊,拳頭縮回去是為了積蓄力量,然後才能打出下一個置對方於死地的重拳。

崇禎如果採納了這個建議,明朝的歷史就完全可以改寫,他也不至於落得煤山自縊的下場。但崇禎礙於面子,覺得這麼做太丟人,總感覺時局還沒有這麼危險,不至於興師動眾地南遷都城。

這時,又有人提出“太子撫軍南京”,先留條後路,以備急用。這條建議也被否決了,崇禎自有他的想法,如果三心二意,豈能同心協力,共同抵禦“賊寇”。皇上堅定的意志,似乎也無可厚非。

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但是,想法很理想,現實很骨感。崇禎十七年二月,起義軍攻佔了河南北部的安陽,接著又攻佔山西大同、固關,隨時可以北進,直攻京城,也有可能由北方進入居庸關,南下入京。

崇禎預感大事不妙,為了進一步控制京城,加強都城防務,任命襄城伯李國珍為京城的總指揮, 駐京部隊的指揮、調動,甚至內外城門的啟閉,他都有權過問,職務相當於現在的城防司令。

崇禎又把主力部隊派往河北正定、保定一帶,以及居庸關駐守,期望能夠阻擋起義軍對京城的進攻。這樣一來,北京防務空虛,守城的主力不過“太監數萬人”而巳。

此時,大學士李建泰又舊話重提,請求遷都南京。崇禎把這個奏摺念給滿朝文武大臣聽,公開表示了“國君死社稷”的決心。皇上的固執己見,再次把大明王朝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虛無縹緲的幻想上。

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攻克居庸關,守將唐通等投降。此時,崇禎手上已無可用的大將,吳三桂雖然鎮守山海關,但是他哪敢回來救駕呢?

想當年(崇禎二年),皇太極的後金隊伍兵臨京城時,鎮守遼東的袁崇煥毫不猶豫,帶領一支兵馬晝夜不停、返身護主,不料被生性多疑的崇禎以“謀反”、“欺君”等罪名,凌遲處死了,寒了眾多武將的愛國之心。

此時,崇禎只能孤獨地面對起義軍了。當初殺袁崇煥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他今天的命運。崇禎終於想到了逃跑,求生欲以及對大明江山的不捨,早已把“國君死社稷”的鏗鏘誓言丟到九霄雲外了。

京城的幾道城門緊緊關閉,要出去得找有關官員傳令開城。崇禎領著幾名太監出宮,去找“城防司令”李國楨。不料,他並沒有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此時正在家裡演戲作樂。

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崇禎返回身兒又去找太監王承恩,八天前他被皇上提拔為“提督城守”,也可以喚開城門讓皇帝趁亂溜走,但王承恩對“陛下”亂中出城感到擔心,說:“出恐受辱於賊!”

這個王承恩忠心耿耿,但也過於小心謹慎了。如果崇禎不出城一定是死的話,那麼為啥不試試闖出去呢?也許還有一線生還的機會,大明江山還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希望。

崇禎猶豫了,優柔寡斷一直是他最大的缺點。如果說,崇禎先後兩次拒絕南遷都城的建議,已經錯過了兩次逃命的機會,那麼這次的猶豫則徹底終結了他的生命。

崇禎也感覺王承恩說的有理,認為出逃為時已晚,死了出走的心,在新建成的壽皇亭前自縊身亡!

以上是“老內監”講述的親身見聞。

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明史紀事本末·甲申之變》裡,也印證了上述的說法。

三月十八日晚間,朱由檢(崇禎)帶領王承恩到南宮,在萬歲山“望烽火熄滅,徘徊逾時”。返回乾清宮後,命太監將三個太子分別送往外戚周奎等府中避藏,然後賜死皇后、貴妃,砍傷公主,手刃妃嬪。

崇禎手持三眼槍,帶領“騎而持斧”的內監數十人,奔向東華門。守城人認不出皇帝,“疑有內變,施矢石相向”。迫不得已,只好回頭去找鎮守齊華門的朱純臣,也沒有得逞。最後奔到安定門,城門同樣喚不開。這時,天已經快要亮了。

崇禎趁夜出走的願望幻滅了!他窮途末路,不得已“登萬歲之壽皇亭自經……承恩對縊。”

崇禎錯過三次逃命機會,最後“殉國”實屬無奈


崇禎臨死前,仍認為“諸臣誤朕”以至亡國亡身,不從自身尋找任何失敗的原因,實在是糊塗昏庸,死不足惜了。

這就是崇禎“殉國”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