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心法:大道至簡,產品也需要做“減法”

能從紛繁複雜的需求池中刪減,找到最有價值的需求,在正確的時間去做正確的事兒,才稱得上是產品老司機。

產品心法:大道至簡,產品也需要做“減法”

“需求減法”——產品需求設計中的大道至簡

行業內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2015年微信搖一搖正式上線後,短時間內給用戶增長帶來爆發式的效果。因為那時候微信還有幾個對手存在,比如米聊,陌陌,飛信等。

有天晚上Pony 發郵件給張小龍,大體內容是我是不是應該在搖一搖功能上增加一些功能,構建護城河以免被友商給copy 超越了。

龍哥回信說,搖一搖我們已經做到極致了,他們只要增加任何一個功能,都是額外多的,不僅不會影響我們反而讓用戶更喜歡我們的搖一搖。

上面這則故事的結果呢(微信依靠搖一搖實現了移動社交帝國的建立),證明了當減法做到極致也能制勝天下。

產品心法:大道至簡,產品也需要做“減法”

為什麼需要減法,功能實現不是越多越好麼?

龍哥的剋制,真的很厲害,維持產品初心,實現最核心的市場功能需求其實是非常困難的。

現在每日給微信提修改意見,增加功能的留言帖子都是成千上萬條,作為微信的產品經理如何處理的,唯有從產品出發,剋制功能以用戶為中心放得安心。

功能是不是越多越好,尤其在做C端產品時,可能是在作死的路上努力奔跑。

當時米聊和微信針對市場的時候,米聊新增了一個功能,發圖可以編輯繪畫的功能。當時移動QQ,就實時跟進了此項功能,在之後1個月左右就發佈了類似的功能。

當時微信產品內部也做了一次討論,是同時跟進還是繼續發力語音功能。他們調研發現,用戶在溝通過程中發送圖片時,需要編輯繪畫的可能性很小,同時在移動端處理效果也不是那麼好,同時增加了溝通的操作成本,也沒有給溝通帶來極大的改善。

最終微信沒有跟進此項功能,同時繼續研發語音發送功能,最終實現了語音在同等質量下,流量使用量最小,服務端傳送更穩定。使之在以後的社交語音溝通方式中領先一步。

再說一個例子,360的安全產品中的“一鍵”系列功能。360的產品除了以免費打開了市場,更以一系列小白操作穩固了市場地位。殺毒和系統安全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都是?的存在(非IT業),他們不關心也不需要知道,到底怎麼殺毒,怎麼保護,怎麼清理。他們只關心點哪裡,可以搞定(所以用戶都這樣,懶是人類前行的一大動力)。

所以360產品中包含了很多一鍵功能,一鍵查殺,一鍵清理,一鍵復原等等。當然這裡為360作惡也埋下了伏筆,一鍵安裝對於小白用戶非常不友好。因為一拖N式安裝,現在基本上是所有客戶端軟件標配功能了。

對於用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不要問他,而是要看怎麼用。問他就是我都要,從自己的產品定位去研究用戶最真實的需求,你會發現,大多的時候用戶要那麼多,只是貪婪的天性作怪。你提供了皇宮,他用的只是一張床。

如何做?作為產品,減法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將產品本質定位與用戶行為研究出發,得出用戶的最短關鍵路徑。

最短關鍵路線,才是減法的執行法則。最短關鍵路線,“最短”,“關鍵”2個詞就是核心。

如何確定最短關鍵路線,從功能和數據研究出發,將用戶需要的功能,放到用戶唾手可得的位置。比如PDD為什麼沒用購物車功能(原因有很多),PDD最初依靠拼團快速發展會員,一個商品以超低的價格展示,一人開團後再拉1人即可實現拼團成功。

核心路徑是什麼?進入目標商品頁,發起拼團,支付拉人(機器人成團),成功。如果增加購物車,會怎麼樣?多出一個購物車環節,同時降低拉新頻率。

那是不是可以更快成團?出現了已開團的團長列表,不用發起拼團,直接參團即可拼團操作,無需等待。同時為了減少用戶選擇困難,最多隻展示10個已開團團長信息,加速用戶決策過程。

產品心法:大道至簡,產品也需要做“減法”

數據分析關鍵路徑,比如微信手機端,一開始的時候聊天對話框底部,是沒有放表情包入口的。但是產品團隊在大量數據行為分析後發現,文字,語音,表情三者的需求等級是一樣的。於是就將表情包入口和語音,文字放入一個等級,達成了現在的底部佈局樣式。

產品心法:大道至簡,產品也需要做“減法”

這也是為什麼支付寶和微信一些地方九宮格入口功能不斷變動的原因。因為離用戶近,所以對用戶影響更大。一旦發現功能沒有給產品帶來數據提升,或者說用戶點擊率低,就需要調整切換。

所以只有掌握和提煉了某些需求的關鍵路徑,然後最大化的簡化路徑。這樣就讓用戶無感知的用的爽,一旦使用其他的產品後,就能加深對產品的喜愛。這種優化就如春風拂面,看不見但是感受的到。

產品心法:大道至簡,產品也需要做“減法”

找找你身邊的春風式產品功能,一起交流學習。

工作中如何落地

我一直強調一個事實,所有的方法論只有結合自身工作環境中去使用才有價值,也是學習或前進的方向。

產品經理群體是一個很容易出“趙括”人物,因為產品從互聯網吸取大量零碎知識,這些知識很多都是點點組合,無法成面更不會構建體系,加上自媒體的盛行,導致剛入行沒幾年的萌新們出現了自我崇拜的錯覺。沒有完整的產品生命週期歷練,不要自我陶醉那些容易上頭的事情。

新產品

一個正常的完整產品需求流程,一般來說是一個新增後減,再調整的過程。這裡不涉及到辦公流程,只說思路,在產品立項之後,首先要思考產品的核心功能和目的,然後將所有可以涉及的功能全部列出,並對比友商或目標競品,竟可能思維風暴所有功能。

其次,規劃第一期產品功能,比如微信早期的功能,就是社交IM,提供好友和語音聊天為主的APP,沒有搖一搖,沒有紅包,沒有公眾號等等。從N多的功能中,簡化出核心功能閉環。

淘寶上線時的功能,UI界面就不說了,比較多年之前。支付當時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國內的信用卡普及率太低,銀行卡支付超級麻煩,才有了後來的支付寶,但是這不影響淘寶早期上線。簡化其實產品上線的關鍵的一步,2個原則一是產品初心(印證過的需求),二是功能最簡化閉環流程。 只要達到這2個原則,理論上產品就可以上線推廣,後面的交給市場來優化。

調整迭代過程,只要產品沒有死亡,迭代不至。在核心功能上線後,不斷嘗試迭代功能提供產品市場份額,實現用戶存留目的。

功能迭代

在大多數的產品工作中,我們做的是優化迭代現有產品,實現功能優化,市場拓展,或者變現能力更強等等方向。

我們如何優化迭代,不斷的堆砌功能,我感覺友商A這個功能不錯借來用用,B那個也還好,學習學習。最終的結果就是失敗的產品名單上多了一條記錄。

QQ音樂有段時間發展遭遇瓶頸,市場份額幾乎不動,QQ音樂的產品團隊就開始嘗試了不同的辦法沒有太大起色,於是開始分析行為數據,發現好多用戶進入界面後,開始不停的切換點擊歌曲類目等等篩選項,發現他們幾乎沒有太明確的聽歌取向。

於是他們又嘗試的添加了一個隨便聽聽功能(現在的猜你喜歡),結果這個功能上線後,轉化了大量用戶以及APP的存留時間。這步操作的核心是簡化了部分用戶的聽歌流程,打開應用,隨便聽聽就隨便聽聽了~~

一個很小的簡化和優化可能就會巨大的市場變化。這就是極致減法的產品優化思路。

有時候大道至簡,可能真的這樣。

作者:閒聊產品;公眾號:chatpm 閒聊產品

本文由 @閒聊產品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