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鄉村,仍然存在“減法”

格致原名趙豔萍,生於吉林,她的作品《減法》曾獲《人民文學》年度散文獎。

《減法》主要描述了“我”的成長過程,從小學到師範學校,一路求學,身邊的夥伴數量不斷減少,從最初的27人到最後只剩一人。

《減法》為讀者展現了那時的農村和農村教育,在邁向現代文明的過程中,有一些人走得滿了些,可能會掉隊。這種情況,到今日,恐怕還沒有徹底改變。

格致《減法》|如今的鄉村,仍然存在“減法”

1.被減去的不是學生,而是希望

作品中的主要線索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同學的數量越來越少。剛讀書時,有27名同學,小學三年級便有兩位同學輟學。

四年級時,四個同學因為偷錢買冰棍,而被公開批評,輟學。沒有人關心他們幼小的心靈,沒有人問他們為何去偷。

其實,四個孩子中,有三個從未在夏天見過冰。對於他們來說,物質匱乏所引發的饞已完全大於偷帶來的羞辱感。

六年級時,一個女同學因為生理期,“座椅成了滴水的屋簷”。她被同學嘲笑,離開了學校,早早嫁人。

那時的父母不會給孩子講授生理知識,男孩和女孩都不懂。到了年齡,女孩只能去猜自己到底是怎麼了,面對別人的嘲笑,還以為身體受傷,以為自己不潔,小小年紀,承擔了無限的恐懼。

到中學時,只剩10名同學,初三時,只剩“我”自己。

雖然“我”也經歷著和其他同學一樣的生理期的尷尬,危險的鐵軌,走夜路時奇怪的男人,但是因為成績實在是太好了,於是堅持下來。

不斷從身邊消失的同學,就是格致所做的減法。那些被減去的同學,在文中只是一個數字,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抹殺了一種希望。

社會整體在向前邁進,但是仍有一些人落在後面。他們可能想跟上腳步,卻因為各種原因而被減去。

掉隊之後的命數是固定的,種地,放牧,結婚,生子,重複上一代人的生活。那些能堅持下來的人未來才會有多種可能。

《鄉土中國》的作者費孝通先生曾說,“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這句話或許絕對,但是放在鄉村環境中,習慣與經驗確實阻礙著更多人走出去。

有些人耕種一輩子,將父母傳下來的耕種與生活技能又傳授給子孫,只要能吃飽喝足,能養家餬口,足矣。沒有額外資金去支持教育。於是,教育,在農村的家庭中,在格致的作品下,成為最被忽視的部分。

格致《減法》|如今的鄉村,仍然存在“減法”

2.作為最後的名額,也未得完美

作為最後剩下的“我”,也未能如願去考一所大學。雖然初中時“我”全年級第一名,但是“我”沒有去讀高中,而是考入師範。

母親說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大學,但是小小的“我”明白,鍋比讀書更重要,為了能夠免費,為了保住一家人的飯鍋,“我”決定去師範報到。

“我”不用帶錢,只帶了衣服還有戶口。

“我的戶口被我從父母的泥土裡用力拔出,尋到了新的落腳的地方。”

父母盼著兒女能夠走出農村,出人頭地,並不是為光宗耀祖,而是期盼子女能擺脫土地,過上好日子。把戶口從村裡遷走,好像就從形式上預示著離開農村,奔向了現代文明。

儘管“我”如此優秀,儘管父母對讀書表示支持,但是“我”也沒能讀上夢寐以求的大學。

從兒時最初入學的27人,到最後唯一剩下的這一人,也沒能獲得完美的結局。這並不是因為不努力,而是囿於環境與物質的影響,在妥協於掙扎之中,做出的最佳選擇。

我們無法判斷,倘若格致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中,倘若她如願讀了大學,她的一生會不會比現在更好。

生活無法假設,歷史從不回頭。能成為最後被剩下的人,恐怕已經心懷感激。格致的那些同學如今怎樣,文中沒有提及,我們也無法判斷。想來,都應在為生活奔波。

他們或許仍在農村守護土地,也許已經湧入城市,成為某個崗位上的一員。他們的子女後代如何,成為留守兒童,還是在城市中讀著借讀學校,都未可知。

土地的確可以繁衍出一代又一代的人,這些人可以自給自足,但是如果不能接受教育,不能向文明多跨越一步,這種繁衍只能是重複、停滯不前。他們不會被時代拋棄,但是很容易被置於逼仄的角落。

格致《減法》|如今的鄉村,仍然存在“減法”

3.今日的鄉村,仍值得更多關注

雖然,今日的鄉村,離格致所描述的時代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是有些地區仍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有所改變的地區也面臨新的問題。

鄉村以及鄉村的教育,仍然值得廣泛關注。雖然現代普及義務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地區的孩子讀不到九年就離開學校。

因為環境使然,他們的教育條件糟糕,他們對教育的認識也受侷限。雖然現在互聯網普及,但是並沒有教會鄉村的孩子電腦使用的技能,反而是教會了他們使用手機觀看小視頻、打網絡遊戲。

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來到城市謀生,能多賺取收入,提升家庭的物質水平,但是,他們的教育誰來負責呢?格致所寫的《減法》,至今仍在上演。

最近都在討論李子柒,在關心她是否能代表中國文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她代表了文化,但是她並不能代表整個的鄉村。她所拍攝的是經過剪切的鏡頭。真正的農村並沒有那麼多詩意和美好,僅僅是去戶外的洗手間這一項,就會難倒很多人。

當然,應該看到進步。畢竟,現在義務教育不需要學費,整個社會的教育水平在提高,人們對讀書越來越重視。

有評論稱,《減法》表現了一種珍貴的新散文精神:從個人經驗出發,真摯、執著地探索公共經驗,探索真正迫切的心靈和思想疑難。

這種探索是真實的,也是有意義的。因為文章離不開生活,文中所表現的思索又會回到生活。《減法》所描述的現象,如今仍給人思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