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國貿:7人小公司成中國上市公司50強

的確,回想這40年的特區發展,很多人的命運都為之改寫,而伴隨特區一路成長的還有許許多多的企業。40年前,當7位員工在鷺江道外貿大廈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裡辦公時,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40年後的廈門國貿會發展成為年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的中國50強上市公司,並作為核心成員企業,助力國貿控股集團從2017年開始,連續4年蟬聯世界500強。21日,我們就來聽聽國貿和廈門經濟特區之間的故事。

40年前的1980年12月,沒有鑼鼓喧天的成立儀式,廈門國貿前身——廈門經濟特區國際貿易信託公司誕生,首批7位員工開啟了公司艱苦奮鬥的發展歷程。幾把椅子、兩部自行車和借來的辦公室,就成了國貿最初的所有資產。公司成立之初,市裡只給政策,所有的資金都要靠自己籌措。更重要的是,在當時專業外貿公司一統天下的時代,國貿作為地方外貿公司想要在夾縫中求發展,只能靠自己“闖”。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經理 高墀文:當時廈門的外貿只做出口,不做進口,我們是進出口一起做。那時候剛成立特區,各類商品比較緊缺,生活用品很緊張,所以我們第一桶金就是做雨傘,賣雨傘,一進來馬上銷掉,後來進來(進口)的日用品不光是本市銷,全國各地都想要來買。

這“第一桶金”讓國貿人的創業熱情更加高漲。1986年,廈門國貿出口創匯581萬美元,在當時廈門的出口創匯企業中排名第一。而後,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發展,國貿也有了敢於創新和更加開放的姿態。上世紀90年代初,國貿在考察香港和深圳證券市場後,決定在廈門地區發行2億股法人股。消息一傳出,廈門市民蜂擁而至,通宵排著長隊買股票,最終國貿募集了4億元資金。

當大家每天都盼著手裡的股票能換錢的時候,國貿卻在艱難地研究如何才能成功上市。歷經了4年波折,1996年,廈門國貿終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了,為國貿股東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常務副總經理 高墀文:終於上市當然很高興,更重要的是廈門人很高興,一股就賺二十幾塊,一千股就好幾萬塊,所以大家高興。

伴隨著特區的一路成長,國貿也在加速奔跑。從特區第一批地方外貿公司、創辦特區第一批境外企業,到成為廈門首家出口創匯超一億美元的企業,再到第一批實現上市,最早開展對臺貿易……在改革發展的浪潮中,國貿不斷髮揮特區“敢為人先、愛拼會贏”的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率先。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 高少鏞:國貿40年的發展應該說是特區精神的一種體現,特區精神體現在開拓創新,拓荒精神和孺子牛的精神,我想正是這種精神也激勵著國貿40年的快速的發展。

40年間,國貿股份也隨著廈門改革開放的腳步,深耕供應鏈管理、房地產經營、金融服務、戰略投資四大板塊。同時積極服務特區建設,推動一批帶動型、龍頭型重大項目、優質項目落戶廈門,實現招大引強新突破。40年來,國貿的年營業規模從最初的675.5萬元發展到去年超2000億元;年利潤總額從最初的349.1萬元增長到去年的超過33億元。

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 高少鏞:我們會繼續保持積極向上、加速奔跑的姿勢,一方面服務於廈門經濟的需要,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民生髮展的需要。

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