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著名的《石壕吏》抒發的是愛民還是愛國?何以見得?

小蠻腰視界


杜甫的《石壕吏》,抒發了他憂國愛民的家國情懷。杜甫生長於大唐,親眼目睹了大唐由盛轉衰的全過程,經歷了安史之亂所帶給百姓的深重災難。

《石壕吏》所描寫的,正是這一歷史時期百姓的遭遇。在詩中,他以深刻犀利的筆觸,揭露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殘酷無情的欺壓。

杜甫雖然痛恨統治階級的昏庸和殘暴,但他依然為了大唐的安定和繁榮恪盡職守。杜甫的這種精神,是舊時代知識分子所共有的精神操守。

一,《石壕吏》原作。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二,《石壕吏》,是杜甫以被貶之身踐行愛國之實,表達愛民之心的雙重表現。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由左拾遺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杜甫離開洛陽,經新安,石壕,潼關趕赴華州,《石壕吏》是他《三吏》中的一首,是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書寫的寫實性詩作。

杜甫作《石壕吏》時,心情是相當複雜的,他因國家的災難而奔波勞頓,他為百姓的災難所痛心疾首。在詩中,他即沒有抒發自己的感受,也沒有夾雜任何的議論評判,以寫實性的藝術手法,再現了安史之亂所帶給勞苦大眾的深重災難。

杜甫即為國憂,更為民憂,他憂國於大廈將傾,憂民於難以為生。為國、為民、為家,他帶著被貶的憤恨,依然義無反顧,孤身歷險,曉行夜宿,只為恪盡職守;他目睹親聞百姓的災難卻無能為力,只能以手中之筆,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再現百姓水深火熱般的地獄生活。這無疑是對統治階級的昏庸無能,互相傾軋,爭權奪利所帶給人民深重災難的無情鞭撻。

在諸多的詩評中,人們所忽略的重要一點是,杜甫以被貶之身,依然在為國效力,“暮投石壕村”;他目睹百姓的災難,更加義無反顧,“天明登前程”。所以說,《石壕吏》是杜甫踐行愛國之實,表達愛民之心的雙重體現。


黃土情愫


杜甫著名的《石壕吏》抒發的是愛民還是愛國?何以見得?

(原創)杜甫的巜新安史》、《石壕吏》、《潼關吏》是著名的三吏,這首《石壕吏》便是其中之一。

這首詩是杜甫從興安去潼關經過石壕村,看到村裡一家人的悲慘遭遇。石壕村在河南省陝縣(現在叫什麼縣不清楚)東七十里。作者描寫了途經石壕村夜晚投宿住在這個村裡,所看到的情景。

這首詩首先點明瞭怎麼看到這個情景的,是因為"暮投石壕村"。看到什麼呢?"有吏夜捉人"。

接著作者描述了當時的情景:"老翁踰牆走",老頭子越過圍牆逃走了,老婆婆走出門來應付抓人的官吏。這個官吏"一何怒",發出憤怒的聲音,老婆婆悲哀地哭訴:"三個兒子都去鄴城當了兵,有一個兒子託人捎來書信說,有兩個兒子都已經在戰場中戰死,我們還活著的人是湊合著過日子,生活也是艱難無望的,死了的已經永遠死去了,不可復活。家中沒有什麼人了,只剩下一個還在吃奶的孫子。孫子的媽媽倒是沒有去當兵,但是出門沒有一條完整的裙子。我這個老婆婆氣力雖然衰竭,願意跟著你們,到河陽去服役,我去了還能夠給部隊戰士當炊事員”。

老婆婆說完後,在這更深人靜時,只聽到抽泣的聲音。到天亮時老嫗跟老翁告別後就走了。

通過杜甫這首《石壕吏》,作者用自描的手法,形象地再現了縣吏深夜抓丁的殘暴。一家三個兒子都被徵去當兵,其中兩個已經戰死,老頭子看見抓兵的來了聞風而逃,老婆婆便被抓走。通過這一家人的悲慘遭遇,以及官吏抓人的兇惡和殘暴的刻畫,反映了"安史之亂"給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戰爭殘酷到抓兵不論男女老少的程度。

這首詩表現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作者對戰亂中的人民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說是"愛"也未嘗不可!同時,作者對"安史之亂"也深惡痛絕。從側面也希望國家不再動亂,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的思想。


高樓避愁


題主問的是具體到《石壕吏》這篇五言詩中作者杜甫抒發的情感,那麼我認為它主要體現的是——愛民的情感。

人民和國家不是對立的,人民是國家的組成部分。在安史之亂那個“國將不國”的特殊歷史階段,代表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利益,置人民的生死於不顧,“國”實在已經算不上什麼“國”了。

下面我談一下理由,就先從《石壕吏》所屬的三吏三別組詩開始吧!

三吏三別組詩的總體特點。

三吏三別都作於安史之亂中的公元759年。從洛陽到他正任職的華州(公元758年被肅宗派到華州作司功參軍)的路上,他一路經過新安、石壕、潼關,滿目都是老翁老嫗、征夫怨婦扭曲痛苦的面容。杜甫把自己所見所聞、親身體驗化作三吏三別組詩,忠實的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現狀。這六首詩既描寫了人民的苦難,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法排解的痛苦。

國家受外族的侵略,不反抗不能救國家的危難,要反抗就需要人民參軍抗敵。但是統治階級的無度役使,使人民在飽受外族凌辱的基礎上又加上了自己國家的內部摧殘,可謂雪上添霜,不得聊生。

三吏三別中其它詩和《石壕吏》的不同。

他愛國,他擁護朝廷。但正是這個朝廷,和平時剝削人民,國難時不僅救不了人民,還四處搜刮物資,泯滅人性的奴役人民。所以,在《石壕吏》中他已經做不到再為統治階級遮遮掩掩了,實實在在的揭露和痛斥了出來。

我們來看《新安吏》中的這一段: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前面杜甫描寫的新安因為人少,成年丁壯不夠數,就徵用了一批孩子。但是我們引用的這一小節,就是杜甫在為這件事的殘酷開脫:屯軍只在很近的洛陽,工作不是很重,王師對於士兵很體恤,大將軍郭子儀就像父兄一樣友善……

在《新婚別》中,新婚的妻子痛苦的別離丈夫時,還不忘勉勵他:“毋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他想的很周到,他極愛人民又愛國家,他要為雙方說話。

同樣的情況在《石壕吏》之外的幾篇中都有所體現,我們就不去一一舉例了。

總體上,他總是在綜合的考量眼前的一切。努力平衡著人民和國家利益在此時體現出矛盾。

然而,《石壕吏》終於失去了這個平衡……

《石壕吏》不再為統治階級找任何開脫的理由。

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了《石壕吏》,中國人幾乎人盡能誦。如果能你可以,咱們就開始背誦吧: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在親眼目睹了官府差吏的殘酷和老婦一家悽慘的現狀後,杜甫終於什麼也沒有辯解。對於統治階級,他實在是無語了。

誠然,杜甫的一生是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的。但是,《石壕吏》卻比較特殊,它通過對於客觀現實的忠實記錄,強烈的表明了自己對於身處水深火熱中的底層人民的同情,和對於統治階級殘忍役使人民的失望。這一次,他沒再為統治階級找理由,只表明了愛民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