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提倡家庭教育要溫柔化

很多家長認為在孩子不聽話時,用吼叫方式最簡單粗暴,能夠直接起到教育孩子、警示孩子的作用。不可否認,在教育孩子時,某個特定的時段,家長以這種方式往往會比輕聲細語管用。但如果長時間以這種方式教育,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

為什麼越來越提倡家庭教育要溫柔化

1、行動服從,心不服

當家長對孩子吼叫的時候,孩子一般的表現是做出或服從或反抗的反應。如果孩子服從了,家長會立刻嚐到吼叫教育的“甜頭”,在今後的生活,會加大使用這種教育方式的強度。但家長可能從來沒有思考過,即便是孩子行為上服從了,他們的內心是否真正服從了呢?如果他口服心不服的話又該怎麼辦?等孩子到了“忍無可忍”那一天的時候,他往往會用更強烈的方式給父母以突然反擊,以此來表達內心積蓄已久的不滿。

如果此時家長還沒有意識到教育上的問題,不懂得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懂得和孩子坐下來平等溝通,那麼在之後的教育過程中,類似的問題會層出不窮,孩子也就“名正言順”地進入逆反期。更為可怕的是,孩子的反叛情緒還有可能會傷及其他人,如親人、朋友、同學等,從而成為別人眼中的“壞孩子”。

為什麼越來越提倡家庭教育要溫柔化

2、性格變得懦弱了

有些孩子為了避免聽到家長的再次吼叫,而戰戰兢兢地生活,什麼事情都不敢去觸碰。孩子不會主動去嘗試新鮮的事物,更不會積極主動地去迎接挑戰,他會因為害怕遭到家長的斥責而不敢積極主動的去嘗試、去行動,從而逐漸變得膽怯和懦弱,最後成長為一個懦弱、不敢承擔責任的人。所以說,用吼叫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很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走向極端,不是變成叛逆者就是成為生活中的懦夫。

所以孩子的成長道路需要他自己去走,家長不要因為自己的不正確教育方式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要善於吸收科學的教育理念。我相信用柔聲細語才能更好的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為什麼越來越提倡家庭教育要溫柔化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的順利進行少不了家庭教育的配合和輔助,而家長往往又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引導者,一個好家長可以勝過一個好老師。

客觀地說,孩子入學之後,獨立生活的空間變大,開始出現一些需要他獨自面對、解決的問題,比如和同學之間的摩擦、學習上的困難等。此時,除了學校老師的幫助外,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的安慰和引導。如果家長做不到心平氣和地對孩子加以安撫,反而對孩子吼叫,那麼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失敗感,還會降低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地位。所以說,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好家長一定要懂得做好引導和教育工作。

如果孩子在學校做錯了事情被批評過,回到家後,肯定會很不開心,這時最需要就是父母的安慰,即便是自己真的做錯了,他也希望家長能夠理解自己,這時做家長的首先要詢問孩子事發經過,看到底誰對誰錯,好好跟孩子講解做錯的地方,老師批評的原因。而不是孩子做錯了事,就喋喋不休地大聲斥責孩子,他一定會感到十分無助和傷心,會因不被理解而更加難受。所以,此時家長可以用自己溫柔的語言來表達對孩子的理解,這不僅能夠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能夠化解孩子內心的挫敗感。

這個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也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也許家長有時真的無法控制住情緒,無法做到不吼叫。但是,只要家長們有這個意識,不斷地去鼓勵自己、激勵孩子,那麼吼叫的頻率就會降低,孩子的性格也會逐漸變好。當然,隨著家長們教育方式的轉變,孩子也會逐漸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總有一天,家長們會發現這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