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60萬vs高校教師,要是你會如何選?工作不等於一切…

休息一天,聊個輕鬆點的話題,關於一個人工作及生活規劃的。

前幾天發了條動態給大家分享了一個水木的熱帖,一位博士放棄騰訊高薪,選擇去二線城市當教師。

先給你們先看下原帖。

年薪60萬vs高校教師,要是你會如何選?工作不等於一切…

我當時對這事的態度是:

工作穩定vs錢多到底哪個重要,會隨著歲數的增長而變化的。一個人25歲、35歲、45歲時,看這事的想法都不一樣。

人生不止工作、還有生活,為了生活質量放棄高薪有何不可?

後來我發現我的讀者們對這事爭論挺多的,有人支持帖子中主角的做法,覺得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

年薪60萬vs高校教師,要是你會如何選?工作不等於一切…

年薪60萬vs高校教師,要是你會如何選?工作不等於一切…

也有人覺得他傻,不如多奮鬥幾年、攢幾年錢再辭職的:

年薪60萬vs高校教師,要是你會如何選?工作不等於一切…

年薪60萬vs高校教師,要是你會如何選?工作不等於一切…

可以說是什麼想法都有,不知道你們怎麼看。



我是覺得如果一個人的家庭條件支持自己做出選擇的話,放棄高薪而進入體制內、迴歸生活,這個選擇並不差。

另外一點,教書育人的本質也比給資本家打工賣命要有意義,所以我很支持帖子中那個主角的做法。

我並不是說大廠不好,但996的工作強度不是適合每個人的,而且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人到中年、結婚生子以後,就無法堅持高強度的工作了。

咱們必須得承認,大多數人都只是平凡的,當你在企業的上升空間達到瓶頸、且工作能力下滑後,一定會面臨“被下崗”的壓力,因為沒有哪個企業是做慈善的。

再說個很扎心的話:996的加班費為零。

年薪60萬vs高校教師,要是你會如何選?工作不等於一切…

我想了想,之所以很多年輕人覺得年輕就該有上進心、多拼搏,是因為很多年輕人精力充沛,被企業家們打過雞血後,就覺得自己未來無限可能了…

其實歲數大了以後都會發現,所謂的“努力工作、和企業共同進步”,不過是自己臆想出來的,給企業打工的本質就是以自己的勞動力換取合適的報酬,“性價比”才是工作要考慮的核心要素。



當然,很多的朋友別無選擇,必須要為了自己的未來拼搏,選擇工作強度大的工作,而沒辦法求穩,那我也給你們一些建議。

  1. 早點想好了自己想要什麼,比如說5年內目標是收入多少、攢多少錢、多久能買房,這是重中之重;
  2. 再去想怎麼實現自己的目標,做好詳細的計劃;
  3. 提前規劃好自己沒達到既定目標時的退路。

這些問題越早思考越好,如果都沒想好,那就趁早改變下自己對生活、對工作的態度,別覺得這些問題很現實,年輕時不用考慮。

為什麼說這些事?因為我發現很多人來一線城市打拼,根本就不是來奮鬥的,而只是來逃避的。

以我身邊的朋友們舉例,有些人在北京渾渾噩噩混了5、6年,最後又回到二三線城市去了,到那時才發現,原來人家最初在小城市發展的,都早已結婚生子、家庭美滿了,而自己這幾年,也沒攢下什麼錢,還不如早早就離開一線城市。

點到為止,不和大家多聊這話題了,感覺越說越扎心……

喜歡的朋友點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