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水滸傳》中的高俅,再看看歷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水滸傳》中最大反派人物非高俅不可,只因養子看中林沖的妻子便設白虎堂圈套,因與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有仇便逼迫其帶著老母親逃亡,最後更是施展手段毒死宋江。但在真正的歷史中,高俅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

《水滸傳》中的高俅:

看看《水滸傳》中的高俅,再看看歷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幫閒”身份不一般

在《水滸傳》中,高俅初期遊手好閒,因為沒有成家立業的能力便跑到東京(首都)討生活,成為一名“幫閒”。不過幫閒可不是誰都能當的,古代幫閒有兩種,一種是極會鑽營關係,成為捕快下屬幫閒,平時幫捕快差役們四處徵稅等,談不上高大上,只是一種營生的手段。另一種是以文人的身份成為大官僚、貴族、富商的幫閒,平日裡與僱主下棋唸書,陪人畫畫或飲酒作樂。高俅就是第二種“幫閒”,六位僱主依次為:鄉下土財主家的兒子、城裡開賭坊的老闆、開藥鋪的老闆、蘇軾蘇東坡、當朝駙馬、端王。

看看《水滸傳》中的高俅,再看看歷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公報私仇手段狠辣

高俅憑藉幫閒身份一路高升,很快在朝中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權力的快速膨脹讓高俅的自信心也隨之膨脹,終於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壞官”。當上太尉的第一天,高俅便拿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出氣,只因王進的父親曾打過他。兒子高衙內調戲林沖妻子,高衙內知道後卻不去訓斥,而是擔心兒子被林沖害了性命,索性直接對林沖下手。對王進下手是公報私仇,對下屬林沖的手段更顯狠辣。

看看《水滸傳》中的高俅,再看看歷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言而無信偽君子

因兄弟身死梁山泊,高俅在朝中鼓吹剿匪。拋開對梁山好漢的尊崇,此時的高俅算是做了件好事。隨後高俅被擒上山,發誓答應宋江會將他們招安,之前所做之事既往不咎。然而下山之後他卻背信棄義,招安是假,一網打盡是真。在他“假招安,真剿匪”的手段下,梁山泊灰飛煙滅。如此言而無信的做法,搭配其在朝中大義凜然的君子形象,活脫脫的偽君子作風。

歷史上真正的高俅:

看看《水滸傳》中的高俅,再看看歷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歷史上真正的高俅出生於河南開封,曾做過蘇軾蘇東坡的書童,一手好字畫令人歎為觀止,因此曾被蘇東坡引薦給王爺。之後高俅參軍征討四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頗受宋徽宗賞識,因此討得官身。做官之後高俅顯露出其出色的踢球(蹴鞠)本領,聖眷日隆,官也做得越來越大。但他卻並沒忘本,但凡是蘇東坡家中子弟來到東京,必然招待並送上盤纏,可謂有情有義。為官之時,他顯露出高超的鑽營的技巧,但並沒有和當時的大奸臣蔡京、童貫同流合汙,算不上大清官但絕不是個壞人。若生在現在,高俅很可能是一位高情商的書法家、畫家、運動員。

為何在施耐庵的筆下,高俅如此不堪入目?

看看《水滸傳》中的高俅,再看看歷史上的高俅,差距太大了!

施耐庵從小刻苦讀書,36歲中進士開始仕途生涯,40歲時厭倦官場辭官,之後收到多次徵辟,但他選擇回到家鄉教書,直到74歲去世,而《水滸傳》正是出自於其看破官場辭官之後。施耐庵的人品毋庸置疑,絕對是一位品行高潔的文人,但他卻也有文人的通病:文人相輕。自己如此高雅之士,遠離朝堂怡然自得,高俅卻一直鑽營得到皇帝寵幸高升,豈不就是溜鬚拍馬之徒?既然如此,把他寫成什麼樣想來都不會過分了吧。就這樣,同是文人出生的高俅,只因自己過人的高情商,無辜擔上了千古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