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習變得有意義

讓學習變得有意義

課堂管理是為了避免紀律問題,而不是懲罰行為,這樣有助於兒童發展對學習的熱愛,併成為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一員。

積極的關係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惡劣的社交條件,孤立或社交失敗與腦細胞的關聯很少,來自集體或同學的長期不斷的壓力才是學校中真正的問題。

當兒童感到厭煩或索然無趣時,他們會做什麼呢?你很可能會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應對這種情況的行為。大多數孩子會發明一些行為。然而,這些具有創造性的努力,卻常常不是可接受的集體行為,教師稱之為紀律問題。

兒童出現的不適宜行為常常是不適宜的課程和教育導致的。因此,教師的期望和教學方法必須符合兒童的成熟水平。

如果我們忽視負載著情緒的問題,並試著只關注教學技巧,那麼兒童將不僅不能學習,而且可能遭受社會交往、情緒以及學業上的痛苦。有時最重要的課程正是基於有待解決的社會和情緒問題,如交朋友、與父母分離、處理沮喪或面對恐懼。

比起只關注單個學科領域的課程,兒童從整合的學習單元或課題中學到更多內容,這一觀點已被廣泛接受。整合課程提供了一種學習情境,讓學習更有意義,正如由學前教育領域的領導者們出版的課程指導方針所推薦的那樣,課程整合與兒童的參與和學習動機有關。

教師應當注重將毫無關聯的信息片段和孤立訓練基本技能的課程組織起來。因此,課題活動應該傾向於對兒童的生活具有更直接的適應性。

不論是一個主題活動,還是一個課題活動,整合課程都可以讓兒童在探索感興趣的主題的同時練習多個科目的技能,例如:讀、寫以及數學。主題本身常常包括社會學習或科學信息。伴隨著寫報告或文檔,美術、音樂和戲劇也得到了整合抑或使用。

不論學習什麼主題,兒童都能從中學到很多學科領域的內容。有時真實的使用算術來解決一個問題,比單純練習算術技巧更有用,因此,我們幫助兒童在感興趣的主題中尋找潛在的數學或者其他學科。

課題的點子也會來自教室之外。

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到學校的重要性,學校應該反映兒童真實的世界和兒童自己的經驗。學習是具有社會性和文化性的,做到這一點的一種方法是建構兒童關於課程的背景知識和經驗。另一種方法是讓兒童深入思考某個課題,將真實的材料用作探索的資源。

積極的親身實踐學習,提供對真實實踐的真實體驗,可以讓兒童更好的參與,同時把行為問題減到最少。

讓學習變得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