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前言:南詔是崛起於雲南省的古代王國,是唐朝和吐蕃爭霸時期極力拉攏的對象,在兩者之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關於南詔的歷史記載很少、也很分散。近期偶讀一本明代楊愼輯編寫的《南詔野史》,結合正史中的記載,整理出南詔的基本概況,以供大家批閱。

南詔建立

戰國時期,楚頃襄王命令莊蹻帶兵沿長江逆流而上,攻取了今貴州及雲南等地方。莊蹻準備回去稟報時,遇上秦將司馬錯率軍伐楚,道路被秦軍阻斷。於是,莊蹻返回雲南自立為王,國號滇國。

漢武帝時期,派使者到滇國,打探前往身毒國(今印度)的通道,滇王常羌問使者:“我與漢朝哪個大?”使者回朝時,向漢武帝轉述了這句話,武帝非常生氣。於是,漢武帝冊封滇國旁邊的白崖首領仁果為王,建立白子國,來牽制滇國。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出兵征討西南地區,滇王拱手投降。

《史記 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 "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天子注意焉。


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西漢初期,滇國示意圖


三國時期,諸葛亮率軍南征,平定孟獲之亂後,封白子國王室後裔龍佑那為酋長,賜姓張氏,在白崖建造寧城,號稱建寧國。唐朝建立後,建寧國國王張樂進求(感覺名字好隨意)進京朝覲,被唐太宗冊封為首領大將軍。這位首領大將軍只有一個女兒,於是在年老的時候傳位於女婿細奴羅。細奴羅掌權後,建立蒙舍詔。蒙舍詔在幾個詔國南邊,因此又被稱為南詔。(細奴羅姓蒙,以下均省略)

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諸葛亮七擒孟獲蠟像


南詔依附唐朝時期

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32歲的細奴羅自立為王,建立南詔(早期叫蒙舍詔,後期叫南詔,這裡統稱為南詔)。653年,細奴羅派兒子邏盛炎代表自己進京朝覲,唐高宗冊封細奴羅為巍州刺史。此時,大勃弄酋長楊承顚攻打唐朝的麻州。唐王朝命令郞州總管趙孝祖領兵討伐。趙孝祖進軍大勃弄,擒獲酋長楊承顚,在此設置匡州,管理勃弄、匡州二縣。

巍州:今雲南大理州巍山縣

麻州:今雲南曲靖市馬龍區

大勃弄:今雲南大理市

712年,姚州酋長叛唐依附吐蕃,唐玄宗命令御史李知古領兵討伐,並在此建城設州縣。姚州酋長引土蕃兵攻打李知古,李知古死後,除南詔之外,其它幾詔均依附吐蕃。唐玄宗為了安撫南詔,冊封南詔首領盛邏皮為臺登郡王,設官徵商稅。

姚州:今雲南楚雄州姚安縣

730年,雄心勃勃的南詔首領皮邏閣準備滅掉其它五詔,稱霸雲南。他通過劍南節度使王昱轉奏唐玄宗,表示要一統六詔,永遠歸附唐朝。唐玄宗出於牽制吐蕃的考慮,特准此奏。

皮邏閣建起一座供奉祖先的雄偉祠堂,派人通知五詔首領前來祭祖,信上說:“六月二十四日乃星迴節,當祭祖,不赴者罪。”此時的六詔雖然有依附唐朝和吐蕃的,但傳說他們是一個祖先,他們之間又有聯姻,所以六詔之間並沒有太大的矛盾衝突。邆賧詔、施浪詔、浪穹詔、蒙嶲詔的首領接到信後都按時到達,越析詔首領因路途遙遠,沒按時到達。

二十四日,皮邏閣和其它四詔首領祭拜完祖先,便開懷暢飲。等四詔首領喝得爛醉如泥、躺倒地上睡著的時候,皮邏閣命人放火燒之。皮邏閣滅了四詔首領之後,又安頓四詔的家眷,把她們都接到南詔來生活,脅迫她們歸依南詔。皮邏閣吞併四詔的行徑,激起吐蕃的不滿,吐蕃派大軍攻打,皮邏閣聯手唐軍擊敗吐蕃大軍。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邏閣因破吐蕃有功,唐玄宗特召他入朝覲見,冊封他為雲南王、越國公,開府儀同三司。唐玄宗又冊封皮邏閣之子閣邏鳳為右領軍衛大將軍兼陽瓜州刺史,後又加封上柱國軍銜。741年,皮邏閣遷居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立龍首(今上關鎮)、龍尾(今下關鎮)二關。又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開建羊苴哶城(今大理古城),後來定都此地。

《南詔野史》:“彩雲現於龍興和鄉,縣在雲之南,故名雲南”。古云南縣在今雲南大理州祥雲縣一帶


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大理古城


南詔與唐朝反目成仇

南詔統一六詔之後,不甘於做唐朝的藩鎮;而唐朝的官員對南詔國王也禮數不周。唐朝和南詔的矛盾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748年,閣邏鳳繼位,唐玄宗冊封其為雲南王,並把陽瓜州劃歸南詔管轄。

750年,閣邏鳳和妻子前去拜會都督李宓,太守張虔陀索賄不成,辱罵閣邏鳳隨行女眷。閣邏鳳大怒,起兵攻打張虔陀,奪取姚州,接著又攻下唐朝三十二個州縣。

751年,唐玄宗命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領兵八萬征討南詔。閣邏鳳向劍南節度使遞信,表示願意歸降。這位靠著奸相楊國忠的舉薦當上節度使的大人,非常渴望證明自己的能力,於是果斷拒絕了閣邏鳳的請降,兵分三路進軍南詔。

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唐玄宗畫像


閣邏鳳看到唐朝大軍壓境,自己心裡也很慌張,再次向劍南節度使遞信,表示唐軍再進攻的話,南詔就投靠吐蕃。節度使置之不理,繼續進攻。閣邏鳳巧妙利用地形優勢,擊潰唐軍,此戰唐軍死傷近六萬人。吐蕃得到消息後高興壞了,急忙送大批禮品給閣邏鳳,並以兄弟之國相稱,稱閣邏鳳為東帝。

南詔與唐朝決裂後,又發兵攻打安寧。754年,唐玄宗命令李宓、何履光等人,率20萬大軍再次征討雲南。唐軍逼近鄧川,閣邏鳳派一支軍隊迎戰於江口,又派一支軍隊在巴蹻山設伏,誘李宓軍隊深入,然後內外夾擊。李宓軍糧耗盡,士兵飢腸轆轆,只好退兵。閣邏鳳又派精兵追擊,唐軍全軍覆沒,李宓以身殉國。

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南詔與唐朝重歸於好

784年,南詔首領異牟尋遷居大理城,自稱日東王,改國號為大理國(通常還稱之為南詔國)。此時的南詔國疆域:東至於銅柱,東南至安南郡,南至驃國,西南至木落山,西至太石,西北至吐蕃,北至神川,東北至黔巫。

唐貞元三年(787年),異牟尋受夠了吐蕃的索求無度,通過唐將李泌向唐德宗表示願意和好,聯手切斷吐蕃的右路。唐德宗甚是高興,命令韋皋為西川節度使來處理此事。吐蕃得知消息後,怒不可遏,讓南詔送人來當人質。

唐貞元九年(793年),異牟尋上表請求跟隨西川節度使韋皋攻打吐蕃。唐德宗冊封異牟尋為雲南王,韋皋為雲南安撫使。次年,吐蕃來南詔徵兵,異牟尋將計就計,送去三千新兵,自己則率數萬大軍跟隨其後。在今麗江西北地區,突襲吐蕃營地,俘虜了吐蕃五個藩王、十多萬部眾,奪取十六座城池。隨後派人向唐朝報捷,並獻上地圖和吐蕃所給的印章,請求恢復國號南詔。唐德宗非常高興,賜異牟尋金印,印文寫:貞元冊南詔印。

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南詔鼎盛時期疆域

南詔衰亡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16歲的世隆繼位。因“世”、“隆”二字觸犯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諱,唐朝令其改名,否則不予冊封。世隆很不高興,決定不向唐朝朝貢,自立為帝,派兵攻取唐朝的烏蠻、僰、爨等地。南詔和唐朝之間的戰火重開,世隆接連攻打安南、西川、成都等州郡,唐朝處於守勢,在這些地方反覆爭奪。

世隆去世後,子隆舜繼位,改國號為大封民國。隆舜派使臣向唐朝求和,唐僖宗同意和解。879年,隆舜向唐朝請求和親,唐僖宗答應了隆舜的請求。唐僖宗命令宗正少卿李龜年來處理和親之事,把宗室之女冊封為安化公主,嫁於隆舜。隆舜是個昏聵之徒,不理政事,經常聽信讒言、誅殺部下。南詔國力衰退,手握重兵之臣蠢蠢欲動。

隆舜去世,子舜化貞繼位。舜化貞準備上書報於唐朝,王建諫言:“我國在西南邊陲,地形險要,唐朝不會來侵犯,我們為什麼要自取其辱地向唐朝上表稱臣?”於是就沒上報唐朝。5年之後,26歲的舜化貞突然去世,有人說是權臣鄭買嗣殺死的。舜化貞有個8個月大的兒子,鄭買嗣抱著太子臨朝,在背地裡對其下毒手,第二天,這個孩子就離世了。舜化貞的妻子質疑鄭買嗣,鄭買嗣怕事情暴露,帶兵將南詔國國王的800多口宗親全部殺掉。

隨後,鄭買嗣篡權自立,南詔國滅亡。

附《南詔國王世系表》

世系圖說歷史:依據眾多史料,還原完整的南詔國


參考文獻:

《史記》【漢】司馬遷

《新唐書》【宋】歐陽修

《南詔野史》【明】楊愼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