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哭花了!”這才是後浪

江山輩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前幾天是五四青年節,今天來侃侃青年的擔當。青年的擔當是怎樣的?肯定不限於學生時代的“妙手著文章”,還要“鐵肩擔道義”

青年擔當的是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而有理想、有本領作為基礎,有擔當就上了一個檯面的昇華。

一位九零後快遞小哥汪勇就貼切地表現了上述對青年的描述。

《後浪的擔當》|“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哭花了!”這才是後浪

對汪勇的採訪視頻中一幕


他是疫情期間仍工作於“重災區”的快遞員。在第一次猶豫的接下單後,他義無反顧地開始了蛻變,他由快遞員化身為援漢醫療人員的“大管家”(專車司機),七十多個日夜無償接送那些白衣天使由酒店到醫院、再由醫院到酒店。

他還關注到醫護人員苦難棘手的用餐問題。又憑藉著一己之力說服了Today便利店的老總,答應其免費提供盒飯,汪勇披星戴月地奔波,就是為了——

在事後有記者採訪他。他說不為了什麼,就是為這些不容易的醫護隊員的生活質量做保障,也是為了大家吧!

《後浪的擔當》|“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哭花了!”這才是後浪

滴滴成立京城醫療保障車隊


汪勇其實也是一名90後,曾經70、80後們感慨後人們一代不如一代。但在時代發展中,當代青年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謂“鐵肩擔道義”,在國家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時,誰曾想到這其中也有青年們前赴後繼的優秀作為。他們的擔當是無限的、無私的,但青年確實也需要這些擔當!

“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就花了!”

記得在央視記者同馳漢醫護人員採訪時,記者數次梗咽,來馳援武漢的醫護們,大多是其他省份年輕有為的優秀青年,他們擔負著扛過這場世紀之難的重任,絲毫不敢懈怠。我記憶最深刻也最心酸的一句話是,一個江蘇的女孩兒抗拒著,眼睛裡滿是愁緒著哭喊著:“別採訪了!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哭花了。”

《後浪的擔當》|“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哭花了!”這才是後浪

那位善良的女醫護

正值青春,為抗疫削去頭髮

還有一例子,對於年輕的女性來說,為了抗疫需要,剪去心愛的長髮,這無疑也是一種犧牲。“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因為太多的壯志才會有犧牲,但這正是這種勇於犧牲的精神才令天地翻地覆換一副新顏。

《後浪的擔當》|“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哭花了!”這才是後浪

深圳市三醫院女醫護人員剪去長髮


由此可見,同是人類,那些有擔當的青年放下了個人的情感,有的已經半年沒回過家。但肩上的重任催促著他們趕緊放下對待局面“無關緊要”的東西。而那些是青年們難以割捨的正是親情和溫暖。

後浪的擔當

這些都是後浪的擔當。當70、80年代的青年,大師的後浪成為前浪已赴沙灘時,後浪看到了前浪的艱難困苦,但他們依然選擇奮勇向前,還肩扛著全球人民安康的責任。

因為這些後浪,世人會更愛中國;因為這些後浪,這世上的小說、音樂、電影所表現的,就不再是憂傷迷茫,而是勇敢、無私無畏,特別的富有擔當。一直到最後帶著奮鬥果實領獎時,他們的肩上仍然未放鬆。

《後浪的擔當》|“我不能哭!不然護目鏡哭花了!”這才是後浪

bilibili 何冰《後浪》演講


奔湧吧,後浪!在這條同舟共濟的河流上,你們載舟,載國,載世界,那麼的擔當!

擬文、編輯|知書live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