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的商品管理框架2——商品管理的核心指标

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旗手药店商学院。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将正式进入10节商品管理课和8节商品运营课的学习,今天的课程非常的简单,只有一张PPT,但是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我衡量我们商品管理工作成绩的依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课程的题目:《商品管理的核心指标》。

从事管理工作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简单、有效地做好某一项工作,最好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指标,如果这项工作是你自己亲自去完成的,这样一个指标可以帮助你简化工作,排除工作中的一些杂音,让你更专注,如果这项工作还不是由你自己亲自去完成的时候,你更需要这样一个指标来客观评价他人的工作成果,从而督促他人更好的集中资源以达成工作目标。同样的,商品管理这样一项工作,也需要一个这样的指标,我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也用过很多的指来评价你自己或下属的商品管理工作成效。

在讲这样一个指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商品管理的两个主要问题,分别是缺货和积压,因此呢,相应的,我们要衡量缺货和积压的程度,于是就有了两个商品管理方面的指标,分别是商品满足率周转天数。这两个指标,我相信从事商品工作的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但我们今天讲这两个指标,可能与你平时接触的有一点点不同。

先来说商品满足率,或者有些人用缺货率,1-商品满足率就等于缺货率,两个的指标背后的意义是一样的,我们就用商品满足率来阐述了。大家平时用的商品满足率是怎么计算的呢?记得我一次作为一个嘉宾参加一个论坛,论坛上有个人提问说,“肖总,我们的商品满足率很低,只有5-60%,请问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我当时一听,5-50%,这个缺货是有点厉害了,但我还是觉得有点蹊跷,于是我就问他,你这个缺货率是怎么算的?他告诉我说,用有库存的品规数/半年内动销的品规数算的,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我问,那你用一年的动销品规数做分母,你的商品满足率岂不是有4-50%就不错了?大家看出问题在哪里没有?是的,商品满足率这个指标,大家都知道,但是绝大部分人却一直不知道它的正确的计算方式,而且我可以告诉大家,平时绝大部分公司算的商品满足率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大家看出问题来没有,问题出在你的分母。你用动销品规数做分母,这个数据是一个不确定的数据,半年动销的肯定多于3个月动销的,一年动销的肯定超过半年动销的,所以你的取值不同,你得出的满足率是不同的,这个满足率就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了。那么正确的商品满足率应该是怎么计算的呢,大家看一下我这里的商品满足率的计算方式。目录商品有库存的品规数/目录商品总品规数。后面的课程里,我会详细跟大家介绍什么是目录商品,以及如何制作你的公司的目录商品,今天简单地说,就是你经营商品的清单,我们女孩子618、双11来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购物清单,那是你要买的东西的清单,而目录商品就是你要卖的商品的清单,尽管这个清单也会经常根据顾客的需要来做一些变动调整,但相对某一个时间点来说,是确定的,在这个时间点计算出来的商品满足率也是确定的,我们再来看分子,是“目录商品有库存数”,注意非目录商品是不计分子的,某个商品因为顾客需求的变化,或者厂家不生产了,我们把它从目录商品中剔除,但因为以前进的货还没卖,所以还有库存,但这个库存我们在计算商品满足率的时候,不能作为分子统计进去,否则就会虚增商品满足率了,这个应该也好理解,这个商品,我的库存卖完就不做了,统计进商品满足率里有什么意义,对不对。那么这是商品管理的第一个指标:商品满足率,是用来衡量缺货情况的指标。

再来看第二个指标:库存周转天数,或者也有用库存周转率来计算的,具体库存周转率怎么算,大家去百度一下,我就不再罗嗦了。库存周转天数=单品目前的库存数量/单品一段时间内的日均销量。这里有两点提醒大家注意,第一,我们一般公司的财务做财务分析的时候也会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但他们计算库存周转天数主要是宏观管理上的需要,他们统计的是公司总的库存金额与平均销售的数据,反映的是公司资金占压的情况,而我们商品管理上需要细化到每一个单品着手来计算商品的周转天数,这样对我们管理管控商品积压才有价值;第二,分母中的“一段时间”一般取近60天的日均销量,周期太短,意外销量太多,周期太长,计算出的结果敏感性不够,都不可取,因此我们建议取近60天的日均销量,比较科学,当然你也可以根据其他的因素做出调整。

好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就到这里了,下一节课,我们将正式进入商品管理的基础,也是商品管理最重要的理念——商品目录的学习,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