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的并购史

2019年营收431亿,净利润122亿,在亮眼的成绩护航下,中信证券继续稳坐“券商一哥”位置,而纵观其25年发展史,便是通过并购一步一步做大做强。而在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当下,国内券商即将面临外资券商的竞争。在此情况下,有市场传言中信证券将和中信建投合并形成“航母级”券商。


“券商一哥”中信证券的并购史


4月14日下午,有市场传言称,“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以及两家公司主要股东中信集团和中央汇金等,正就两家证券公司合并的可能性进行研究”。或受此消息影响,中信建投股价一度触及涨停,中信证券盘中涨逾6%。截止当日收盘,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涨4.22%和8.88%。中信证券成交额45亿,是前一日2.38倍,中信建投23亿成交额是前一日2.87倍。

当日晚间,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双方均回应:公司未获悉有关两公司合并传闻的相关信息。

虽然双方已经回应了合并为谣言,但市场已经形成赞同派和反对派两派。赞同派认为在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当下,合并有利于做大做强;反对派则认为双方业务重叠性高,况且中信证券此前刚发布清仓式减持中信建投的公告。

而为何会传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的传言,主要在于两者渊源颇深,且中信证券又擅长并购,再加之监管似有打造航母级券商之意。

纵观中信证券25年发展史,其今日“券商一哥”之路便是一部“宏大”并购史。2004年控股万通证券;2005年,联手建银投资重组华夏证券,成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2006年,收购金通证券;2013年,收购里昂证券;2019年收购广州证券。

//合并能达到1+1>2的效果吗?//

在监管层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大背景下,券商合并将是大势所趋,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渊源深厚,被传合并或许并不是空穴来风。

事实上,在已经取消外资证券公司股比限制的当下,本土券商如何与国际投行竞争一直是业内的关注点。有分析人士认为:“通过并购打造大型券商应对外资券商的竞争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针对合并传言,市场上也出现了两种声音。支持者认为合并有利于做大做强,形成“超级券商”,对抗外资券商;反对者认为这只是一个谣言,主要是因为中信证券此前发布“清仓式”减持计划。

支持者认为,从股权结构来看,中信建投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北京金控集团,实为北京国资委;中信证券的第一大股东为中信有限,实体为央企中信集团,持股比例15.47%。都是国资控股,实施起来较为顺畅。

在业务上,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共同的优势业务在于投行,在股权承销、债券承销、并购重组等业务上均排名行业前三,若成功合并,减少相互竞争产生的内耗,进一步强化龙头地位。 

反对者认为,在中信建投证券港股和A股上市之后,中信证券所持中信建投股比为5.58%,所持股份在去年6月20日限售期满。限售期满五天后,中信证券就发布公告,要清仓减持所持有的中信建投证券股权。

不过至今年初减持期满,中信证券仅减持中信建投证券总股本的0.5774%,持有中信建投比例为5.01%,仍为中信建投第四大股东。

相对于两方观点,市场更关心的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吗?中信证券对标的竞争对手一直是高盛,并被称为“麦子店高盛”,但目前中信证券的净资产仅为1616亿,而高盛则超过6000亿,两者相距甚远。倘若两家合并,净资产将达到2182亿元,占行业比例超过10%,将缩小与高盛的差距。

//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的往事//


实际上,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之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年前。

2005年,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联手出资46亿元,收购华夏证券。同年11月,中信建投成立。在中信证券成为中信建投第一大股东的第五年,2010年7月,为落实“一参一控”监管要求,中信证券减持中信建投股份,当年7月和8月,分别将所持45%及8%股权转让给北京国管中心以及世纪金源。2011年起,中信证券所持中信建投股份为4.27亿股,占比为7%。

2016年12月,中信建投在港上市,中信股份更是通过全资公司镜湖控股出资3亿美元成为中信建投H股IPO时最大基石投资者。

2018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中信证券所持中信建投股比为5.58%,所持股份在2019年6月20日限售期满。限售期满五天后,中信证券就发布公告,要清仓减持所持有的中信建投证券股权。

不过至今年初减持期满,中信证券仅减持中信建投证券总股本的0.5774%,持有中信建投比例为5.01%,为其第四大股东;中信有限全资孙公司镜湖投资持有公司4.6%股权,也就是说,中信系合计持有中信建投证券9.61%的股权。

而中信建投实控人为北京国资管理中心,持股35.11%,为最大股东;中央汇金持股31.21%,为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代持10.71%,持股8.19亿股;在与北京国管中心“牵手”十年后,今年1月,中信建投第一大股东变更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信证券并购史//

中信证券被称为“券商一哥”,而“一哥”的地位离不开其多轮并购。

1995年10月25日,中信证券成立于北京。早在1999年中信证券便制定了“融资业务坚持高端路线”的大项目战略。

2003年,长江电力公开发行上市,中信证券股票融资额排名市场第一;2004年,武钢股份增发;2005年,中信参与股改项目总市值份额28%;2006年储备的大型投行项目有中铝、中行、国航、广深等。大项目战略可谓全面开花结果。

随着国家全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2004年底,中信证券控股万通证券;2005年,中信证券联手建银投资重组华夏证券,成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2006年,中信证券通过收购金通证券形成的全资子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正式成立。此后,中信证券一举奠定行业龙头地位,营业部数量由2004年的45家增加到2006年的165家,总资产从2003年底的118.1亿增加到2007年底的1897亿。

同年,中信证券启动大平台战略,收购华夏基金,并新设若干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业务线。2006年7月至2007年9月,中信证券历时一年,耗资9.3亿元完成华夏基金100%股权的收购,并让华夏基金兼并了旗下的中信基金,使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

不过,由于我国基金业彼时的相关法律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得超过全部出资的49%。因此,中信证券必须出售部分华夏基金股权方可达标。2011年12月,中信证券转让了华夏基金51%的股权。随着监管要求的调整,2013年,中信证券又以16亿元回购华夏基金10%的股权。

此外,由于中信证券拥有中信金通100%股权、控股中信万通证券91.4%的股权、控股中信建投证券60%股权,不符合“一参一控”监管要求。2010年11月,中信证券出让53%中信建投股权,仅保留7%,符合监管要求。


由于“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中信证券直接将收购标的变为子公司。2013年8月,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法国里昂证券已成为中信证券国际的全资子公司。这也意味着财富里昂的外资股东法国里昂证券摇身变为中信证券。2019年10月,中信证券134亿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获证监会核准。


通过一系列并购,中信证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总资产以及净资产方面,都有明显增加,2006年中信证券净利润上升至行业首位,并维持至今。另外,按区域划分的收入结构区域均衡。比如,并购万通证券,进一步拓展了山东省的营销网络;并购华夏证券后,将经纪业务融入中信建投;并购金通证券,加强了浙江地区的经纪业务实力;收购广州证券100%股权,进一步提升中信证券在华南地区的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