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什么很多人名都是单字?

Panny-小婧


三国是一个精彩绝伦的历史时代。它的特殊性在于位于汉朝以后魏晋以前。它前面就是秦汉盛世,而后面则是南北朝乱世,夹在这个中间诞生了许多的英雄豪杰。而他们这些英雄豪杰的名字也被我们后世之人所铭记,崇拜他们并向他们学习,立志要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物。可是细心的人就会发现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字都是一个字,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情况呢?

西汉王莽对于汉文化的改造

在我们今天人的眼中王莽是一个神奇的人物,在许多网友的讨论里面,王莽的做法和思想都十分超前,根本就不是汉朝那个时期人们能够想到的。大家都诙谐地说道,王莽就是一个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人,而这个疑似穿越的王莽,他把汉朝的文化体系搞得一团糟。

王莽一开始是一个十分接近完美的人物,他不仅在文字方面十分用功,向当时的大儒学习读书,学习如何懂得儒家中的大道理,在武功方面他也勤加练习拥有一个好身材。在王莽的家庭之中,有一位女子嫁给了皇帝做皇后,而他们王家也发达了起来。


西汉后期的皇帝都有一个普遍的命运,那就是十分短命,短命的皇帝死了之后,他们的子孙继位,那年纪就十分小,真正的政治大权就很有可能落在外戚的手里,而当时王莽就是著名的外戚,他掌握了汉帝国的大权,摇身一变成为了汉帝国的实际控制人。

王莽他并不像西汉时期的霍光那样,仅仅满足当一个执政人,他还要自己做皇帝,在他的授意之下,他的手下在民间纷纷造谣生事,说汉家天子已经不行了,应该让王莽来治理天下,取代汉家天子。这样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当时的老百姓都信了王莽的话,大家都要求王莽做天子。


莽通过一系列弄虚作假,让汉朝皇帝退位而自己成为了新皇帝。他把这种方法叫做禅让制,他让民间的读书人歌颂这种美德,认为天下就应该让有才能有道德的人去掌控。而做了皇帝之后的王莽改国号叫新潮,他认为新潮都应该有新气象,不能再使用汉朝的就一套。

王莽在他的心草所做出的最重要的一项规定。就是让所有人的名字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以前的人可以随便取名字。而王莽则规定取名字的时候去单字比较好,去双字那都是一些罪犯或者地位低下的人才使用的名字。所以到了东汉末年,王莽的影响还在大家都取名字只取一个字,这是因为王莽当年对汉文化的改造。


无根树花正孤


三国时期,是一个不一般的年代,在这个时期,群雄逐鹿,权势割据,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

然而看过三国或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时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大多数人的名字,都是一个字的。比如刘备、曹操、关羽、赵云等等,也许有人会问那诸葛亮呢?怎么看都是三个字啊?

诸葛亮并非名为双字,而是人家姓诸葛,名亮,类似的还有司马懿啊夏侯渊等等,是复姓。那么问题来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是什么人或事儿造成这种现象的吗?

查阅史书,再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你会发现,这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被现今称为“穿越者”的———王莽

历史上有关王莽的记录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啊,他创立“新朝”,改革政法,思想上与几千年后的今天及其相似,就连他发明的东西都与现今相同,比如游标卡尺之类的,简直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个真实存在的“穿越者”啊。

那么名字的改变也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一、社会环境

要知道,在古代,读书识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和手艺人,是文盲。

在当时,由于书籍量不多,且大部分掌握在有名的大儒手中,能从他们手中得到知识的都是世家贵族子弟。

因为农民不识字的原因,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多为单名,图方便嘛。

所以在古代,单名的人较多。

二、王莽新政,单名为尊

这个原因是三国人多为单名的主要原因。

根据《前汉书》记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讽)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厚赏。单于从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莽是一个爱好单名的人,甚至还要求匈奴等他国领导人改名,那他为何喜欢这样呢?

原来王莽是一个复古爱好者,他篡夺朝代后,恢复了上古时期的井田制等,还因为一本史书记载开始疯狂的改名。

据《春秋•公羊传》记载:“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所以王莽开始疯狂改名,除了因为这个外,还有就是,新朝是一个刚建立的朝代,要震慑四方,于是他开始拿名字开刀。

他认为,上古时期,尧舜禹等都是单名,所以好人或者良民都要用单名;

像蚩尤、旱魃等都是坏人,怪兽,它们才用双字,所以王莽下令,汉朝所有人都必须以单字为名,就连各国领导也必须还用单字,还特地派遣使者前去通知。

就这样为了以示自己是好人,也不敢违抗王莽,所有人都开始改名。

虽然刘秀很快把王莽的新朝推推翻,但关于“单字为尊”这个政策的影响很难消除,就这样,东汉以来,大部分人还是单字为名,这也是为何三国时期,大部分人都是单名的原因。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有什么其他意见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慕慕说历史


三国时期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都为单名,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其实笔者印象之中,在初中的时候就有人问过我。

因为本人是比较喜欢看《三国演义》的,那时候对这本书还算很了解。班上有个同学,基本上很少甚至不看课外书,一心扑在课本上,认真的学习。记得在学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后,其中有一句: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这个同学当时问我,为什么只有郭攸之是双名,其他人都是单字。

在当时我说不清为什么?好面子嘛,就故意说这个之和文言文里面的虚词一样的,没有意思,这个同学还真相信了。

现在想想其实不是这样的简单。

张书岩先生的研究《单双名问题考察》中有这样一张表:

三国之前多使用单名的原因,最为普遍额说法是为了方便避讳,帝王一个字为名,普通人就只需要避讳一个字就可以了。

《春秋公羊传注疏》中有对这种现象的解释:

二名非礼也。为其难讳也。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所以长臣子之敬,不逼下也。

另外一方面也有说是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为新朝之后,下的一道命令有关:

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资治通鉴》

但也有人考究并非如此,宋代王楙在其著作《野客丛书》中就其看法:

汉家恢复大业,凡蠹伪之政一切扫除而更张之,不应独于人名尚仍莽旧。然后汉率多单名者,殆承袭而然,恐非为莽也。

后文王楙又记载了多个双名字的人,认为后世人认为三国以前都为单名主要是“不至如寻常之多”。

也就是说,双名有但不多。


那么为什么会在三国之后,单名减少了呢?

笔者曾在拙作《从李白给子女取名说起,浅谈中国历代姓名风格三大阶段变迁简史》中大概的提到了三国之后单名减少的原因。

我认为一方面是在西晋后期爆发“八王之乱”引发,北方多个民族南下中原,而这些匈奴鲜卑等族之人的名字,大多为三字甚至三字以上,如东汉末年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栾提于夫罗,魏晋时期鲜卑首领拓跋沙漠汗等。

在这之后,中原文化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冲击,一度出现被匈奴化的汉人、鲜卑化的汉人等。如隋文帝,有胡名为普六茹那罗延。

明代文学家沈德符著作《万历野获编》中就有此类记载:

自魏晋后,渐不复然。至五胡到中原,胡名遂有三四字者。

也因此,隋文帝在统一魏晋以来的乱世后,因中原胡化程度较大,就颁布了相关的恢复措施“诸改姓者,悉宜复旧”。

但三百年的影响以及很深,自此之后取名多以三字为主。且唐宋以后,中原政权与北方政权的联系往来日渐频繁,一定程度上有着文化上的互相影响。

另外一方面,随着魏晋以来,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开始形成,每一个大族之中,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区别哪些人是哪一代,衍生出了字辈这一现象。如南朝宋刘裕的儿子们“刘义符、刘义隆、刘义康”等。

宋朝之后,宗族文化的加深,使得在字辈文化上更加的规范化,形成祖辈定下字辈的现象。

明代朱元璋为其二十多个儿子都定下了二十个字辈,其中太子朱标一脉为:

允文遵祖训 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 师良善用晟。--《大明会典》

总而言之,我认为三国以前多为单名还是普遍的说法是为避讳的考虑,而之后单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五胡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的拙见,欢迎批评指教。

关注南岭说史,了解更多历史趣闻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