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不願閉關鎖國,但要有“自給自足”的思想準備了!

“引言: 疫情引發的思想混亂和國家之間的博弈,將引發逆全球化的聲音的擴散,“閉關鎖國”的舉措會不斷出現。所以,我們現在最大的挑戰是,要做好過一段“自給自足日子”的思想準備了。


全球化思想的鼻祖,是亞當.斯密。關於全球自由貿易,斯密大叔翻來覆去論述了很多,概括一下不外乎幾個核心意思:一是要幹自己擅長的事情,專業分工能提高生產率和競爭力;二是別人能生產低成本的東西,你就去買不要自己幹;第三關稅壁壘最終會把蛋糕做小,損害社會財富增長。正是斯密的自由貿易思想,把英國從英倫三島變成了日不落帝國。也正是全球化的紅利,讓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歲月靜好的年代,自由貿易是被推崇備至的國際遊戲規則,全球經濟的進步和分財富增長,無不受益於全球化的進程。但在特殊的歷史時期,自由貿易的思想就很容易遇險觸礁。而人類的思維方式,特別是領袖們的決策思想,總是存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非理性思維範式。因而任何一種規律和真理,都會因為短期情況的變化而遭遇挑戰和質疑,全球化也不例外。

這次疫情之下,全球化本身的雙面效應,對各國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較大沖擊,自由貿易與全球產業分工,就成了被重新審視的話題。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去反思和質疑,全球化對於自身的利弊關係。所以,我們要做好,全球化步伐放緩,甚至出現與全球化背道而馳的情況普遍發生。

誰都不願閉關鎖國,但要有“自給自足”的思想準備了!

我們當然不希望如此,因為我們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之一;但是你不樂意,架不住別人非要這麼做。疫情引發的思想混亂和國家之間的博弈,將引發逆全球化的聲音的擴散,“閉關鎖國”的舉措會不斷出現。所以,我們現在最大的挑戰是,要做好過一段“自給自足日子”的思想準備了。

01 中米對抗加劇將影響全球化

引發逆全球化的首要因素,是中美經貿關係的未來走勢。我們注意到,中美關係並沒有因為疫情有所緩和,一個階段紛爭還蠻激烈。儘管後面美方因為疫情爆發,無暇自顧,和我們的口水戰降溫;但總感覺老米這暫時的消停裡面,暗流運動,肚子裡憋著陰招邪氣。

疫情過後,中美經貿關係可能會進一步僵化。米國脆弱的時候,都不說軟話,都沒動示好,這表明他們骨子裡,已經鐵了心和你折騰了。儘管一季度我們採購了大量美國農產品,對方沒有任何積極的輿論回應。一旦米國的疫情結束,對C國的經濟打擊和對抗將會捲土重來,而且有可能加碼升級。

總統大選即將開始,每一個參加競選的人,現在能夠利用的素材無外乎幾個:抗擊疫情、應對經濟危機和美國霸權鞏固,而這三個素材的結論和應對措施,最後都會落腳到對C國的打壓,成為美利堅災後重建的政治工具和文化導向。“沒米吃了也得賴簸箕啊”,白宮的現任和繼任者,都會對C國咬著不放。

米國疫情如此慘烈,川大的支持率還在上升;而超過三分之二的米國群眾認為,C國要對這場疫情負責,政客不會放棄對輿情的利用。米國在疫情中暴露出來的製造業脆弱,也會把歸咎於C國製造業的挑戰;美國濫發債務、濫印鈔票騙局的維護,也必須遏制C國對美元主權貨幣的挑戰。所以,轉移矛盾、對抗C國,是贏得大選的最好抓手,也是米國維持霸權的最重要任務!

如果說過去幾年,關稅壁壘代表了米國上層精英遏制中國崛起的訴求;而這一次民情輿情,反應了大多數米國民眾因為誤導責難C國認知,會讓白宮的對抗措施,獲得較廣的社會心理基礎更顯得師出有名。如果說過去幾年的貿易衝突,還是停留在打壓老二的層面上,而這一次的對抗,則是因為美國自身經濟危機降臨,上升到了一個更加敏感的層面。即便不是你死我活,但激烈程度不容小覷。

所以疫情之後,對華的關稅行為有可能重新加劇,對華為和國內高科技公司的打擊封鎖,會進一步變本加厲。而經貿唱戲,軍事搭臺,在我們周邊地區、臺灣海峽的軍事行動也會不斷上演。

現在是委屈不能求全了,你只能硬著頭皮接招。米國和C國是全球化的樞紐核心,如果這兩個樞紐加大了彼此隔離的力度,短期內對全球化的放緩和倒退,將產生巨大的負面張力。


誰都不願閉關鎖國,但要有“自給自足”的思想準備了!

02 各國重視建設戰略性製造業

其次,是各國戰略物資安全的考慮。疫情爆發以後,很多國家意識到,自己不能生產呼吸機、口罩、防護服,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經過這一次的物資危機,越來越多的國家都會從戰略安全的角度,考慮建立自己的戰略物資生體系。

這個道理可以理解,如同我們的華為被米國制裁以後,國家大力發展自主可控的高科技行業,要打破國外掐脖子的封鎖如出一轍。經過這次教訓,經濟發達國家都會試圖解決戰略物資生產儲備,改變口罩、呼吸機等救命物資嚴重依賴他國家隱患。而一旦按照戰略儲備的方式,解決這些產業重建,就不會考慮所謂的分工、成本等效益因素,而是會盡國家的全力進行扶持。

短期之內,很多國家都會去發展這些相關製造業,對中國的需求依賴降低;而由此也可能引發更大範圍的思考,那就是更多產品和物資,是否真的有必要擺脫對全球產業鏈的依賴,從而形成本國自己的生產體系,哪怕從自由貿易的角度,這些產業是不經濟不效益,但是從政治的角度它是安全的可靠的。所以疫情衝擊之下,很多有實力的國家,開始著手通過發展自己的產業,提升本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的安全感,這也將是一段時間之內,引發逆全球化、解鎖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動力之一。

03 對C國國力的擔憂因素攪動全球化

最後,是西方對中國的國力擔憂的上升。我們以舉國之力,很快控制住了疫情;而且在疫情期間,給很多國家提供了援助物資,甚至派出了國際醫療援助團隊。

但是,中國防控的成就和國際人道援助,換回來的輿論卻是說譭譽參半。其中一個重要的說法,就是我們開展“口罩外交”,藉著疫情擴大在全球的影響力。想想這個世界,也是挺奇怪的,中國現在做什麼都有人說三道四,浮想聯翩。

我們的抗擊疫情措施和國際援助,之所以引起了很多非議,是因為我們無意中再次顯示了國家能力。13億人口大國,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讓很多本來準備笑話的人失望和吃驚(包括寫日記的圓圓們);我們不但很快解決物資短缺,而且中國製造成了全世界醫療物資的救命稻草,更讓一些西方人士和國內的公知感到不安。不應該啊,你咋就這麼有能耐,你是不是又要自我膨脹了了!

國家能力背後體現的是是體制優勢,而體制一直是西方詬病我們的關鍵所在。西方社會和國內的公知一直不認可這種體制,但恰恰是他們不認可的體制,在挽救社會危機方面顯示了巨大作用,這會讓一貫以來的西方體制優越理論失去重心,甚至成為偽命題,這才是讓他們感到最不甘心和擔憂的。

所以,沸沸揚揚的疫情索賠言論,是對中國體制的惱羞成怒;沉滓泛起的物資援助指責,是對中國國力的酸葡萄心理。在當下的歷史環境中,一個強大的中國本身就是備受責難的目標,不管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打擊和誹謗都不會消失,無法避免,這就是中國復興之路必然要面對挑戰,也需要付出的代價。疫情之後,因為對中國國力的擔憂,會給我們的經貿發展和全球化活動,帶來更加複雜的干擾因素和攪動力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同樣無可奈何沒有退路!

誰都不願閉關鎖國,但要有“自給自足”的思想準備了!

後記

所以,美國挑頭折騰鬧事,各國自己要建戰略製造業,西方對中國國力和體制的擔憂,都會增加疫情之後全球化的不確定因素。假設人家真的要閉關鎖國,我們無法像當年的英國殖民主義一樣,用堅船利炮去敲開貿易的壁壘,那隻能做好重點發展內需,應對階段性全球化貿易下降的思想準備。

“自給自足”聽起來很low很不文明,但是歷史的進程是有波折的,無法改變波折就只能適應波折。

雖然我們不願意閉關鎖國,但是迫於當下的形勢和思潮,最近幾年得有重點發展內需和周邊貿易,過一段“自給自足”日子的準備了。

喜歡的要關注啊,這麼精彩,後面還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