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小資蘿蔔乾”

文字原創 / 秦聿森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偶爾的機會,吃到了江西資溪的蘿蔔乾,一連吃了三瓶。是朋友送給女兒的。


你吃過老乾媽的辣椒醬吧?我跟你說,這蘿蔔乾不亞於老乾媽辣椒醬的味道。可惜知道的人並不多,網上查不到,淘寶網上也看不見。


這麼好的味道,你不想試試嗎?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我不是江西人,跟資溪八竿子打不著,那地方我壓根兒不知道在哪裡,更不是為了有償而為他家做廣告。沒有人委託我,我就是看不得好東西被埋入塵埃。


鎮江、揚州是以出醬菜出名的地方,沒有什麼當地產的醬菜我沒有吃過。去外國打工,常懷蓴鱸之思,醬菜辣醬常備,於是亦熟悉了粵式醬菜的口味。很多出外的人對“老乾媽”“橄欖菜”“下飯菜”情有獨鍾。當然,還有人喜歡油燜筍絲,涪陵榨菜。


當我吃到資溪蘿蔔乾後,我發現它居然集中了以上所有小菜的優點,鮮、香、油、嫩、辣,還很Q。當桌上遍嘗無味後,我就會挾上幾筷子資溪蘿蔔乾。


最精彩的是,

這蘿蔔乾還有一股濃濃的老灶味。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不知道資溪蘿蔔乾是挖掘於民間還是創意於現代廚房,但是有一點卻可以肯定,這個小菜深諳“膾不厭細”之精髓,明叛於一般醬菜的“大快朵頤”,蘿蔔乾粒居然粒粒大於芝麻小於綠豆,一筷子夾不起幾粒,故我說這蘿蔔乾很小資。


如出於民間,大概也得是大院深宅之廚庖積年之技,或是某富家少伢老嫗之陳嗜,令摳腳大漢者亦可食,如淑女櫻桃小口者嚼也不需動唇。嘻嘻!


資溪蘿蔔乾吃了絕無蘿蔔臭,嚼後無渣。醃曬極幹,剁極細,我想,要是吃豆腐花伴上一小匙,會吃出極品的味道出來。不過,豆腐花老闆不會肯下這個本錢的。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現在掛老灶牌子的,都是煤氣灶。到深山老村或許有柴火灶,大概也是新盤不久。老灶煙熏火燎,銅勺鍋鏟,還有那爿油煙蒸透燻足,怎麼洗也洗不出原貌的鍋蓋,才是老灶味的承載體。


灶在一戶人家過若干年需要更新,而這些老灶具很可能傳承幾代人。奶奶用過媽媽用,然後是自己用。鍋蓋的裡層的木頭早就焦黑腐糟,千萬別用勁刮,若是盡你刮,那鍋蓋會薄掉不少。作為槽栓的鍋蓋提手,那手扣的部位精光油亮。


鍋鏟嘛,早已不是買來的那麼大,鏟口如刀刃,農婦著急時,操起鍋鏟也能切蔥斬蒜。銅勺——假使是銅勺的話,也早已不是半圓形,像月亮到了殘月的時候了。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正是這些東西讓那老灶味傳了下來,讓人感覺到過去慢慢走到到現在,像人直著的腰現在開始彎腰駝背了。雖然新新人類不一定喜歡老灶味,而似我這樣有一些年紀的人,卻對老灶味有一種故人似的懷念。


資溪的蘿蔔乾讓我體會到這樣的味道。


資溪是江西一個很小的縣份,一縣人口只有十來萬,還不及江蘇一個較大的鄉。山多地少,種了糧食就種不多蔬菜。當地政府網站推薦有10種特產,這個蘿蔔乾卻不見於經傳,也許當地人見多了,不拿它當回事。那些所謂特產,在其他地方也有,可是其他地方卻未必有這種味道的蘿蔔乾。


江西資溪的蘿蔔乾,我一連幹了三瓶,顛覆了我以往的觀點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