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多強爭霸格局,華夏基金李一梅下一步指數戰略是什麼?

一超多強爭霸格局,華夏基金李一梅下一步指數戰略是什麼?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指數投資近年來形成了“一超多強”的競爭態勢。華夏基金在2004年發行了國內第一隻ETF,目前權益類ETF資產規模行業排名第一。

作為行業領軍者,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態勢,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怎麼看主動、被動投資?華夏基金在指數領域下一階段佈局重點在哪裡,她還有哪些沒有打出來的關鍵牌?

在“大國經濟 藍籌為綱”指數論壇間歇,老虎投資家就華夏基金指數戰略對李一梅進行了採訪。華夏對指數投資的理解,對行業也具有借鑑意義。

問:如何看待指數業務現在所面臨的新的客戶需求?

李一梅:指數化投資是一種投資的方法,在我看來,指數化投資不等於被動投資,更不是被動化簡單的投資。這種觀念滲透到我們的業務中,我覺得指數業務也不是一個被動業務,而是主動業務,主動體現在多個層次和維度。

比如,我們的投資從最早的買賣個股,逐步發展到進行行業配置,現在提升到了資產配置的層面。但為什麼我們要談資產配置?

這是因為我們這個行業所面對客戶需求的變化,現在客戶的核心痛點很明確,比如養老、教育等,是一種場景化的長期投資需求。以前,我們更多討論把握一隻股票機會能讓機構掙多少錢。但現在,我們要面對的是客戶希望提高養老金替代率的需求,比如說某個客戶在三十年後要存200萬養老金的需求。客戶的投資需求在升級。

更長久的週期,更多的不確定性,但投資目標卻很務實,是實實在在的人生需求。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依靠資產配置,是一個依靠投資紀律、風險預算的科學投資過程。

在資產配置方面,對我們資產管理公司而言,核心能力之一就是要定義、發現、創造好的資產。具體到指數化投資,就是基金公司如何用指數的形式把好的資產定義出來。從這個維度來看,我們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做,其中一塊就是要做各種不同板塊的標準化指數。

一直以來,在講指數時,我們始終強調指數是要承載價值,因為指數本身不承載價值的話,指數投資就沒有了意義。但指數承載什麼價值?怎樣定義指數的價值?怎樣獲得長期更優質的指數?我們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就像現在大家看到的AH經濟藍籌指數,我心裡(對這個指數)還是很激動的。我們的初衷是要做出一個像標普500一樣好的指數。因為標普500雖然是一個指數,但它作為一個資產類別,它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隨著美國經濟的發展,能夠不停的抓取新的價值,產生新的價值,而不是一個往後看倒視鏡的指數。標普500激發了我們的信念,我們也要做出能夠真正代表中國發展機會的核心指數。

問:華夏基金在smart beta方面有哪些佈局?

李一梅:隨著指數投資理念在中國的不斷被接受,越來越多的客戶已經對各種Smart Beta投資策略表現出濃厚興趣,所以我們加大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和佈局投入。

我們覺得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沒有必要劃分特別嚴格的界限,被動投資中也可以融入主動投資的優秀思想,smart beta策略正好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讓我們有機會把華夏基金21年在主動投資領域積累的經驗和優勢,提煉成有效的規則和邏輯,將成熟的投資框架用指數語言進行表達。

此外,在投資管理理念上,我們也十分重視引入海外的先進理念。2018年我們先後和海外知名量化型資產管理公司、“最大化分散度”投資方案始創者法國TOBAM以及香港銳聯財智建立戰略合作,利用雙方的研究優勢,嘗試開發基於中國市場的Smart Beta投資策略。

在產品方面,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華夏AH經濟藍籌指數基金已經是我們推出的第4只採用smart beta策略的基金產品。2016年10月,我們首隻採用smart beta策略的基金——華夏上證50AH優選指數基金正式成立。還有兩隻是前段時間獲得行業較高關注的創藍籌ETF和創成長ETF。

綜上,無論是在投資研究準備還是產品線搭建方面,我相信華夏基金都是走在行業前列的。

問:相較於2018年,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在指數產品設計、營銷方面有什麼變化?

李一梅:產品設計上,應該說大家從佈局傳統指數開始向一些細分領域延展,比如我們今天談到的採用smart beta策略的產品、行業ETF等等,大家開始從大而全轉變到挖掘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營銷方面,伴隨著我們產品數量和投資策略的增多,我們能夠根據客戶的投資需要來進行產品推薦,我們不是把一隻我們覺得好的產品推薦給所有人,而是把最適合他的產品推薦給他,此外,我們現在也不是單單給客戶推薦一隻ETF,我們是希望通過ETF、指數基金助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更多時候我們向客戶推薦的是一個資產配置解決方案。

問:今年不少公募為了打造指數產品競爭力,開始增加流動性服務商,加強指數流動性、佈局SmartBeta產品等多舉措增強公司的競爭力,華夏基金如何看待行業競相湧入市場帶來的壓力?

李一梅:壓力也是動力。我覺得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指數投資領域,華夏基金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在投資研究、後臺技術支持方面也部分形成了自己的“壁壘優勢”,這個就是我們很強勁的競爭優勢,另外我們也在不停進行產品和策略創新,也在堅持賽跑,所以我們有信心化壓力為動力,取得更好的發展。

競爭會使這個行業更好。沒有競爭就說明很孤獨,前十幾年就很孤獨。對指數領域,從2004年做第一隻ETF到現在,華夏基金是持續投入,這是華夏基金服務投資人基本價值觀的體現。

我們的戰略是做好自己,把對的事情堅持做下去,不斷定義和創造好自身,不斷精進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不斷建設在指數投資特別是在ETF領域的生態環境。我們還要有好的技術手段不斷使我們投資變的更高效,有更好資產配置解決方案。。

問:海外市場的指數佔比較高,甚至推出0費率產品,未來進入國內市場將給行業帶來較大影響,您如何看待海外機構指數產品的競爭力,未來國內指數基金市場創新發展的方向有哪些領域?

李一梅:海外機構在投資理論以及全球投資經驗方面具有優勢,但是我們對中國市場、中國投資人瞭解方面也具有優勢,我覺得競爭者的增加會給我們學習、交流的機會,也會激發我們提升自己的動力,大家形成一個良性競和關係,整體來說有利於投資者而言他們能有機會享受到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今年年初,我們指數投資部的基金經理龐亞平專門總結了2018年美國ETF五大創新趨勢,我覺得對於我們也是一個參考:

(1)主題型ETF佈局廣泛,主要圍繞前沿技術和新經濟佈局

(2)將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等算法開始應用於ETF投資策略

(3)SmartBeta ETF向多因子及主動量化管理ETF發展

(4)資產配置類ETF開始興起與主動基金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5)藉助期權應用於ETF策略以管理投資風險

我們認為,國內的指數基金產品發展要為資產配置服務,“資產配置+指數基金產品”的財富管理模式最終能夠我們的投資人帶來長期價值。因此國內指數產品發展應該“全球化”、“多元化”:對外引入境外資產,比如近期我們推出的日經225指數ETF,對內推出債券指數、商品期貨指數等產品,為資產配置提供充足的彈藥。同時,為了服務FOF和養老,配置型指數產品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問:SmartBeta行業熱度極高,各家公募爭相佈局,這一領域是否會形成彎道超車的現象?

李一梅:當前,在市場有效性不斷提升,Alpha收益愈發難以獲得的大背景下,Beta策略及體系將發揮重要作用。Smart Beta策略介於傳統Beta策略與傳統指數增強策略之間。相對於傳統被動投資,Smart Beta策略通過在特定因子上的風險暴露獲得長期的超額收益,相對於指數增強策略,Smart Beta策略具有紀律性強、策略透明、風格不漂移、低費率、大容量等優勢。所以大家佈局Smart Beta策略是一種符合當前市場發展狀況,能更好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舉動。

但是目前國內Smart Beta策略仍然處在發展初期,帶給行業的變化還有待檢驗。基金公司能否藉此實現彎道超車還不好定論。

問:華夏基金指數規模首先突破千億,在國內股票ETF市場佔比接近3成,能否談談你們成長為龍頭的經驗?

李一梅:

首先,華夏基金能夠成長為行業龍頭是源於我們堅持17年的不懈奮鬥,這裡面,既有我們敢於創新、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也有我們堅持精耕細作、踏實穩重的深耕精神。如今,在ETF投資領域,華夏基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對ETF風險控制做得比較好。經過十幾年的經驗積累,團隊整理了一本ETF操作手冊,將ETF投資運作流程、風險點等進行了詳細梳理。此外,還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風險實時監控系統,結合多年的投資運作經驗設置了一些獨特的指標,能夠長期有效控制ETF產品投資運作中的風險。

二是擁有一套自主研發的指數投資系統。這套系統基本上把ETF的日常投資管理納入其中,通過系統運作,提高基金運作效率,降低運作風險。公司前中後臺一起協調優化投資流程,制定了一個完善的大額申贖應對機制。此外,依靠強大的投研團隊,對重點成分股進行深入研究,能更加合理地設置ETF申購贖回清單中長期停牌股票的替代標的。這些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相對好的投資業績。

三是在ETF申購贖回清單的製作上具有優勢。

華夏ETF團隊的申購贖回清單製作有兩套系統,互相核對,降低風險。與行業中大部分公司購買第三方系統不同,其清單系統均為自主研發,更貼合投資需要。

一超多強爭霸格局,華夏基金李一梅下一步指數戰略是什麼?

福利:每日贈書:推送24小時後,留言點贊前2名(點贊數需超過30),各贈書1本。中獎粉絲名單公佈在次日推文留言中,請及時查看並領取。

一超多強爭霸格局,華夏基金李一梅下一步指數戰略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