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唱起“長阪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高能E蓓子】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此文為高能E蓓子原創,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轉載請後臺聯繫,但歡迎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金剛川》終於上映了,上映幾天票房不負眾望,已經拿下了三個多億。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在上映之前,大家對這部電影寄予厚望,在各大媒體的票房預測中,基本上是處於二十多億到三十億之間不等。

而電影也表現優異,不僅排片破了記錄,貓眼開分也達到了9.4,第一批觀影的觀眾評價都不錯。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對我來說,沒看電影前還是有點擔心的,畢竟這部電影的三位導演管虎、郭帆、路陽的個人風格都很明顯,沒有明確分part的情況下,三個人能不能在這部片子裡協調好?

但觀影過程中,不僅擔心的問題沒有發生,甚至在某些方面它還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我覺得,應該好好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才不辜負我在電影院哭了半場的眼淚。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懟敵機,張譯又一次選對了角色!

《金剛川》是一部關於“護橋”的電影,一座多次被炸掉又被快速修好的木橋成了電影絕對的主角。

這樣的設置,和電影的背景有莫大關聯。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戰役打響,這場戰役直接促使了停戰協定的簽訂,是朝鮮戰爭中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戰”。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電影的故事就發生在打響戰役的前十幾個小時內:12號下午,部隊決定要在第二日凌晨5點之前,必須全部過河投入金城戰場。

想要趟過湍急的河流,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這座木橋。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一座並不多牢靠但至關重要的木橋,始終徘徊上空時不時丟個炸彈的美飛行員,以及短暫的時間……金剛川這場困境怎麼解決?

這時候,張譯吳京的高炮兵班、魏晨的工兵連、鄧超李九霄的殿後部隊,就擔負起了“護橋”的任務,電影的四個篇章也圍繞他們展開。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士兵”是想要上陣殺敵卻被迫殿後的一支部隊,他們綴在工兵連的後面,似近非近地面對著這場關鍵的護橋;

“對手”和“炮兵班”是交織緊密的兩個視角,共同呈現了士兵看不到的對戰。

“橋”則是故事的解決與高潮,幾個角度互相補充與對照,萬宗歸一,最終走向了一個詩意化的結尾。

結尾帶給我的第一觀感,就是感動,不僅是為志願軍戰士們這個群體感動,更是因為這些角色,這裡面有“人”。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毫無疑問,《金剛川》是好看的,場面拍得漂亮,演員演得精彩。

場面之中,我最喜歡的是“俯衝”作戰一段,以美軍的視角,展現戰鬥機衝向正在發射炮彈的炮臺並射擊與投彈的場面,激烈又熱血。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這個場面之後再次出現又轉換成了張譯的視角,一個俯衝向下看,一個迎頭往上看,兩相結合,構成了一副完整的戰鬥場景。情緒和畫面拿捏得剛剛好,很動人。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而“喀秋莎”射擊的畫面,如流星一般劃過天空,漂亮的令人心顫,很難想象,在一部戰爭電影裡,會有這樣漂亮的場面出現。

至於演員,張譯這回的眼光實在太好了,一個最後守在炮臺前死去的炮兵,這樣的人物形象,你沒法不被他打動。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從剛開始和吳京之間的互懟調侃,保守到有些戰戰兢兢,到最後穿越玉米地的視死如歸,張譯的演技足夠讓人信服。

最後他孤身一人向美軍開炮的場面,張力十足,也是我最大的淚點。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但《金剛川》裡幾乎所有的演員,他們的表現都值得一說。

吳京一改“冷鋒”式的行事風格,變得有些粗野,不遵守紀律、不遵守命令,甚至還一而再地“欺負”張譯,吳師傅表示放飛自我也很有意思。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而李九霄,是帶兄弟照片過江的士兵,直愣愣傻乎乎還帶著點隱晦的柔情。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甚至於魏晨,接連幾部電影實在有些脫胎換骨,鄧超也甩掉了他跑男隊長的身份,這些演員在三位導演的鏡頭下實現了“反差”,解鎖新一面也還挺有意思。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從演員到畫面,《金剛川》在緊張的週期內做到了能做到的最好。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劉關張,其實是《三國》裡的人啊!

在電影第三個章節的末尾,孤身作戰等到最後一擊的張譯唱起了一段“長坂坡”的戲曲選段。

“長坂坡前救趙雲,喝退曹操百萬軍”,一下就戳破了我隱忍許久的情緒。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在長坂坡上,是張飛帶領數騎,橫眉怒喝,以一己之力將曹操五千精騎擋在半路,不讓其過橋。

在金剛川這裡,張譯彈盡糧絕,以自我犧牲的決心點燃了火盆來吸引美軍的炮火,掩護我方戰士順利過橋。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其氣勢與決絕,在過橋這件事上如出一轍,更巧合的是,電影中張譯所飾演的角色,正叫張飛。

關於名字,還有一段調侃戲,吳京嫌棄張譯射擊時太縮手縮腳,半是調笑半是嘲諷地問了一句:“你爸媽怎麼給你起了這麼個名字?”。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但也正是這個名字和選段,讓我意識到,《金剛川》實際上拍的是一個《三國演義》式的故事,志願軍打美軍,某種意義上就是劉備打曹操。

先說張飛,電影的第一主角,一個無時無刻不在影射另一個張飛的角色。

只不過導演最開始把張譯這個角色命名為張飛的時候,和吳師傅一樣只為調侃,畢竟和膀大腰圓的張飛相比,張譯的角色實在有些瘦弱。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而且性格上謹小慎微,給自己的師傅關磊下命令,是好說話的商量語氣,當關磊要求改變任務時,他也不爭辯,只是一言不發悄悄地溜走。

他又過於理智,嚴格控制每一發炮彈的數量,飛機太高,不打,飛機太快,也不打,被吳師傅嘲笑把高射炮“當狙擊槍一樣用”。一點也不像《三國》裡的張飛那樣粗曠而又不管不顧。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但在整部《金剛川》裡,導演把最完整的一條人物弧線給了這個角色,他呈現了張飛之所以變成張飛的故事。

從謹小慎微隱藏火力,到點燃火光吸引敵機,好兄弟的犧牲和危急存亡時的壓力改變了他,那個小心翼翼多思多慮的張飛,最後只把自己置之死地而不考慮生。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當他也對著敵機怒吼大罵,斷手斷腳仍然操作炮臺,甚至以一己之力和美軍的飛機對轟,這個時候,他終於蛻變成了長坂橋上的那個張翼德。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與之類似的是,《金剛川》裡的其他角色同樣有著《三國》人物的投射。

吳師傅的關磊,大概率是精忠護主的關羽,而偵查的劉浩,又有那麼點皇叔劉備的影子,至於工兵連一直暴露在美軍炮火中的閆瑞,和深入敵營的趙雲氣質上更相似。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與張飛其實同樣存在著差異化的設定,但受限於影片體量和時長,呈現時更多以內外兩層的性格來設計。

關磊隱藏在老兵油子外衣下的是肝膽相照的忠勇,而劉浩的柔情更是被請戰的激憤所掩蓋。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角色的塑造,避免出現臉譜化的形象;另一方面經典角色的影射也帶來了另一層引申出來的意義。

正如最後張飛唱起“長坂坡”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想到《三國》,腦海中張翼德那瞋目橫矛的模樣與電影中張飛視死如歸的決心統一了起來,這樣穿越古今的力量,帶來的震撼難以言喻。

這便是《金剛川》最大的優點:認真刻畫每一個角色,且效果頗佳。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戰爭片,首先還是因為故事裡有人

無論是戰爭,還是戰爭片,最終能夠被大家銘記在心的,始終都是人。

《金剛川》的片尾曲是譚維維重新演唱的《英雄讚歌》。

英雄讚歌譚維維;呂思清;陳薩 - 英雄讚歌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之前這一段旋律響起,我腦海中浮現的總是王成這樣形象,他堅定著目光在那裡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朝鮮戰爭讓我們記住的也是人,從課本到書籍,我們說起志願軍戰士,總離不開那個著名的標籤:最可愛的人。

這個“最可愛的人”從來不是某一個將領,也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群體,而是一個個清晰的名字,一個個具有生命質感的普通個人疊加。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但在我們以往的電影中,導演和編劇總是熱衷於塑造一個完美無缺的角色,而當完美的人越來越多,很容易就讓人感到虛假和審美疲勞。

某段時間,大家其實更期待一個有著七情六慾的英雄出現。

一個人真的那麼容易就視死如歸嗎?是什麼樣的動機讓他們義無反顧地撲向敵人的槍口?一直以來,影片都對犧牲奉獻大肆讚賞,卻忘了釐清人物動機。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而《金剛川》,正是將“血淋淋”的人拉向“活生生”的人的一小步。

導演為什麼選擇用三種不同的視角來講述同一場戰鬥?這又不是懸疑片。主要原因,其實是為了能更好地塑造人。

還是拿張譯那場精彩的暴露自己與美軍開火的戲來說吧,在第一個章節裡,我們看到了事件,但只是遠遠地一瞥,意識到了“不對勁”。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而到了第二個章節,美軍的視角,知曉了經過也讓我們發現這“不一般”,直到第三個章節,我們才能更明白為什麼張譯要這麼“衝動”,人物的情緒和動機得以呈現,我們才帶入進他所面臨的危險之中。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情緒是可以累積的,不同的視角呈現出了一種疊加的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導演選用美軍視角的原因,這樣的處理並不是為了所謂的公平與客觀,而是能讓觀眾在進入第三段敘事的時候,更能體會到一種壓力和情緒。

遠觀和側寫都是為了寫人,都是為了可以更準確地帶入對角色的理解之中。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甚至我們都可以說,最後一段超現實的雕塑風格也是如此。

從觀感上來說,這一段高潮的處理像是尾聲,是在張譯等角色陣亡的時候導演給他們寫了一首詩,譜了一曲讚歌,這已經從寫實的激烈上升到了藝術的層面了。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好的戰爭片從來都是寫人的,宏大的戰爭場面、別樣的藝術風格都只是導演可以利用的工具,所有的行為和設計,都是為了更好地刻畫一個個可以留下來的人物形象。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在這個基礎上,我相信即使很多年後,我們恐怕也會記得一個叫張飛的人,缺胳膊少腿地立在火光中的炮臺上,橫眉怒罵,永不倒下。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E姐結語

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影視圈陷入了一種拍攝戰爭或革命題材電影的困境之中,政府大力支持,但民眾響應者寥寥。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拍攝者思維的固化。

當我們已經來到21世紀,導演們還是用著20世紀80年代的思維來拍電影,即便是找了港臺明星和流量鮮肉,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而2014年《智取威虎山》的出現則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那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原來這樣的題材也可以這麼風格化,這麼賞心悅目,“作者”這個隱於背後的角色,才逐漸被重視了起來。

著名導演的加入毫無疑問是此類題材電影脫胎換骨的最大原因,這些年許多香港商業片導演拍攝了大量的以往想都不曾想過的電影,劉偉強、許鞍華前赴後繼。

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風格,不管是試對還是試錯,都給電影本身帶來了不一樣的出口,其中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甚至還一舉奪得了當年金像獎的最佳電影與最佳導演。

而如今,內地導演也加入了這一陣營,《金剛川》三大導演坐鎮,讓影迷歡喜得很。

我想,在《金剛川》之後,我們應該可以對戰爭題材影片有更多信心了,可以期待未來有更多樣的風格,以及更獨特的呈現。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今天的話題是:

你認為怎樣的戰爭片最打動人?

來評論區說說吧~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做有深度的心靈SPA和有格調的故事!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張譯唱起“長坂坡”,我的眼淚止不住了

都市男女的心靈SPA

以學術的嚴謹看貴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