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喜欢香云纱,香云纱世界里的明星,你一定不知道

“寻寻觅觅,亲近香云纱,心向往之,念如香云纱,追寻美的回忆。”

最美香云纱

也许你喜欢香云纱,香云纱世界里的明星,你一定不知道

香云纱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

但是美的东西,总是要饱经风霜,才能在时代中凸显她的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从字里行间来感受香云纱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以下文章摘自廖雪林、李伯瑞、邹婧婧著

《香云纱》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在1953年,顺德伦教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18岁的梁珠在顺德伦教应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汉军区的第十五军当了一名机械兵。在军队,他不但练就了强健的体魄,还在部队的速成学习班里学习了文化知识。

1958年,梁珠退伍,被安排到广州做了一名警察,后来又在广州的一间机械厂工作。其间,他爱上了在顺德乐从糖厂工作的姑娘叶瑞彩。婚后,为了能和妻子在一起,梁珠毅然放弃了在省城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犯傻,可是梁珠从来没有后悔过。

也是在1958年,顺德伦教将包括晒莨厂在内的数十家私营厂收购组建成集体联合公司。但是没过多久,全国开始“大炼钢铁”运动,接着又是“文化大革命”,联合公司难以支撑。那是梁珠最困难的时期,想向亲戚们借5元钱都很艰难,因为大家都不富裕。

1979年改革开放后,梁珠迎来了事业的转机。村集体创办了新民经济发展公司。村委书记黄忠因为梁珠是军人转业,会讲普通话,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就把他请回公司做业务主管。此后,梁珠经历了最辉煌的10年。他在这个公司里从业务主管做到总经理、26个工矿企业的法人代表。

1992年,村集体进行企业改制,决定解散晒莨厂。这时,梁珠陷入了矛盾之中。当时,大多数人都觉得,在工业化大潮下,完全依靠手工制作的香云纱行业必定消失。梁珠却觉得这个传统行业既然存在了几百年,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他不甘心看着晒莨厂就这样“死”掉。于是,他劝说两个同伴黄田胜、陈伟明和他合作三个人凑了20万元买下晒莨厂,更名为“成艺晒莨厂”。

晒莨厂刚成立时市场效益并不好,勉强维持运营。当时香云纱行业不景气,整个珠江三角洲就只有梁珠和他的成艺晒莨厂仍在苦苦支撑。这时,一位叫长井健夫的日本商人要香云纱这种风格的面料制作和服。他偶然听说梁珠的晒莨厂,便找上门来,请他们代为加工4万米的莨绸长井健夫此举正好解决了梁珠的燃眉之急。

也许你喜欢香云纱,香云纱世界里的明星,你一定不知道

1994年,深圳的设计师梁子在朋友的仓库中发现了香云纱面料,深受震撼,她敏锐地感觉到这种传统面料所蕴含的附加价值,于是从梁珠的厂进料,设计香云纱服装,并成功地打入国外市场,使香云纱一举登上了法国国际服装节的T型台。

2008年6月,“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梁珠成了香云纱染整技艺国家级传承人。2009年6月11日晚上,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亲自把一个刻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代表”的水晶奖牌和刻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云纱染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金色纪念章颁发到梁珠手里。

香云纱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艺晒莨厂的经营问题解决了,但梁珠仍然有烦恼。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种稻谷的农民,收稻谷的商人赚到大钱了,而种稻谷的农民却只能赚点辛苦钱。正宗香云纱一米的加工费去掉土地租金和成本开支后,每米也就赚一块钱。

梁珠最大的愿望是建一个桑基鱼塘、晒莨场、香云纱服饰设计制作、博物馆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从养蚕吐丝到香云纱成衣的全过程,感受香云纱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喜爱香云纱。

“立足风城话旧时,相逢已是鬓如丝。回首往事无所负,大好基业望扶持。”梁珠的这首诗,表达了他数十年来发展和传承香云纱染整技艺的抱负,以及他对香云纱未来的美好祝愿。


也许你喜欢香云纱,香云纱世界里的明星,你一定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