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區晶橋鎮水晶村:打造黨建富民鏈 引領綠色富民產業騰飛

  近年來,水晶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打造黨建富民鏈,通過支部帶動、黨員示範、技術推廣、品牌創新,建成了全區規模最大的萬畝螃蟹養殖基地,水晶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村,水晶村“富財圩”獲得國家地理標誌。

溧水區晶橋鎮水晶村:打造黨建富民鏈 引領綠色富民產業騰飛

  產業鏈上建支部,黨建引領富民產業發展

  因水而興的水晶村在2003年起開始發展螃蟹養殖,2010年,水晶村結合水產等產業特點和黨員實際,將同一產業的黨員聚集在一起,在螃蟹養殖等產業鏈上建立黨支部,採取“支部+黨員+基地+農戶”的運行模式,使水晶村螃蟹養殖基地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養殖技術不斷成熟,品牌建設不斷加強,目前已建成萬畝螃蟹養殖基地,是溧水區規模最大的螃蟹養殖基地,帶動200多戶農戶走上致富之路,年戶均增收10多萬元。

溧水區晶橋鎮水晶村:打造黨建富民鏈 引領綠色富民產業騰飛

  2019年年初,晶橋鎮又引進了江蘇省淡水水產養殖研究所,在水晶村建設了1000畝“長江2號”螃蟹育繁推一體化示範基地,全面改良螃蟹品種,使水晶村萬畝螃蟹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當年,江蘇省淡水水產養殖研究所在水晶村養殖的700畝螃蟹就實現了平均畝產260斤左右,市場銷售供不應求。同時,建成了300畝“長江2號”育苗基地,水晶村積極推動省淡水水產養殖研究所養殖示範基地和螃蟹養殖戶們的深度融合,在飼料投餵、水草栽培、病害防治、水質調控、日常管理等方面實現統一養殖技術,通過科技引領水晶村萬畝螃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成立草繩加工協會,推動草繩編織助農增收

  上世紀80年代,水晶村的村民將秸稈收起來,編成草繩賣。為了更好地解決秸稈的“出路”,提高農民收入,2011年水晶村組建成立了“水晶村農民草繩加工協會”,成為南京市首批農民創業基地,建立了“村領頭、協會組織、農民致富”的模式,加大公共服務力度,促進農民創業增收。建立網站,加強宣傳和營銷,幫助創業戶統一銷售、統一價格,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草繩銷售全國各地,供不應求。為了進一步擴大我村草繩編織規模,讓更多的農戶從事草繩加工,近年來,水晶村出資購買了200多臺草繩編織機,發放給 200多戶農戶,其中近半是低收入農戶,充分調動了農戶編織草繩的積極性。

溧水區晶橋鎮水晶村:打造黨建富民鏈 引領綠色富民產業騰飛

  目前水晶村已發展草繩編織戶近300多戶,每戶一年消耗秸稈35畝左右,一年消耗秸稈8000畝,通過草繩編織,戶均淨增收入2-3萬元,既解決了農村焚燒秸稈汙染環境難題,又為農民致富鋪設了平臺,增加了農民收入,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遊富民

  春日的午後,水晶村水晶山窯老街安靜祥和,45歲的村民劉芝陪年近90歲的嬸孃在老屋裡打花牌,86歲的理髮匠周大扣仔細地給另一位86歲老人理髮,老式木質理髮椅已很少見到.經修繕後的老街,一股濃濃的鄉愁撲面而來。

溧水區晶橋鎮水晶村:打造黨建富民鏈 引領綠色富民產業騰飛

  近年來,水晶村結合村莊特色,科學規劃,建設美麗鄉村,深挖商貿集鎮歷史文化,以保留村民原真生活風貌為原則,適度進行空間優化,改造破舊立面,增加適當裝飾,將空置房屋改造為公共活動室、特色手工作坊,形成水晶村最具特色的民俗風情遊覽區。依託精品稻田,打造多元化田園風光,周邊集中水晶村最具特色的觀景點、民宿、村居、車站、休憩設施等。以富財圩國家地理標誌、晶湖牌螃蟹為核心品牌資源,打造螃蟹之鄉,開展蟹文化館、蟹田景觀建設,搭建一個集蟹文化傳播、旅遊體驗、產業展示、互動交流等多重功能的主題展示場所。引導村民進行稻草工藝品開發,豐富旅遊產品,依託成熟的秸稈草繩編制工藝,開發建設稻草樂園,主打親子游樂活動,融入農耕文化體驗。通過發展特色鄉村旅遊促農增收。結合水晶現代漁業基地運營,舉辦美食節、螃蟹大賽、鄉村振興論壇等活動,區域影響力不斷提升。

  溧水融媒體中心特約記者張福敏

  溧水融媒體中心編輯 楊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