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易经的问答

一、《易经》的内容是什么?

《易经》又叫《周易》,有两部分组成:《古经》和《大传》。易经有符号和文字两个系统,包含四方面内容:象、数、理、占。

二、易经到底说了些啥?

是讲“对应统一规律”(马克思讲对立统一规律,对立只是对应当中的一种状况)。

易有三易,曰:简易、变易和不易。

三、学了易经 ,是不是会算卦?

人们熟知的算卦,属于“占”,当今的叫法是“预测学”,仅仅是易经的四分之一。(“占”与“卜”不同,以后讲。)

至于算命的《命理学》(研究人个体生命规律)、看风水的《住宅环境学》(研究人与自然、建筑物之间的和谐)、看相的《相学》(生命全息观)、看病的《中医学》、道家的典籍《周易参同契》……等等,都是周易派生出来的。

四、为什么易经看不懂?

原因是方法不对。易经中的象数理占,“占”是小道,“理”是大道,“象”宇宙自然规律的呈现,“数”是认识世界的推理逻辑。需要四轮驱动,才能行进。只转一个轮子,只能就地刨个坑,怎么前进?!

五、听说研究易经的人们分为学院派和民间派?

这是当代区分研究者身份的说法。历史上,研究易经有义理和象数两宗,两宗之下又分六派。

六,到底哪一派讲的对?

历史上注解周易,正宗的有三千多家,书籍可谓是汗牛充栋。所以,要读就应该读名儒的注解。

如今国学复兴,学风多浮躁。读几本注解周易的书,套入自己固有的知识,便可以宣讲啦。今人所讲《白话易经》,大多是“拾人牙慧”加“望文生义”。

当今易学界的泰斗,讲了一辈子《易经白话解》,现在这样说:看来都讲错了。——这是我亲耳听到的。听到这样一说,对这位老先生肃然起敬!

七、到底有没有人学懂易经?

有!但只有孔夫子一个人全懂。孔夫子有十篇读书笔记流传于世,就是《易传》的十篇文章,号称“十翼”。

孔夫子研习易经,非常用功(韦编三绝。居则在席,行则在橐。),开启了“以德释易”的路子。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延续一直没有脱离这个轨道。但孔夫子对易经的这种“改造”,自己却“惴惴不安”(原话是: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

八、易经到底怎么学?

中央文史馆馆员、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教育部易学研究基地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先生这样说:研究周易,就应该象、数、理、占全面学习。

“现代易学第一人”张延生先生倡导的学习方法是:不从训诂、经文辞句入门,而自象数开窍,实践中寻理,汇现代科学,反馈研探实践。

闻达山人认为,研习易经可以这样:

首先是鸟瞰,其次是近观,然后是应用学科。

稍知《古经》而识根、熟读《大传》而知理、观象而明目,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

这样,就能入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