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的桂阳有这么个文庙

在古老的桂阳有这么一个文庙,即文宣王庙简称,又称夫子庙、孔庙,是祭祀我国杰出的思想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地方。史籍载,秦始皇焚书坑儒,至汉武帝时,依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声名日见显赫,为中国之后二千余年的封建正统文化——孔学奠定了基础。盛唐的玄宗开元中叶,唐明皇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于是,孔庙从此之后被称为文宣王庙。创建孔庙之风随之而盛行。元明清之际,全国所有府、州、县均建文庙。因此,自曲阜“故宅三间”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庙始,文庙便以厚德载物、倡导教化为己任。加之历代政府的推崇、无数学者代代相因的文明良知、民族文化自我保护的自觉意识、延续千年的庙学历史,给文庙发挥祭孔和讲学功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广阔舞台,也为推动地方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的桂阳有这么个文庙

桂阳自汉初建郡,二千余年矣,自古即人文荟萃,才俊咸集,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据清康熙《桂阳州志》载:桂阳兴学始于东汉,“独景仰卫飒为能留心学校也。夫学非徒以示观瞻耳,其所以长人材、厚风俗,悉本于是,是必为之隆享祀之文,详礼乐之数”,“按旧志桂阳析监自五代晋时创立夫子庙,在郡左。”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毁于寇,四年复建。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依旧址置府学。岁久稍圮,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州守罗大奎重修。至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冬十一月,文庙两厢起火,十四年修茸。其后州守袁继善以其规模狭隘,依旧制撤而新之。文庙大殿为三间,东西两厢为八间,前为庙门三间。门左为名宦祠,门右为乡贤祠,形成庞大的古建筑群,附设土地祠、敬一亭、魁星亭、棂星门、启圣祠、明伦堂、泮池等。千百年来,文庙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知州贾亨晋修茸,道光二十七年竣工。占地878.49平方丈,‘殿庑堂皇,规划如制’,红墙、琉璃瓦。庙门系排楼式,棂星门上有二龙戏珠浮雕。庙东南角临街墙上嵌有‘文武百官至此下马’石碑。庙内分三级,第一级为广坪,第二级为‘大成殿’,殿前台阶下有巨型汉白玉浮雕斜卧双龙;殿内有孔子和先贤先儒牌位。殿后为第三级,有‘崇圣祠’。自后晋以来,文庙先后为桂阳监学、军学、路学、府学、州学学宫。1926年,中共桂阳特别支委、桂阳县农民协会在此办公。民国后期,为完小部分校舍。1967年7月,县‘造反派’视之为‘四旧’拆除,后倚址建县人民武装部。”

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的桂阳有这么个文庙

规制齐备,建筑精美的桂阳文庙,竟被一批无知群小所毁,恢复旧观,恐已无望,我辈思之,徒唤奈何!我生也晚,不能亲睹桂阳文庙之宏制,此为良可叹息者,而遍寻诸史,欲求一图而不可得,此又复为叹息也。幸有刘经国君,为时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邱陵峰之内弟,衡山人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求学于艺专,假期来桂探亲时,用水彩写生,绘文庙大成殿全景,该作长17.6厘米,宽13.6厘米,画心下有小字:桂阳文庙,刘经国画于1957年10月15日。此图虽为刘先生五十年前即兴而作之小品,却是目前桂阳文庙仅存之唯一图片,弥足珍贵。从画面可见文庙大成殿因年久失修,护栏残破,但规制还在,气势恢弘,为明清时期典型斗拱结构,画栋飞檐,脊龙昂首,壮丽疑重,古色古香。殿前建有月台,是祭祀孔子舞乐之地。月台下台阶古时称“丹陛”,正中有整块镂空的双龙(图中,作者运用绘画手法将二龙合而为一)汉白玉石浮雕与地面连接。大成殿作为文庙的主殿,三宽三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顶置九脊,鸱吻螭兽俱全,脊皆以缠枝莲纹砖砌筑。正脊中设桥形小珠,惜已为风雨所蚀,不复得见。屋面尽覆琉璃筒板瓦。柱头、补间铺作华丽,棂格隔扇、腰华板、裙板等皆有简单雕饰。周围绕以回廊、高台基,大有庄重、肃穆、文雅之风韵。

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的桂阳有这么个文庙

刘君于我,忘年交也,知我常怀向古之心,特将大作复制相赠。我将此图置之案头,时常把玩欣赏,恍惚之间,心与神交,神与古交,仿佛书声琅琅,清音袅袅,绕梁三匝,终日不绝,此亦为平生一大乐事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