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備課的四種境界,境界越高水平就越高,看看您是哪一種

墨子在《七患》中指出:“備者,國之重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備課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是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只有備得深,才講得透,析得準,練得精。

教師備課的四種境界,境界越高水平就越高,看看您是哪一種

不同的教師,素養和能力不一樣,備課的境界也不一樣。同一個教師,在其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學識和經驗在發生著變化,其備課的境界也在變化著。

教師的備課有四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寫在本上

“寫在本上”這種境界是指把教案認真地詳寫在備課本上,這是新教師常經歷的。由於缺乏經驗,缺乏課堂調控能力,有一股工作熱情,又誠惶誠恐,害怕課上得不好,又擔心領導檢查備課本,批評自己備課不認真。

第二種境界:寫在書上

當工作了一些時間後,有一些工作經驗了,發現上課時去瞟備課本實在不方便,便把需要強調的知識點標註在教科書上,把需要向學生提問的問題旁批在教科書上,把需要注意的重要任務、關鍵的環節寫在教科書上。

第三種境界:寫在心上

蘇霍姆林斯基談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齡的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教師們和視導員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課後,鄰校的一位教師對這位教師說:“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長時間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那位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課題的直接準備,只用了大約十五分鐘。”顯然,這十五分鐘,不會是忙著寫教案,而是熟悉一下教材。他成功的秘訣是“對每一節課,我都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

這類教師是把教案寫在心上了。這類教師對教材相當熟悉,甚至達到背誦的程度,已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具備嫻熟的課堂駕馭能力,講起課來胸有成竹,得心應手,能巧妙地利用課堂生成,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碰撞出學生心靈的火花。教師在課堂上是智慧的點撥者、思想的引領者。要達到此境界,需下一番苦功夫,甚至花上一輩子的精力。

教師備課的四種境界,境界越高水平就越高,看看您是哪一種

第四種境界:寫在紙上

這是備課的最高境界。這類教師學識淵博,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裡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他知識儲備中滄海之一粟。在課堂上能一語道破“天機”,切中肯綮,遊刃有餘。更重要的是還具有理論的高度、知識的深度、視野的寬度、思維的活度,有較好的表達技巧、研究能力和較強的創新能力。這類教師不僅能讓學生上“道”,還能讓學生學會悟“道”。

在這類教師眼中,備課是在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是在深度解讀文本,是在深度參悟教育,研究出具有“範式”的教學方法、形成具有獨特個性的教學風格和提煉出具有指引作用的教育理論。他們把備課中得到的靈感、參悟出的道理、創新出的教法記在紙上,寫成教育論文,甚至寫成教育專著,進行交流、發表,指導、引領其他教師成長,推動教育的發展,甚至引發教育的革命。

魏書生、邱學華、陳少堂、餘映潮、李鎮西等名師就是進入了這種備課境界的教師。第一、第二種境界的教師是在教教材,第三種境界的教師是在用教材,第四種境界的教師是在寫教材。相當一部分教師在工作幾年後,蛻去初出茅廬的誠惶誠恐之後,備課境界由“寫在本上”升到“寫在書上”之後,就停步不前了。這類教師,能當一個勞動模範;能進入第三境界的,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若能跨入第四境界,離教育家就不遠了,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昇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