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大師孫宇晨

營銷大師孫宇晨

股神 巴菲特

昨天孫宇晨以歷史高價4567888美元(合人民幣約3153萬元)拍下巴菲特的午餐,頓時幣圈沸騰,微博熱搜,朋友圈熱議,甚至對加密貨幣不聞不問的傳統媒體也把流量導到了這個90後幣圈明星身上。

說實話,我接觸過孫宇晨,但是我身邊倒有不少接觸過他的人。從他們的描述和一些媒體採訪報道中,我試圖還原這個人的性格特點。

2015年8月初,公司例會,所有記者同事都悉數到場。那時,我還是個剛入職2個月的職場新人,什麼都不懂。只聽一個跑文娛口的記者A和其他記者在討論一個叫孫宇晨的“90後創業者”。

“何韜和他都是北大的校友,所以孫宇晨說他才會給何韜採訪他的機會。”

“我見過孫宇晨,他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那年,“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成為社會熱議的一個詞語。

“他真的是一個挺會營銷的人,雖然產品做得不怎麼樣。”

引起那次編輯部大討論的原因主要是GQ主筆何韜寫了一篇名為《風口上的孫宇晨》的文章(該文章已在文末鏈接,感興趣的可以打開閱讀),引起了孫宇晨本人的強烈反彈,稱這篇文章汙名化他本人,何韜也因此陷入了輿論漩渦。不過在當時的新聞界,大家都覺得這篇報道沒有太大的問題。用何韜的話說就是:“這篇稿子主要是激起了受訪者激烈的情緒反彈,因為和他本人所期待看到的“高大上”形象存在落差。但在文章的技術操作層面上,我認為不存在硬傷,文中每一處細節都經歷了反覆的驗證,經得起考驗。”

其實早在此之前,孫宇晨已經是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了。年輕時,他是北大的憤青,見誰噴誰,後來碰壁,轉向誰成功向誰拋橄欖枝。這有個典型的例子:孫宇晨一開始崇拜的偶像是韓寒,但後來他覺得韓寒太寒酸,轉向崇拜郭敬明,認為郭有很強的商業頭腦。正如媒體報道的那樣,孫宇晨從來都想做第一。如果不是第一,他寧願換一個賽道。這種對成名財富以及權力渴求的慾望,讓他不停地給自己換標籤“90後創業者”“亞洲週刊封面人物”“馬雲門徒”等等。

在幣圈用戶的心目中,經過這次巴菲特午餐的拍賣,孫宇晨已經成了他們崇拜的偶像。我一大早醒來,看到朋友圈全部都再說“孫老闆,牛逼”“孫老闆年輕有為”諸如此類。而互聯網圈則對此表示質疑,認為此舉只是一場策劃營銷,就像孫宇晨之前蹭ofo熱度,蹭幣安熱度一樣。

“孫老闆,就是個戲精嘛。”

“但你別說,這個戲精還真的要把事做成了,鋪天蓋地的都是對他歌功頌德的文章,大家會忘記他的黑歷史,只會讚頌他的成功。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你在高位的時候,所有人都在捧你,就算有質疑,也會被溢美之詞淹沒;而當你跌落谷底時,那麼所有的黑料都會鋪面而來,連你童年的事情都可以給你扒出來。”

從那次編輯部討論過孫宇晨之後,我再聽到消息就是他和賣情趣用品的馬佳佳炒CP了。這兩個90後的營銷大師,都發出過聳人聽聞的言論。“吸睛”“炒作”是他們通往成功大門的一條主路。不過,不同的是,雖然兩人最後創業項目都以失敗告終,但孫宇晨卻靠比特幣扳回一局。現在轉身成了“巴菲特午餐最高拍賣者”,併成功將全世界的眼光匯聚到他的身上。用一位媒體人的話總結:

“在央視打花2000萬打廣告都不一定有這效果,畢竟老外也不一定認識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