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葡萄牙滋生出一種被稱為“伊比利亞文化”的觀念。

西班牙、葡萄牙滋生出一種被稱為“伊比利亞文化”的觀念。

今天我們來聊聊大航海時代崛起的兩個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

這兩個國家在地理上屬於歐洲的邊緣,人口不多,地方不大,但是在16世紀,那是生機也勃勃,野心也勃勃。它們通過大航海,打通了東西方海上交通線,開拓出南北美洲兩個大陸,把全世界聯為一體,創造出兩個龐大的帝國。

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要知道,15世紀時的葡萄牙,人口只有100萬左右,本身也沒有什麼重要資源。經過大航海,葡萄牙卻演變成龐大的帝國,版圖從南美的巴西,一直到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稱霸印度洋,一度壟斷了全球的香料貿易。

西班牙的國力比葡萄牙大得多,雖然起步稍晚,但帝國的成就比葡萄牙還要大。這就要說到兩個人,科爾特斯和皮薩羅,他們只率領少數部隊,就橫掃中美洲和南美洲,征服了人口數百萬的印第安人國家,簡直是奇蹟。巴西以外的整個拉丁美洲,都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語和天主教文化傳播到整個大陸。

可是,咱們中國人有句俗話說“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倒炕”。沒過多長時間,這兩個國家就被後起的英荷法德等國家超過。到了今天,西班牙、葡萄牙頂多也就算歐洲的二三流國家。

興起得那麼快,衰落得又那麼快,為什麼呢?

先說葡萄牙,它的問題比較簡單,就是國家太小,人口太少。雖然建立起了橫跨幾大洲的帝國,但畢竟力不從心。小小的葡萄牙必須同時向東方、美洲和非洲派遣兵力,控制地盤。即使是幾千人的傷亡,對葡萄牙來說也是重大損失。

西班牙、葡萄牙滋生出一種被稱為“伊比利亞文化”的觀念。


比如1514年,葡萄牙人在北非的據點被阿拉伯人攻陷,全城居民幾乎被殺光。葡萄牙就只好放棄北非,這是葡萄牙帝國衰落的開始。

到1578年,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安還想最後搏一下,舉全國之力組成十幾萬人的大軍進攻摩洛哥。結果慘敗,一半軍隊喪生,國王本人也陣亡。葡萄牙從此元氣大傷。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對葡萄牙的國力也是重大打擊。地震之後的火災把里斯本全城燒燬,死亡人數高達10萬人。葡萄牙著名航海家達·伽馬的詳細航海記錄,就是在這次火災中被燒掉的。

葡萄牙帝國從此一蹶不振。

相比起來,西班牙帝國的衰落就更值得分析。因為西班牙的國力比葡萄牙大得多,不是幾次小災難就能打擊的,一定另有原因。

現在看,大概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在征服美洲殖民地的過程中,傳播天主教是西班牙人的主要動力之一。宗教的狂熱讓西班牙人幹勁十足,不怕艱難險阻,建成了龐大的帝國。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西班牙人更加堅持狂熱的信仰。15世紀以後,“宗教裁判所”在西歐其他國家趨於衰弱,但在西班牙卻不斷強化,各大城市紛紛建立宗教法庭。西班牙統治者把“鎮壓異端”,當成自己最重要的任務。

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活活燒死3萬5千人,受酷刑和服苦役超過30萬人,被流放的更是高達500萬人。整個西班牙國家都陷入宗教狂熱不能自拔,國家、社會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財富的處理方式。

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另一個重要動力,就是掠奪金銀。他們也確實從美洲得到了大量的金銀,整個殖民地期間,西班牙從美洲掠奪走了250萬公斤黃金和1億公斤白銀。

這麼多錢,得來又這麼容易,簡直就是打開水龍頭,直接拿桶接著就可以了。比如1515年,當時西班牙在牙買加的總督,甚至總督這個官也不幹了,拋棄牙買加也要跑到大陸上去挖金子。

那後果是啥呢?就是和直接獲取金銀相比,任何生產活動都太艱苦、太漫長了。

有了金銀的西班牙人,就有大量的消費需求,但本國生產根本無法滿足,怎麼辦?

兩個辦法,第一是引進勞工,第二是進口。

當時在西班牙國內,從事生產勞動的往往都是外國人。大部分的木匠、泥瓦匠、石匠、制繩工,都是法國人;經營食品、羊毛、鐵器的,是熱那亞人。17世紀中期,僅馬德里就有4萬外國工匠。

西班牙本國人寧可受窮,也不願意勞動。就算工作,他們也要找輕鬆的行業,滿足於少幹活就能餬口的生活方式。於是,在西班牙、葡萄牙滋生出一種被稱為“伊比利亞文化”的觀念。

這種觀念熱衷享樂、鄙視生產、歧視勞動者,追求奢華、追求娛樂,從根本上講是一種反生產的文化形態。前幾年,巴西中央銀行行長還慨嘆說:我們(指巴西人)恐怕很難擺脫伊比利亞文化的影響。

還有一個,就是財富效應的紅杏出牆。剛才我們說,西班牙人滿足自己消費還有一個途徑,就是進口。從哪兒進口?從當時手工業比較發達的荷蘭和英國。

1675年,一位西班牙人得意地誇耀說:“讓倫敦滿意地生產纖維吧,讓荷蘭滿意地生產條紋布吧,讓佛羅倫薩滿意地生產衣服吧,讓西印度群島生產海狸皮和馱馬吧……馬德里是所有議會的女王,整個世界服侍她, 而她不必為任何人服務。”

結果,荷蘭、英國的手工工場迅速興旺起來。西班牙人從美洲弄來的大量金銀,但只是過路財神,荷蘭、英國卻成了最終的受益者。他們的生產發展起來,在生產的推動下,英荷兩國的政治持續改良,最終成為真正的強國,後來居上。

你看,財富這個東西,其實是有兩副面孔的。來自美洲的金銀,在西班牙只是用來消費的金錢。但是在英國和荷蘭呢?財富轉化為投資,成為發展生產所需的資本。

當財富只是金錢的時候,消費完了就完了,什麼也沒有留下。而當財富是資本的時候,它就像血液一樣,在整個社會的體內流轉。不僅生產出新的財富,而且還養活了大量的人口。不僅養活大量的人口,還讓這些人參與廣泛的協作,建構起有活力的社會組織。不僅有廣泛的協作,還在為整個社會積累知識和制度環境,最後才是國強民富。

西班牙、葡萄牙滋生出一種被稱為“伊比利亞文化”的觀念。


這就要說到我們中國了。

前些年有一個主流的聲音說,我們中國雖然是世界工廠,但是乾的都是苦活、髒活、累活,利潤還非常微薄。我們生產的東西漂洋過海到了美國,美國就印點花花綠綠的美元給我們,我們還要把美元再去買美國的國債。到最後,其實是空忙一場。

是空忙一場嗎?當然不是。

這些年我們親眼所見,中國製造從只會生產點塑料盆、衣服、襪子,到建立起空前強大的生產體系,幾乎什麼都能生產。大量的農業人口轉化成了工業人口,參與到全球的協作鏈條中。這就是實實在在的財富效應。

當然美國並不是西班牙,但是幾百年前的那一幕,確實也在以另外一種形式上演。有人快樂地消費,有人辛苦地生產,消費者擁有現在,而生產者擁有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