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節日意義上的清明起源於古代的寒食節。關於寒食節的來源說法不一,有周代禁火說、古代改火說、介子推說等。

清明之俗

掃墓祭祖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節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祭祖掃墓和郊遊踏青結合起來。清明時節,春暖花開,春和景明,正是人們出戶郊遊“勝日尋芳”的好時節,所以國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蹴鞠

“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蹴鞠也即用腳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據說蹴鞠始於黃帝,最初用於軍事訓練。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植樹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這是因為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植物成活率高,成長快,所以俗語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之憶

清明祭英烈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中華民族的傳統注重慎終追遠,祭奠先人也體現出“孝”文化的傳承。清明祭英烈,遺志永流傳。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無數的英雄曾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做出奉獻。郁達夫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的!“所以在清明節這個追思懷遠的日子,我們更不能忘記中華大地上無數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要做一個尊重歷史,尊敬英雄的人。

寄語思故人

吾行負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 韓愈——《祭十二郎文》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的雨,裹挾著思念

杜牧手中的杏花酒

或許化作了此時你眼中的點點相思淚

清明時節

你......在緬懷誰?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更與何人說?

清明憶,憶清明

往事東流,舊寒一縷,淚溼簾絮

縱是好景不常在

思無妨,念亦無妨

春風依舊,不曾遠離

念茲在茲,沒齒不忘

清明時節

既是一年春好時,也是追思懷遠的日子

我們既要好好享受春景,也要好好懷念故人!

清明節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