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进步 手艺人缺失 文化需要传承

  • 在网络高速发展路上,有些东西,慢慢就消失了。我记得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手机基本是买不起,只好借助公用电话,满大街都是公用电话,还要买张卡。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接电话都要喊,有个高音喇叭那种。

有些时候,我们随着科技发展,生活的忙碌中,我们忘记了,没有只细品。人们开始有点迷茫,浮躁。

我也好久没有回过家了,有家真好。无论在外面怎么样!回到自己的家乡,才感觉自己的存在。看到自己的家乡人,才有了自己的归属感。

无意间看到,家里的农田,都没有种粮食了,到处都是树木草,以前小时候,经常看到为了一点界限,拼命的骂村,甚至动手。

以前牛可忙活了,牛就是家里的一名成员,每家每户都有养,我经常放牛,牛吃别人家的东西,回家挨打。经常去山上捡干才,回家做饭。记得手上 不知道被刺,弄了多少个眼,太正常不过了。家里不是背,就挑,想起觉得回味。

以后再看这些犁田,都要收费了,觉得稀奇。机器取代了太多的行业。

以前打石头的匠人,现在都转型了,我的地方,还可以,人家创新设计,做成艺术品,有观赏性,做成了文化内涵。

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时代,不会变通思路,创新。就走到了尽头了!

我刚出来那会,经常去网吧上网,我还不会用QQ聊天,连注册都不会。去网吧的人,经常排队等候,尤其是节假日,上通宵。

那个时候手机都是按键那种,手机屏都很小个,Mp3都很流行,听歌。现在呢?有时候,我们太忙碌状态,没有过多时间想这些,事件。记得小时候,有个黑白电视机,就不得了,就一个电视机,就很牛了。那个时候 你家有个彩电的话,我估计好多女的,都愿意嫁给你。更不要说,冰箱,那些话。

现在都普及化,人人都买的起,也用的起。

我有次看到,这些农用家具,都有人收藏了,集中一个地方,做成了文化内涵,让大家观赏性,我也不知道收门票没有,即使没有收门票,他们那里也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人到哪里 ,就产生了消费吧!

以后看到这些,都是一种奢侈品!

我记得小时候 经常去,打米 磨面。都要背到很远的村庄哪里加工。打米“就是稻谷 拿去加工” 一开始都是 水磨,就是河边弄个 水带动那种。后来才是电动机带动,我隔壁家,是柴油机带动。最后就是小型的那种,家家户户都有打米机。现在人们,都不种田了,村里都没有几个人,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