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姓氏考略

高姓

三明姓氏考略

一、淵源

高氏出源有七:

(一)黃帝時代已有高姓。

《世本》中有“黃帝臣高元作宮室”的記載,《穆天子傳》中也有“車右高奔戎”的記載,可見遠古時已有高姓。

(二)高氏出自姜姓,為姜太公之後。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載:“高氏出自姜姓。齊太公六世孫文公赤生子高,孫傒為齊上卿,與管仲合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食採於盧(今山東長清縣西南),諡曰敬仲,世為上卿。”高傒成為渤海高氏的始祖。

(三)高氏出自以王父字為氏,年齡時齊惠公之後。

據《通志·氏族略》載,年齡時齊惠公之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後裔取其字為姓氏,為山東高氏。

(四)其他姓氏改姓高。

據《北齊書》載,十六國時,後燕天子慕容雲自稱為高陽氏後裔,遂改姓高,稱高雲,其後裔有改複姓為單姓,稱高氏。

北齊文宣帝高洋因鮮卑族元景安、元文遠有功於北齊,特賜他們姓高。

鮮卑慕容氏、高麗羽真氏,改姓高;魏時,鮮卑族有樓氏,後改高氏;女真族石烈氏、納羊氏,滿族高佳氏、佟佳氏和北宋時進居開封的猶太人等改姓高。

北齊時,高隆之本姓徐,因其父與高歡交厚,遂改為高氏。高隆之死後因無子,北齊天子高殷下令由他的兄子高子遠承襲了陽夏王的爵位。高子遠的後代就在今河南杞縣一帶發展起來,成為當地的看族。

唐朝宦官高力士是馮盎的曾孫,本姓馮,後被高延福收養,所以改高氏。

(五)複姓簡化而來。

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實行改革,推行漢化政策。其中一項措施就是改北方胡人複姓為漢族單姓。如複姓中的高車氏、高東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都簡化為高姓。

清朝光緒年間到***初年,滿族姓氏出現了大量改用漢姓的變化,有的以滿姓字頭音譯為漢姓,如高佳氏就改為高氏。

(六)少數民族中有高姓。

我國京族、黎族、苗族、仡佬族、哈尼族、白族、東鄉族等少數民族中都有高姓。

(七)高氏為朝鮮高句麗的後裔。

據《通志·氏族略》載,朝鮮半島封建國家高麗有羽真氏後改高氏的。高句麗原為中國東北渾江流域的一個古老部族,漢朝時屬玄菟郡管轄。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其部落首領高朱蒙在紇升骨城 (今遼寧桓仁)定都稱王,建立高句麗國。西漢建平四年(3年),高句麗遷都國內城(今吉林集安),南北朝元嘉四年(427年)才從國內城遷到平壤。高氏為高句麗國的王試冬其中有一部分王室後裔遷居中國,如高雲,其祖父高和是高句麗之支庶。北周時被封王為鉅野縣侯的大將軍高琳,其祖先也是高句美人;高琳因戰功顯赫,他的一個兒子被別封為許昌縣公。高琳的後代就在山東鉅野和河南許昌一帶發展起來。唐朝大將高仙芝也是高句美人,他隨父親到安西,後成為唐朝的著名軍事將領;其後代定居於北京市密雲縣一帶。

另外,我國的少數民族中亦有高姓,除前面已述及的朝鮮族外,其得姓原因,大多為沿襲漢族姓氏的結果。

大多數漢族高姓都奉高傒為得姓始祖。年齡時期,姜太公的第六世孫文公呂赤的兒子受封於高邑(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稱為公子高。公子高的裔孫高傒為齊國上卿。年齡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高傒與齊襄王的弟弟小白從小相好,就和國氏秘密召小白從莒國回來繼續王位。高傒因平亂迎君有功,被封為上卿,並賜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為姓,食採於盧(今山東長清縣西南),稱為高氏。年齡戰國時期,高氏主要活動在齊國的疆域。齊國疆域最初只在今山東北部,東與紀、萊,西南與魯,北與燕、衛為臨。周公旦攝政時,三監作略冬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國疆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周靈王五年(公元前567年),齊靈公滅萊國,疆土擴大到山東東部。疆域東到海,西到黃河,南到泰山,北到無棣水(今河北鹽山南)。似乎高氏都是以仁義忠孝傳家。年齡時就有齊國(也有人說是衛國)的高柴以仁孝稱世。高柴,字子羔,又稱子皋、子高、季高,以尊老孝親著稱,拜孔子為師。他曾任衛國獄吏,不徇私舞弊,為官清廉,又執法公平,有仁愛之心,堪得民眾擁戴,也得孔子欣賞。東漢永帝十五年(72年),他被祭奠之。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為“共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為“共城侯”,鹹淳三年(1267年)以“共城侯”從祀孔子。西漢時山東新泰龍廷的高堂生,專治古代禮制,漢初《禮》學最早的傳授者,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漢興,魯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訖孝宣世,後倉最名。戴德、戴聖、慶普皆其***,三家立於學官。”所以,《史記·儒林傳》稱:“言禮自魯高堂生”。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高堂生從祀文廟,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封萊蕪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儒祀西廡。

東漢時,高傒的後裔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高氏的發展中心開始移至山東渤海一帶,渤海高氏成為高姓世系中最龐大的一支。山東高氏並且高氏以書香門第著稱。西漢主流學術為儒家經學,而平原郡般縣(今山東省樂陵縣南)的高氏高嘉、高容、高詡祖孫三人都是《魯詩》專家。高嘉曾任漢元帝《魯詩》教師。他的孫子高容、曾孫高詡繼續家學,傳名於世。

實在在漢代,高氏已不僅在齊魯之地發展,而且已傳進了江蘇、河北等地。西漢末,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高相研究《易》,創立《易》高氏學派,其子高康承傳他的說學。東漢涿郡涿(今河北涿縣)人高誘,於建安十年(205年)任司空掾,旋任東郡濮陽(今屬河北)令,後遷監河東,著有《孟子章句》(今佚)、《孝經注》(今佚)、《戰國策注》(今殘)及《淮南子注》(今與許慎注相雜)、《呂氏年齡注》等。吳郡無錫高彪、高岱父子則是江東一代名儒。尤其是高彪(?~184年),郡舉孝廉,試經第一,除郎中。校書東觀,數奏賦頌****模笄ㄈ文諢屏睿小恫剮菏橐瘴鬧盡返戎鞔謔饋?

東漢後期,高傒的第二十五世孫高洪出任渤海郡太守,定居於郡內的蓚縣(今河北景縣)。高洪後裔世代在朝為官,而且地位都十分顯赫。他的第四世孫高褒曾任太子太傅。高褒孫高承曾任國子祭酒、東莞太守。高承之子高延曾任漢中太守;高納任曹魏政權尚書郎、東莞太守。高納之子高達任曹魏吏部郎中、江夏太守。渤海高氏成為最為龐大的一支高氏世系。在秦漢至三國時期,對社會影響很大的還有陳留(今河南省杞縣南)高氏家族。陳留高氏最強的算高固家族。高固因不滿王莽當政而被殺害。高固之子高慎歷任太守多年,持身清廉。高慎有3個兒子:宗子高式是個孝子,其子高靖曾任蜀郡都尉;次子高昌、第三子高賜都曾任刺史、太守之職。高賜之子高躬曾任蜀郡太守。高躬之子***曾任幷州刺史。高式之子高靖,曾任蜀郡都尉。高靖之子高柔在曹丕稱帝后曾為廷尉(國家主管司法的最***吏)23年,後任太常、司空、司徒。

西晉“永嘉之亂”後,北方的高姓族人固然逐漸向南遷徙,但渤海高氏主要還是大規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帶移民。光熙元年(306年),***補任尚書郎。“永嘉之亂”後,他和叔父高隱一起率領家鄉父老數千家北徙幽州,和當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匯合,形成勢力強大的漁陽(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屬漁陽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為西晉上谷太守、關中侯,其第五世孫高閭在北魏任中書監(宰相),和名相高允並稱“二高”。

南北朝齊永元二年(550年),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建都鄴(今河南安陽縣境內),建立北齊國號齊,中國北方多了一個高姓執政的王朝。高歡,字賀六渾,勃海修人(今河北景縣)。他的六世祖高隱曾為晉朝的太守;曾祖父高湖在慕容寶亡國時降附魏朝,祖父高謐官至魏朝待御史,父親高樹生是個“性通率”、“不事產業”、遊手好閒的遊蕩子弟。高歡喜歡舞槍弄棒,是個鮮卑化了的漢人。早年,高歡在六鎮中從軍,後投靠爾朱榮,被提拔為爾朱榮的衛隊長(都督)。爾朱榮為魏莊帝誅殺後,高歡伺機當了六鎮降兵的統軍,終極取代東魏,完成帝業。馮氏的北齊固然壽命不長,僅享國28年,但是馮氏家族的勢力卻浸透北齊的各個關鍵的部分,形成一個龐大的馮氏政治團體。北齊亡國,馮氏子孫***移民至陝南和西蜀一帶。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元宏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遷都至洛陽。他施行漢化政策,把內遷的鮮卑各部姓氏一律改為漢姓,史稱“河南虜姓”。鮮卑的婁氏改姓高氏,形成了有別於渤海高氏的另一支高氏——河南高氏。高構,字孝基,北海(治今山東昌樂西)人。他性格幽默,智謀過人,有辨才,好讀書,歷任北齊河南王參軍、徐州司馬、蘭陵、平原二郡太守。隋文帝楊堅登基後,高孝基在隋任冀州司馬,後升任比部侍郎,一直當到吏部侍郎。至此,高姓已形成五看族,即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

唐代,李氏王朝的建立又為渤海高氏的崛起提供極好的時機。渤海高氏的高士廉家族本來就是有名大士族。高士廉的祖父高嶽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堂弟,封清河王,官至左僕射、太尉;高士廉的父親高勵是北齊的樂安王,也曾任左僕射。隋煬帝時,由於高士廉與逃亡到高麗的兵部尚書斛斯政關係密切,引起隋煬帝隋猜疑,便把他放逐至交趾。李唐政權建立後,由於與李氏家族的特殊關係(高士廉是陶公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長孫無忌的親舅舅),高士廉被命巡按嶺南諸州,後來升遷為雍州治中。高士廉善行政、文學,又是李世民的心腹,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貞觀十二年(638年)以其佐命之功授申國公,拜尚書右僕射。渤海高氏家族始終是李唐王朝的核心成員,繼高士廉之後,又有4位高氏成員封侯進相:高季輔(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的第八世孫)及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遷衛州一支)、高智周(晉陵義興高氏)。渤海高氏還有6位族人在李唐政權中為將領,其中4人封王。高開道封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後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為感義郡王;高駢(高崇文之孫)受封渤海郡王。

唐代,高氏也開始進進福建。唐初,高肇從江蘇常熟一帶遷徙進閩,為進進福建最早的一支高氏。據長樂《龍門高氏族譜》載,高肇為孔子學生高柴的後裔。高柴的第二十世孫於東漢時由衛遷吳(今蘇州一帶)。至唐代,高肇又從吳地徙至閩中(福州一帶)。高肇之子高閣有2個兒子:宗子高良器於唐貞元十八年(802年)遷居長樂龍門村;次子高良材居東渡上黃。這一支高氏的後裔分遷福州、福清、福安、寧德、古田、莆田、同安、廣東潮州及海外各。中和元年(881年),又有河南光州固始的高鋼(844~936年,字一清)為避“黃巢之亂”,攜家遷居福唐郡(治今福州)懷安縣鳳岡,此地後得名“高宅洋”。後梁開平年間(907 ~911年) ,高鋼被王審知授予從政郎之職。高鋼的第五世孫高虢(字德調)於後周顯德年間(954 ~960年)殉職於泉州,賜葬晉江;其後裔遷居泉州安平,子孫散居於晉江永寧、霽江、南安埕邊、同安高浦,以及龍下、高坪、詩山等地。

唐朝光啟元年(885年),王潮、王審知進閩。河南固始的高曦隨軍而行。高曦有3個兒子:宗子高欽任廣東肇慶府司法參軍,後遷居福建長樂;次子高旰任漳州府知錄,居蒲縣;第三子高晴任荊州府尹史,居福州府侯官。高欽有2個兒子:宗子高全遷居泉州同安;次子高愈的宗子高銅歷任廣東雷州府遂溪縣尹、大理寺少卿、中書門下驗證諸房事。這一支高氏的後裔散居於興化府莆田、漳州龍溪以及廣東南雄保昌縣沙水鄉珠璣巷等到地。

宋代,高姓分佈主要集中於安徽、河北、陝西、河南、四川五省(其中以安徽省為高姓最多的省份),五省高姓佔全國高姓總人口的62%。同時,高姓也逐步向江南各省遷徙。北宋靖康之後,隨著宋室的南移,合肥高士廉的第十三世孫高瓊家族也南徙。高瓊在宋朝廷中舉足輕重。高瓊家族中五世七人封王:高瓊為武烈王,子高繼勳為康王,孫高遵甫為楚王,重孫高士林為普安郡王、高士宏為武安郡王,玄孫高公****棠ね酢⒏吖臀灤絲ね酢=ㄑ啄曇?1127~1130年),宋高宗下詔在杭州武林門內建高氏“五王祠”,內祀高世則五代先祖高瓊、高繼勳、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紀。高公紀有3個兒子(也有譜載高公紀只有2子):高世榮為海陵、錢塘高姓開基始祖;高世定為臨安高姓開基始祖;高世則為溫州、山陰高姓開基始祖。高世則(1080~1144年),字仲貽,號無功,蒙城(今屬安徽)人,英宗後高氏之族,幼以恩補左班殿直,至內殿崇班,知西上合門事。高宗為康王時,高世則曾隨從出使金國,後為元帥府參議官。高宗即位後,他為提舉萬壽觀,紹興二年(1132年)除保靜軍承宣使、溫州供職,六年充萬壽觀使,九年進開府儀同三司。據《越州蕭山高氏家譜》載,北宋靖豐年間(1126~1127年),高世則及同輩兄弟二百餘人南渡至江浙一帶,家族有數百人一同南渡。高世則家族散佈在江南臨安、錢塘、溫州、山陰、上虞、平湖、海寧、仁和、餘姚、餘杭、台州、處州、寧波、無錫、蘇州等地,成為現浙江高姓的主體。高世則宗子高百的後裔世居溫州,次子高千的後裔居山陰西(在今浙江蕭山)。高懷德家族也是北宋末從由汴京徙居高家堰(今江蘇淮陰有高堰)。據《維揚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譜》載,高懷德的父親高行周(字尚質)“幽州人也,生於媯州懷戎軍之雕巢裡,曾祖順厲世戍懷戎。”高懷德為揚州這一支高氏的開基始祖。

至宋代,福建高姓漸趨繁盛,在唐代已進閩的高鋼後裔和高肇後裔,又有大批高氏族人遷徙至福建、廣東等地區,形成龐大的客家世系。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山陰(治今浙江紹興) 高耀祖、高重光叔侄遷徙至福建。據廣東陸豐《高氏族譜·流源》載,高瓊之子高繼倫之孫高耀祖和高繼和之重孫高重光於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陰避居福建,分別居福清、漳浦。高耀祖居漳浦九都(今杜潯鎮),後裔遷徙至廣東潮汕等地;高重光居福清,後裔傳衍於閩東一帶;他們是北宋名將、武烈王高瓊的後裔,成為閩南和粵東潮汕地區高氏的開基始祖。

南宋時,福建的高澆遷居粵北南雄府保昌縣沙水鄉珠璣巷。據廣東花都《楊村高氏族譜》稱師孔生於南雄,說明其父高澆已遷來廣東。高澆有2子:高師曾、高師孔。高師曾任大理寺評事,後被貶為南雄府保昌縣縣丞他有4個兒子:高維嶠、高維華、高維嶽、高維巒。高師孔任大理寺都事,有一子高維賢(名念七)。後分佈於廣東的裔新會、廣州城內、南海西邊窯(今鹽步西瑤)、香山(今中山) 、順德等地。

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高柴的裔孫高曠隨朱熹講學至福建武夷精舍,遂卜居邵武。高曠之子高譚有3個兒子:高嶷、高嵬、高歧。其中,宗子高嶷居福建龍溪;高嵬留居邵武。高嵬也有3個兒子:高文昭、高文輝、高文章。其中,高文輝遷居寧化石壁。粵東客家高尤溪氏很多都是寧化石壁高文輝的後裔。

元代,原居福建南靖縣和美鄉的高文輝之孫高成由江西左江道轉授廣州分巡潮州兵備參議,後移居揭陽縣黃寨石坑(今豐順湯坑四周)。高成有3個兒子:宗子高千一從南靖縣遷寧化縣大田裡豐正村,次子高千二、第三子高千三均遷居廣東梅縣的石扇。高千一也有3個兒子,除次子高必勤留居寧化外,高必英、高必善分遷廣東的大埔和興寧刁坊展。

至明代,全國形成高氏三大聚集地:山東、江浙贛、陝晉。

清初,鄭志功收復臺灣時。也有大批高姓將士隨軍進進臺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克爽回降清廷後,又陸續有福建、廣東等沿海高姓族人遷徙至臺灣。依照臺灣省文獻會的調查統計,高姓的臺灣省籍人士,大多聚居在臺北一帶。日本侵佔臺灣期間,日本佔領者曾強終龔灣漢族高氏改用高野、高山、高原、高木、高森、高石、高蒲、高光、日高等日本姓氏;臺灣高山族高氏曾***改用安川、東野、和田、著村、島崎、九山、湯淺等日本姓。1945年“8.15”臺灣光復後,臺灣漢族高姓族人廢除所使用的日本姓,恢復原來的高姓;臺灣高山族高氏也重新選用高姓。臺灣高姓人口列臺灣姓氏人口的第30位。

高姓郡看地有:渤海、漁陽、廣陵國、河南、遼東。主要堂號有:厚餘、渤海、漁陽、遼東、廣陵、河南、有繼、供侯、雙玉、報本、守愚等。如今,高姓人口列全國姓氏人口的第15位,達1 450多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1%。其分佈主要集中於山東、安徽、江蘇三省,大約佔高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佈於湖北、河北、河南、四川、廣東五省,大約佔高姓總人口的31%。但是,山東省高姓人口仍然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約佔全國高姓總人口的14.6%。

二、進明與定居

宋時,高六九從江西撫州遷居寧化淮土;其後裔擴衍至江西石城的小姑。

南宋時,原居福建邵武的高文輝遷居寧化石壁。據《閩粵贛高氏族譜源流序》載:漢代睦,高洪任勃海太守;唐代時,高洪的第十一世孫高柴贈封為共伯,宋代時又被追封為供城侯。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高柴的裔孫高曠隨朱熹講學至福建武夷精舍,遂卜居邵武。高曠之子高譚有3個兒子:高嶷、高嵬、高歧。其中,宗子高嶷居福建龍溪;高嵬留居邵武。高嵬也有3個兒子:高文昭、高文輝、高文章。其中,高文輝遷居寧化石壁。元元貞二年(1296年),高文輝之子高十遷居福建上杭勝運裡曹田鄉(今藍溪曹田村),為上杭高氏開基始祖。高十有4個兒子:宗子高百一,次子高百二,第三子高百三,第四子高百四;他們的後裔遍及閩、贛各地。後來,高百一的宗子高德富從漳州回遷至寧化大田裡豐正村。高德富有3個兒子;其中宗子高必英遷居大埔湖寮;次子高必勤後裔繁衍情況失考,第三子高必善從寧化遷居廣東興寧坊埔油房裡,後裔擴衍至五華。

元朝末年為避時略冬高留神從明溪大吉溪移居貢川巖下,為永安貢川高氏開基始祖。據永安貢川巖下《高氏族譜》載,這一支高氏進閩始祖是高鋼,為河南固始人,進閩後定居福州。後裔卜居邵武、尤溪、寧化石壁等地。高留神有2個兒子:高進十和高信十。高進十有4個兒子:高忠一、高忠二、高忠三和高忠四;其中,高忠一、高忠二分別移居尤溪、明溪。永安貢川高氏第四世孫高伯瑤移居三元區莘口鎮樓前;第七世孫高仙吾移居永安城西。

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高唐二從尤溪縣高嶺遷居大田五保(今大田縣建豐),為大田高氏開基始祖。(大田仕坑《高氏族譜》)

明代,德化縣一支高氏遷居尤溪新陽鎮溪坂村溪口自然村。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 ),高發顯從尤溪縣八都(今梅仙文潭村火吉)遷居尤溪十七都(今洋中鎮)長嶺。

明末清初,長樂市洋門高氏遷居尤溪洋中際深村山門自然村。後,山門高氏後裔遷居順昌。

三、遷移

五代時,寧化高氏遷居江西石城的橫江。(見江西《石城縣誌》)

元代時,福建上杭勝運裡高十的宗子高百一的次子高德壽、第三子高偉盛均由廣東揭陽遷居梅縣。高十的第六世孫高伯明、高伯蘭兄弟均由興寧遷居五華;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高十的第九世孫高四七由寧化遷居興寧。(見《興寧縣誌》)

第二節 分佈

三明市有高姓人口人,在全市姓氏人口中列第41位,佔全市總人口的0.48%;其主要集中大田縣、永安市、將樂縣。其中,大田縣有高姓人口5630人,佔全市高姓總人口的43.32%;具體分佈為:三明市區1433人(其中梅列區730人),明溪縣160人,永安市1761人,清流縣334人,寧化縣286人,大田縣5630人,尤溪縣353人,沙縣670人,將樂縣1611人,泰寧縣244人,建寧縣513人。

一、三明市區

三明市區有高姓人口1433人,佔全市區總人口的0.50%。其中,三元區有高姓人口703人,分佈於城關街道136人,白沙街道178人,富興堡街道105人,荊西街道40人,巖前鎮92人,莘口鎮22人,中村鄉21人,城東鄉109人;梅列區有高姓人口730人,分佈於列東街道399人,列西街道209人,徐碧街道98人,陳大鎮21人,洋溪鄉3人。

二、明溪縣

明溪縣有巫姓人口16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4%;具體分佈為:城關(含雪峰鎮)61人,瀚仙鎮7人,胡坊鎮5人,沙溪鄉2人,夏陽鄉41人,蓋洋鎮52人,夏坊鄉1人,楓溪鄉6人。

三、永安市

永安高姓現有人口1761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75%。其主要分佈在貢川鎮的巖下、觀成、延爽、集鳳村和燕南街道的南郊村。

四、清流縣

清流縣有高姓人口33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23%;具體分佈為:龍津鎮81人,嵩溪鎮21人,嵩口鎮104人,林畲鄉4人,田源鄉10人,溫郊鄉10人,賴坊鄉3人,東華鄉99人。

五、寧化縣

寧化縣有高姓人口28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8%;其分佈在城區、湖村、河龍、水茜等地。

六、大田縣

大田縣有高姓人口563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4%;分佈在全縣的3個鄉鎮的8個村莊,其中百人以上的村莊有6個。全縣高姓人口最多的村莊為建設鎮建豐村,有2538人。全縣高姓人口具體分佈為:城區241人,太華鎮393人,建設鎮4778人,奇韜鎮218人。

七、尤溪縣

尤溪縣有高姓人口353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08%。其主要集中在洋中、城關兩地,共有203人,佔全縣姜姓總人口的57.51%;具體分佈為洋中鎮有149人,聯合鄉有14人,湯川鄉有14人,溪尾鄉有1075人,臺溪鄉有8人,中仙鄉有3人,坂面鄉有4人,八字橋鄉有0人,西城鎮有0人,城關鎮有72人,梅仙鎮有54人,管前鎮有8人,新陽鎮有15人,西濱鎮(含尤溪口)有17人。

八、沙縣

沙縣有高姓人口67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28%。沙縣高姓人口主要集中在虯江街道,有390人,其餘零星地分散於各鄉鎮。

九、將樂縣

將樂縣有高姓人口1611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96%;其分佈在光明鄉人,漠源鄉人,南口鄉人,萬全鄉人,安仁鄉人,大源鄉人,餘坊鄉人,古墉鎮人,萬安鎮人,高唐鎮人,白蓮鎮人,徽苟鎮人,水南鎮人。其具體分佈為:古墉鎮231人,高唐鎮479人,光明鄉9人,漠源鄉94人,南口鄉199人,白蓮鎮469人,徽苟鎮3人,萬全鄉7人,萬安鎮35人,安仁鄉2人,大源鄉4人,水南鎮63人。

十、泰寧縣

泰寧縣有高姓人口24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19%;具體分佈為:杉城鎮167人,朱口鎮9人,上青鄉4人,新橋鄉51人,大田鄉1人,開善鄉6人,大龍鄉6人。

十一、建寧縣

建寧縣有高姓人口513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35%;其具體分佈在金溪40人,溪口135人,裡心21人,黃埠1人,客坊7人,黃坊20人,溪源54人,均口7人,伊家10人,濉城218人。

二、元明清及***

永安貢川巖下《高氏族譜》

永安貢川巖下《高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永安貢川高氏後裔高宗德用筆記形式第一次記下家譜。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高聖旺、高元文倡議並主持,仿歐蘇式木刻合成《渤海郡高氏族譜》,共四卷。該譜內包含了世系、世錄、譜序、族規、服制、聖諭、世傳、墳圖、祠圖、祭文、蒸田、行派、譜跋等內容。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該譜曾重修。2002年,由永安貢川高氏第十八世孫高世海、高貽佑、高善琳等倡議主持續修。

大田仕坑《高氏族譜》

大田仕坑《高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該譜載: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高唐二從尤溪縣高嶺遷居大田五保(今大田縣建豐)。

尤溪洋中際深山門《高氏家譜》

尤溪洋中際深山門《高氏家譜》始修年代不詳,而且在一次火災中燒燬。

一、祠廟

永安貢川巖下高氏家祠——“永錫堂”

永安貢川巖下高氏家祠——“永錫堂”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該家祠位於永安貢川本里,坐南向北,奉祀進永始祖高留神。清咸豐元年(1851年),該家祠擴建,1984年重建,佔地面積200平方米。

永安貢川高氏祠堂

永安貢川高氏祠堂位於永安貢川鎮堡內後山。該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是當時堡內最豪華、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祠堂,毀於“***”期間。

尤溪洋中際深山門高姓祖厝

尤溪洋中際深山門高姓祖厝位於尤溪洋中際深村山門自然村,始建於1995年。

二、墓葬

永安巖下高氏開基始祖高留神墓

永安巖下高氏開基始祖高留神墓葬於三元區樓前亭仔壠後黃竹坑,戌山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