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而開放,還原宋代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

在中國古代,女子地位的發展是一個演變過程,現代人普遍認為古代女子逆來順受,對她們的印象也無非是待字閨中時聽從父親的命令,嫁入夫家時聽從丈夫的命令,老了還得聽從兒孫的命令。這種刻板的印象雖然"有理有據",但事實絕非如此。春秋時期,齊國(今山東)地區的女性就非常豪爽,她們可以"肆意"同男人說話,甚至把酒言歡,很少受到禮節的約束,他們對自己的丈夫不滿意時,甚至可以離開。中學課本上《詩經·氓》中,就講述了一個女子對丈夫的不滿,她以哀怨的口氣指責丈夫:"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控訴丈夫對自己一片痴心的辜負。今天我們就以宋代為例,講一講宋代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

自信而開放,還原宋代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

傳統女性形象

從中國春秋戰國開始,就有了約束女子的書籍,但是在宋代這些思想並不是主流。雖然程朱理學佔據了主導地位,但是這一時期女性的地位卻有增無減,她們對《女則》、《女戒》這樣的書籍根本沒有什麼概念。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觀念下,女子讀書似乎是一件多餘的事,但是在宋代,不僅有眾多的巾幗英雄,還誕生了很多有才華的女人。比如王安石的母親吳氏和他的妹妹王文淑,還有"千古才女"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的這首詞便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作為女子的快樂,她們也可以肆意飲酒,不醉不歸。自古以來"男權至上"的思想一直被深深認同,宋代卻"打破了"這種陳規,蘇軾、沈括、晏殊等人都是怕老婆的典範,尤其是沈括的妻子,她性情十分彪悍,一言不合就摔東西,"河東獅吼"一語就出自這裡。

自信而開放,還原宋代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

一代才女:李清照

真實的宋代女性

  • 受程朱理學影響較小

從漢代開始,儒家思想成為主流,而《女則》和《女訓》的橫空出世,更是為女性戴上了沉重的枷鎖。歷史進入宋代後,"鋼鐵直男"朱熹和他的弟子程顥、程頤,更是提出了流傳後世幾百年的"程朱理學"。他們不僅提倡"存天理,滅人慾",還提出社會是男子統治的社會,女人作為男人的附庸,只要在家安心侍奉公婆、帶孩子、做飯就行了。不允許女子有自己的想法,一切都要聽從丈夫和兒子的安排。現代很多宋代影視劇,也因為"程朱理學"的存在,想當然地把宋代女子地位刻畫得十分低下,其實這誇大了"程朱理學"在當時的影響。

自信而開放,還原宋代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

程朱理學創始人:朱熹

按照朱熹對女性的某些極端歧視思想來看,宋代女性地位似乎變得岌岌可危,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宋代女性不但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較小,而且在國家政治中也有一定的話語權。據《宋史.后妃傳》記載:宋代后妃多次"垂簾聽政",在皇帝病危或駕崩之時輔佐小皇帝,安撫群臣、穩定政局。宋真宗的劉皇后就經常代替皇帝處理國家大事,"垂簾聽政"長達十一年之久,上至群臣、下至百姓,都心悅誠服。如果朱熹對女性的歧視思想真的對當時社會產生了影響,那麼作為最高統治者又怎麼會把國家大事都交給女性來處理?可見當時無論是整個社會,還是廣大女性,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都比較小。

  • 與男子地位平等

現代人一直存在著一個誤區,認為古代的"休書",只能是男方提出,女子沒有這樣的權力。在電視劇《白鹿原》中,也曾出現這樣的場景:當冷秋月委婉地向父親表達自己想離開鹿家時,她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你嫁給了兆鵬,就是鹿家的人,怎麼可以說這種話?"而當聽到女兒精神有些失常後,他竟然用藥毒啞了自己的女兒,從而保全鹿家的面子。同時他還對兆鵬說:"我女兒要是做錯了啥,你就一紙休書休了她,不要讓她在你們家遭罪了。"這個情節能夠看出濃厚的"男尊女卑"思想,現代電視劇喜歡將男人的權力無限放大,這就讓很多人都認為古代"休書",只能由男方提出。然而在宋代,女子離婚和改嫁的事屢見不鮮,宋代法律甚至規定如果男人不能給女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女子可以提出離婚。如果丈夫外出三年不回家,妻子也可以帶著孩子改嫁。如果男子的所作所為不能夠讓女子滿意,也可以提出"離婚",這些就是古人所說的"和離"。宋代女子在離婚之後不僅不會受到非議,還可以免費分到丈夫家的財產,這與現代婚姻法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 可以勇敢追求幸福

雖然宋代誕生了"程朱理學",將女子的地位變得卑微,但是宋代所謂"貞潔烈女"的數量卻極少,反而誕生了許多勇敢追求愛情的女子。宋代女子離婚後,完全可以選擇改嫁,程朱理學中禁止女子再嫁的條例,在當時根本沒有得到"普及"。康與之在《長相思》中寫到:"郎意濃,妾意濃",甚至在晚上還能"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可見在戀愛方面宋代也表現得相當自由。才子陸游和表妹唐婉情投意合,但由於陸游母親不喜歡她,於是唐婉改嫁趙士程;北宋名相范仲淹,從小喪父,母親改嫁給了一個姓朱的人,范仲淹也一度改姓朱;宋朝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也是先嫁給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死於靖康之亂後,她又改嫁給了張汝舟。

自信而開放,還原宋代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開放的宋代女性

眾所周知,唐代社會極為開放,奢靡之風一直蔓延到唐代滅亡都沒有減輕,從那些描寫楊貴妃和唐玄宗的詩詞佳句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唐代人對物質生活的極致追求。宋太祖建國後,更是提出了著名的"富貴論",強調錢的重要性。既然政府如此支持賺錢,商人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難得的機會。無論是陸地還是海上,各種能發財的生意都做得風生水起,一時間大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中國古代貫徹著"重農抑商"的政策,於是商人們就在賺到錢之後就開始為子孫求取功名、購置宅院或者豢養歌伎伶優。宋代女性也繼承了唐代女性的開放,雖然有"程朱理學"的束縛,但是在經濟水平發達和奢靡之風盛行的宋代社會,"程朱理學"的影響微乎其微,因此在整個宋代社會都沒有人會對一個離婚甚至改嫁的女人指手畫腳。

自信而開放,還原宋代女性真實的社會地位

做生意的宋代女子

因為宋代商品經濟發達,加之打破了唐朝坊市制的界限,不再設置宵禁,所以人們可以在酒肆瓦舍中,喝得通宵達旦,娛樂活動應有盡有。很多人開始隨心所欲的做生意,政府管束也非常少,手工業、商業快速發展。這一時期不僅男人能做生意,女人也參加到生意往來中,她們可以幫助男人賺錢,也可以通過刺繡、做外賣、擺攤等方式養活自己,而不再拘泥於家中相夫教子,這導致經商的女人不在少數。這些女性談笑自如、豪爽大氣,完全沒有扭扭捏捏和矯揉造作,她們依靠市場經濟的發達和勤勞的雙手養活自己,在大街小巷中"拋頭露面"。

總結

宋代女性不僅可以同兄弟們平分家產,還可以自由離婚和改嫁,而且離婚時還能平分丈夫的財產,其地位可見一斑。由於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坊市制的興起,女人也可以經商賺錢。人們對宋代女性的誤解,其實是源於明清時期禮教森嚴,"程朱理學"這才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它開始鉗制人們的思想,但是在宋代它的影響力要弱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