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薊州區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生態環境實現根本性好轉

津雲  2020/11/29


  津雲新聞訊:“十三五”期間,薊州區牢牢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確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捨得”關係,守山、護水、淨氣、增綠,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向生態要效益,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努力讓天更藍,水更清,讓家園更宜居。

  五年來,薊州區聚焦藍天保衛戰,嚴格“五控”治理,細化應急減排措施,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監管,嚴禁高耗能企業新增產能,強力關停“散亂汙”企業,取締散煤經營主體,嚴防“散亂汙”企業死灰復燃。有序推進氣代煤、電代煤工程,紮實做好燃煤鍋爐改燃併網,推廣普及清潔燃煤,嚴格控制揚塵、煙塵、粉塵汙染,落實“六個百分之百”措施,嚴懲露天焚燒、餐飲油煙、砂石料配載違法行為。淘汰老舊車輛,禁止黃標車、重型柴油車進入城區。薊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濃度及改善率、達標天數比例和環境空氣質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實現藍天白雲常駐、清新空氣永存。

  五年來,薊州區聚焦碧水保衛戰,強化工業廢水、生活汙水、農業農村汙水“三水”治理,全面推進河湖“清四亂”,全域推行河長制、湖長制考核管理,深化“黑臭水體”專項整治,動態監測河道、坑塘、溝渠水質。嚴格飲用水源地保護,完成雨汙合流制地區分流改造,關閉拆除禁養區內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鋪設於橋水庫北岸汙水管網,建設河口溼地,創建州河國家溼地公園,大幅削減於橋水庫周邊面源汙染,提升水土涵養、水質淨化、安全供水能力。

  加快城市汙水管網建設,完成雨汙分流改造,聯通城區水系,試點建設綜合管廊,著力構建海綿城市,並高品質規劃建設於橋水庫南岸生態保護工程,擴大水庫周邊金銀花、藍莓、核桃和優質獼猴桃等特色種植業面積,推動北岸白莊子、桃花寺等一批景區型生態村建、

  五年來,薊州區聚焦淨土保衛戰,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實現精準保護,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加強土地排查建檔、分類管理。強化礦山創面綜合治理,治理了大興峪北、漁山礦區、大興峪南、老虎頂礦區等,並以項目引進促礦區治理,紮實推進中英伊甸園旅遊水鎮項目建設,豐富薊州區旅遊市場。同時,薊州區建立了“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垃圾收儲體系,城區主要街道實現“垃圾不落地”。

  五年來,薊州區聚焦山林養護,構建起區、鎮、村三級護林網絡,實施封山育林,加大生態林、公益林、名木古樹管護力度,查處涉林案件,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火災預防撲救能力和野生動物保護水平大幅提升,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和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搞好“兩環三沿”綠化,營造大綠大美的生態空間。啟動實施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改革,推動八仙山區域國家公園建設,以林帶村,以林佈景,建設好油用牡丹基地和千畝牡丹觀賞園,打造公路、鐵路兩側多彩景觀帶;以林富民,發展林下經濟,搞活土地流轉,讓農民多點增收。

  “十三五”期間,薊州區在國家818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考核中得分為全國最高,也是唯一環境質量“明顯變好”區域,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並不斷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加強規劃建設管理,優化城市設計,打造親水望山的城市格局。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分步實施老舊小區、城中村改造。建成城市中央公園、溼地公園等園林景觀,規劃建設特色商業街、商業綜合體、中心商務區,合理佈局公共設施和資源,最大限度方便居民生活,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做實,實現了生態環境根本性好轉。(津雲新聞記者霍豔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