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中科院天文學專家迴應

新華社南京4月16日電(記者 王珏玢) “一顆直徑幾公里的小行星4月29日抵達地球附近,撞擊概率大”“警告:4月29日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近日,多家國內外網站出現了小行星即將撞上地球的消息。中科院專門從事近地天體研究的天文學專家回應,29日確有一顆小行星“造訪”地球附近,但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公眾不必擔心。

4月29日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中科院天文學專家回應

資料圖 圖文無關 白繼開攝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介紹,網傳消息中的這顆小行星正式編號52768,1998年被發現,小行星直徑約2.5公里,一旦撞上地球,將導致全球性災難,因此備受關注。經過20多年的跟蹤監測,52768號小行星的軌道數據已經相當準確。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飛掠地球,速度8.69公里/秒,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里,約合地月距離的16.4倍,撞擊地球的可能性為零。

位於江蘇盱眙的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一直在監測52768號小行星。今年4月4日,當這顆小行星逐漸靠近地球時,近地天體望遠鏡對它進行了新一輪跟蹤,並將觀測數據上報給國際小行星中心。

趙海斌說,近地天體監測預警是一項需要長期持續開展的工作。面對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既不能掩耳盜鈴,也沒必要過度解讀、草木皆兵。

延伸閱讀:

NASA稱首個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被發現,距離僅100光年

1月6日,NASA發視頻宣告,首個可能適合居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TOI 700 d被發現,其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並且距離很近,僅100光年。該行星的宿主恆星TOI 700是一個紅矮星,大約是太陽質量和大小的40%。

天文學家在“超級地球”大氣中發現水汽 這顆行星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內

新華社倫敦2019年9月11日電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11日發佈一項研究說,該校一個團隊基於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了太陽系外一顆類地行星大氣中含有水汽,這顆行星還位於其恆星的宜居帶內。

通過長期觀測,天文學家已在太陽系外找到多個巨大的類地行星,質量通常超過地球,它們也被稱作“超級地球”。

據團隊刊登在英國期刊《自然·天文學》的報告說,這顆名為K2-18b的行星在2015年被發現,它環繞太陽系外一顆恆星運行;K2-18b距地球約110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倍,大小是地球的2倍。

團隊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的光譜數據對K2-18b展開分析,在該行星大氣中發現了水汽存在的確鑿證據,並認為其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氫。雖然團隊無法確定大氣的具體構成,但對不同場景的模擬顯示,K2-18b上多達50%的大氣可能由水組成。

研究人員認為,K2-18b是後續觀測的絕佳目標,有助於進一步研究宜居帶行星的組成和氣候。

報告通訊作者、倫敦大學學院的安耶洛斯·齊亞拉斯說:“在地球以外一個可能宜居的新世界中發現水讓人激動。K2-18b並非‘地球2.0’,它質量更大且大氣組成也不同,但我們一直希望回答一個基本問題——地球是唯一的嗎?新發現讓我們朝這一方向邁進了一步。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新華社 梨視頻

編輯:TF0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