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紀念廣場建設側記

又到了11月底,看到沂蒙山一位青年發佈的微視頻《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廣場》,喚醒了我沉睡多年的記憶。作為當年紀念廣場規劃建設主導者、參與者,我必須把廣場誕生的過程記錄下來,才能對得起那些為廣場建設付出心血的人們。

2004年3月,我擔負著扶貧使命到費縣掛職,分管群團、宣傳、黨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當地的同志們陪我到各鄉鎮調研,在突圍紀念地第一次瞭解到大青山突圍這段歷史。在當年的紀念亭前,我被這段血與火的歷史所震撼,那吶喊與衝殺、那屠殺與抗爭似乎就發生在眼前。面對烈士們的流血犧牲,在流下熱淚的同時,深深地感到一座小小的紀念亭不足以承載這段歷史。而且作為一個政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不應讓這段歷史沉寂,必須讓歷史教育我們的後來者,什麼是為民族獨立而抗爭,激發後人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責任感。

在時任縣委書記尹長友、縣長馬崑等同志支持下,我牽頭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研究論證,提出了建設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廣場的方案。藉助於省教育廳對口支援的資源優勢,邀請山東建築大學教授張軍民先生帶領他的研究生免費測繪並設計了廣場總體設計方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胡希佳先生免費設計8個廣場人物雕塑和紀念碑。廣場建設利用省教育廳安排的校外活動場所補助經費140萬作為啟動經費,其餘經費基本都由廣場所在地的費縣薛莊鎮黨委政府承擔。時任薛莊鎮黨委書記劉吉利同志為此付出了艱苦努力,沒有他的付出,紀念廣場建設不會如此順利。在廣場建設過程中,社會各界給與了大力支持。應抗大一分校老同志的請求,遲浩田將軍為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廣場和紀念碑分別題詞。當時想請軍中一支筆題寫紀念廣場和紀念碑名,傳回話來說需要付費每字3萬。我憤然,別說我們沒有這筆經費,就是有,一分也不會給他。也許是我們誤會了這位書法大家,畢竟是通過中間人聯繫的。

大青山突圍紀念廣場當初雖然設計有實物和紀念展廳,但由於能力和條件所限,無法收集到足夠的革命文物和歷史史料,建成之初並沒有紀念廳。8個雕塑人物的簡介,也是我通過手頭的資料撰寫並選用新魏體打印出來交付雕刻的,現在看來還有不少疏漏,希望後人能夠補正,以告慰烈士英靈。

時光流逝,到了2011年3月,我作為省內黨校第21期中青班學員到剛剛建成的沂蒙山黨性教育基地學習,先後到孟良崮、常山莊、莒南大店和華東烈士陵園接受黨性教育,發現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廣場沒能列入基地規劃。兩週的現場學習結束回到省委黨校後,時任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高曉兵同志到中青班召開座談會,作為學習委員的我提出了將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廣場列入沂蒙黨性教育基地的建議,曉兵部長當場安排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永炬同志負責安排考察提出意見。正是有了高部長和劉副部長的關注和支持,才有了現在的完整意義上的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廣場!三年後我再次瞻仰大青山,看到的是一個增加了史料齊全、內容完備、形式鮮活的大青山紀念展廳,給紀念廣場增添了豐富的感染力!我雖然多次瞻仰紀念廳,或是帶著家人,或是陪著同事、朋友,我沒有哪怕一次能夠完整的看完展廳展品,在看到一半多的時候就按耐不住淚水而奪門而出……。

謝謝為廣場建設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同志們,我們做了我們應該做的。

此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