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生儿及适婚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房价将开启长期下跌模式

[文/胡立善 山哥看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是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第三年,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刚推出时,有部分专家认为将会出现一波婴儿潮。

然而数据表明,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生育率反而出现了逐年下降的现象。

2016年,受刚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显著增加,达到1786万人,同比增长了7.9%。2017年,根据当时的卫计委预测,我国新生儿数量应该在2023万人左右,然而,2017年实际出生人口仅1723万,不仅没有到达卫计委预测的数量,反而比2016年的人口总量增长数量减少了60余万人。

我国新生儿及适婚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房价将开启长期下跌模式

时间到了2018年,新生人口更是出现急剧减少,准确的数据需要等到明年1月由国家统计局公布。从部分媒体报道情况来看,不少城市18年出生人口较17年有较为显著的下滑,许多城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速下滑接近20%。

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的专家何亚福预测,今年的出生人口将比去年减少100多万到200多万。另一人口专家黄文政则预测,从各地出生人口的同比下降数据来看,2018年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1500万,甚至跌至1400万左右的水平。

新生人口减少的现象同样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发生,日本厚生劳动省12月21日公布的人口数据显示,2018年出生的婴儿为92.1万人,连续三年不足100万人,为1899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日本今年的死亡人数为136.9万人,达到二战后的新高。死亡人数与出生人数的差值也达到创新高的44.8万人,日本人口已连续12年自然减少,并且少子化没有得到遏制,人口减少趋势更加显著。

中国的新生人口为什么会下降?对我们国家的经济会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

笔者认为,新生人口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育龄人口数量在下降,同时育儿成本提高等因素也导致了生育意愿的下降,两者叠加,导致新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未来两年,我国育龄人口数量将急剧下降,房价面临巨大的下跌压力。如果生育率长期不见起色,则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会像日本一样,在下跌之后保持平稳,不会出现任何趋势性的投资机会,房地产丧失投资价值。

育龄人口下降是新生儿减少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育龄人口下降是新生儿减少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关机构统计,1990-1998年,我国新生儿数量连续9年大幅下滑,1998年出生人口数量较十年前减少约1000万,而这部分人群为当下生育的主力军,进而带来当前出生人口的下降。

我国新生儿及适婚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房价将开启长期下跌模式

晚婚不婚及生育意愿的下降是新生儿数量减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中国社会,晚婚甚至不婚的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未婚比例的提高降低了一孩生育率,而一孩生育率的降低带来了新生儿数量的减少。分析原因,当今年轻人有更独立、更完善的生活与教育经历,使他们更愿意追求自己的价值,更重视个人自由,推迟乃至始终不愿走入婚姻的年轻人正越来越多,结婚生子带来的一系列时间、金钱、精力上的成本,尤其是大城市高昂的房价,也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新生儿减少的影响:房地产失去投资价值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不看好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育龄人口数量的下降,新生人口的减少是笔者看空的主要理由。

中国1990年-2000年出生的人口,陆续到了婚育阶段,这阶段出生的人口数量与1980年代出生的人口数量相比,出现了大幅下降。婚育人口数量的大幅下滑将对购房需求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甚至对其他消费需求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国泰君安今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持和笔者类似观点,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我国的20-50岁人群——主体购房人群、主力消费人群和生产人群——的下行拐点是2013年,现在是第二拐点——加速向下的拐点。我国20-50岁将会在2019-26年之间开启加速下降的大幕,7年间将下降7000多万人口,房价下行压力将逐步加大。

我们的邻居,日本的相关经验也证明婚育年龄人口和房价高度相关。

我国新生儿及适婚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房价将开启长期下跌模式

上图是日本公布的历年出生人口情况。

1947-1949年日本出生人口达到高峰,在30年后达到婚龄,1980年代日本房价开始起飞。1955-1960年日本出生人口到达纪录新低,30年后到达婚龄,而此时房价到达顶峰,开始崩盘。最近30年,日本生育率基本保持水平状态,日本房价在2007年以后也基本保持水平状态。

考虑到日本人口的低出生率,笔者认为未来日本房价不会出现明显的趋势性机会。

笔者认为,中国未来很大概率会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低生育率,笔者预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未来几年出现下跌后,会长期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出现明显的趋势机会,靠房产投资实现暴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此外,低生育率及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人们普遍会在年轻时储蓄,年老时消费,相对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会更受到老年人的青睐。养老和医疗方面,也会有较多投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